APP下载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

2020-07-21吴顺能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结构

摘 要:利用区位商指数的概念,研究了多种主要农作物种类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演变,并从自然和经济角度研究了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分布和变化。劳动力密集型种植的比例与人均土地资源量成反比。土地集约种植的比例与人均土地资源量呈正相关。建议政府应加强针对各种农业市场条件和信息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结构;演化的空间分布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农业发展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工程。近年来,绿色农业技术的概念已经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它的可操作性,绿色农业技术已被接受。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效果也很好。因此,需要积极推广这项技术,并可以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增加可观的力量。

一、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述

绿色不仅是非物质和有机物周期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遵从生物学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生态学的重要方面。绿色农业意味着使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开发绿色健康产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适用于经济作物和食用作物,以确保人们的健康,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环境保护,健康,低消耗,高效率的目的。这也是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提倡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越来越重视绿色粮食作物的经济作物。

二、中国农业种植结构演化的空间分布

1984~2003年,水稻分布的主要变化是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江西省的区位指数快速增加,而福建,广西,广东,浙江和海南的区位指数急剧下降。其中,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商数从1984年的0.15增加到2003年的0.80。福建稻区商数从1984年的2.60下降到2003年的1.76,是全国中下降的最多的省份。

小麦分布的主要变化主要是河南,河北,安徽和贵州的仓位指数快速上升,新疆,黑龙江,北京,内蒙古和青海的仓位指数快速下降。其中,河南省从1984年的1.90增至2003年的2.52个,增幅最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小麦种植商数从1984年的2.25下降到2003年的1.23。

其他谷物分布的主要变化是急剧增加,主要在西藏,山西,甘肃,云南的区位商在大幅上升,而辽宁以及上海,内蒙古,吉林,天津和宁夏、北京、陕西、浙江的地方该位置的区位商急剧减少。其中,西藏的其他谷物位置指数已从1984年的6.29点上升到2003年的20.18点,成为我国最多的省份。上海从1984年的1.67下降到2003年的0.75。

三、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自然条件原因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条件,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目前,主要根据自然因素分析中国的农作物分布和变化。

稻米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的分配。中国南部和东北部的丰富水资源决定了中国水稻分布的总体格局。我国惟一不合适的稻米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东北东北部。全球变暖正在促使东北大米向北扩展。在过去的20年中,东北稻田面积的扩大是由东北丰富的水分条件决定的。分布广泛的沼泽为水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低温和长生育期提高了东北稻的品质,也是促进东北稻发展的原因之一。

小麦是一种耐寒,耐旱的作物,分布在全国各地,也适合在春雨少的黄河中下游和黄淮海平原进行种植,因此也集中在这些地区。从1984~2003年,小麦趋向于集中在主产区,土壤和水质较差的云贵高原和西藏的地区位商增加,这与对小麦的广泛适应性特征密不可分。

其他谷物主要是耐寒和耐旱作物。由于可以在积温为1000℃以上且1500℃以上且10℃以上的地区种植早熟小麦,因此它集中在湿度高的农牧区。主产区其他谷物区位商指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农作物之间竞争的经济因素。

四、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人文条件原因

主要农作物生产地区不同省份之间的作物面积差异取决于农作物的经济特征。为了研究每种农作物的经济特征与农作物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农作物分为两类:劳动力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在于单位面积的劳动力增加。通常,单产很高,可以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许多产品,蔬菜是最典型的。土地密集型的特点是单项生产需要大量土地。通常,单产量较低,单位土地使用的劳动力较少。根据经济规则,每个省份种植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作物在种植总面积中的比例与每个省份的人均耕种面积成反比。每个省份土地农作物在总种植面积中的比例与每个省份人均耕地呈正相关。

由于易腐性和长途运输的不便,蔬菜瓜的生产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农村蔬菜供应通常取决于县的蔬菜生产,而城市或城镇蔬菜供应主要取决于郊区的蔬菜生产。蔬菜生产和运输的特点决定了每个省份和城市的蔬菜面积。这取决于该省份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数量。

对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每种状态下的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均不一致。种植面积的变化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耕地面积的变化和复种指数的变化。其中,耕地面积的变化是城市面积扩大和农田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扩大的结果。复种指数的变化可以准确地衡量每个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强度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镇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导致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在高度城市化的省份,劳动力短缺往往会降低农作物指数。要素在扩大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倾向于增加多产指标。因此,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率应与其多作物指数的增加成负相关。在我国的经验研究证实了这种经济现象。

五、对策

按照经济学原理,为了有效,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需要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和调整的措施有:这是一项可以实现优化的经济行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土地资源以及农业和种植结构的过度干预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外部不经济,并导致资源配置的优化达不到;农业种植结构的过度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产量的大幅波动和资源浪费。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农业结构的恶意变化。特别是,有必要加强对各种农产品的市场状况和信息服务的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民生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粮食需求将增加,农作物总面积也将进一步增加。有必要通过移民来合理开发邊境地区的荒地资源,特别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而导致的贫困。区域生态移民不仅可以减轻移民地区的人口压力,而且可以促进移民地区的农业发展。

六、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人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绿色农产品,有效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种植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玉梅.生态农业技术的种植结构研究[J].乡村科技,2018(33):90-91.

[2]刘东升.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7(19):18.

[3]梁书民.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02):29-34.

作者简介:吴顺能(1978—11)男,彝族,籍贯:云南东川,学历:大学本科(函授),初始学历:中专,职称:农艺师,工作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方向:农业种植。

猜你喜欢

结构
Feuerbach定理中的伪圆结构及一般性推广
Feuerbach定理中的伪圆结构及一般性推广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发现“结构一样”,积累“基本图形”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挖掘对称结构,简化解题过程
盘点八大奇葩的心形结构
半包围结构
观察题目结构构造函数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