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达川区万家镇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0-07-21王锋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稻现状对策

王锋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万家镇水稻生产现状、主要障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今后水稻生产发展对策,以确保水稻增产增收。

关键词:水稻;现状;对策

达川区万家镇,地处达川区东南部,距达川区城区50千米,辖区迎风、南垭、碗厂沟、双桥、桥英等30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耕地面积65100亩,其中农田42200亩,水稻是万家镇第一大农作物,常年种植水稻38500亩。

一、水稻生产现状

(一)劳动力外出,单产徘徊不前

由于种粮辛苦,导致新生劳动力外出。据查,一个劳力一年四季耕作一亩土地,年收入仅1200元左右,而务工一月收入2000元以上。因此,农村留守劳动力年老体弱,素质低,致使水稻种植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增产缓慢。据查2009年平均亩产465kg;2014年平均亩产475kg,2019年平均亩产500kg。

(二)投入较高,效益偏低

由于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雇佣劳动力工资较高,种粮成本增加,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据查:种植水稻每亩成本高达950元(含农资、用工等)左右,按每亩500kg计算,每公斤2.4元,产值1200元,收益250元/亩。

(三)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导致水稻生产水平下降

目前农村懂得农业科技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少,工作量大,设备落后,加之部分农技人员不在本职岗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农资经营上,对农民技术指导服务减少,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四)培训不到位,科技意识淡薄

由于农业科技部门在推广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有限,科技培训不到位,满足不了农民的要求,部分农民根本意识不到要用科学方法来种田,只会按传统的生产耕作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植水稻。

二、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

(一)品种多杂,主推品种不突出

水稻要增产,良种是关键。《种子法》出台以前,全镇每年推广水稻种在10个左右。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经营,市场上每年销售水稻种在50个以上,农民无法识别,只盲目听从经销商虚假宣传,造成主推品种不突出,水稻增产难度大。

(二)气候影响大,水稻增产难

1.育秧期常遇低温阴雨。在育秧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年都有10天左右低温寒潮、阴雨寡照天气,常造成烂种、烂秧等,农民常因缺秧而栽稀大窝。

2.抽穗灌浆常遇高温伏旱。水稻抽穗扬花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此時开始常有近20天的高温伏旱天气,温度高、湿度小,严重影响正常授粉,常造成结实率降低,水稻减产。

(三)良种无良法,高产技术不配套

1.施肥不科学,地力退化严重。多数农户没有在田间地头收集和堆放沤肥的传统,种植“绿肥”培肥地力的习惯不存在,施氮素肥料,磷、钾肥不足。常出现“坐蔸”、贪青、病虫危害等问题。

2.种植密度偏稀,基本苗严重不足。多数农民习惯于希谷结大米的种植方式,水稻亩用种量500g左右,加之育秧期间的烂种、烂秧死苗,亩植株数9000株左右,基本苗严重不足。

3.施药不对路,病虫防治成本偏高。一是病虫防治时间不准确,一些农民还习惯见虫就打,见病就防;二是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既破坏生态环境,又增加生产成本。

4.后期田间脱水过早,水稻千粒重低。个别农户在水稻孕穗期间田间就出现缺水了,过早地断水开裂,严重影响后期灌浆结实,造成空壳多,千粒重低。

三、今后水稻生产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争取资金,完善设施。大多稻田间机耕道少,部分田块弯、小,沟渠年久失修,到雨季时容易出现塌方堵塞。应抓住国家高标准良田建设等项目的契机,尽量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利用农闲季节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新修水库、堰塘等,搞好沟渠维修整治,创建高稳产农田。

2.培肥地力,引种示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当前稻田肥力低下是造成水稻单产偏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解决途径:首先增施农家肥等;其次在冬闲田种一季紫云英或豌、胡豆做绿肥来改良土壤;再次是配方施肥,主要施用水稻专用肥,适当增加磷、钾肥和锌等微肥。

“粮食要增产,品种是关键”,主要引进选用审定通过的品种,在我地实施试验示范,综合考虑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

3.推广水稻机械化轻简化高产示范,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利用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机械推广运用,特别是在耕田、病虫防治、收割等环节中投入使用农机具,加大机械化育插秧、直播、旱育抛秧等轻简化栽培示范,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益,平均每亩可减少劳动用工3~5人次,节约成本150元左右。从而达到“田地肥沃,设施配套,水稻高产高效”。

(二)狠抓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示范

利用省、市在万家镇实施的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实施的契机,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把水稻旱育秧强化栽培、精确定量栽培、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作为重大技术来进行示范、推广,使全镇水稻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2019年,示范片水稻最高亩产达650kg,平均亩产达525kg,较上年亩平增产25kg。

(三)落实水稻实用栽培技术

1.推广优质高产良种。推广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中熟品种,全生育期控制在150天左右,米质达部颁二、三级的籼型杂交稻。全镇每年集中推广3~5个品种,连片种植。

2.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时后即可播种。海拔450m以下3月10日前后播种;海拔450m以上3月15日前后播种。以旱育壮秧为主,主要技术措施:施底肥→开厢→施壮秧剂(或用旱育保姆拌种)等。底肥:每平方米施过磷酸钙500g,尿素50g,优质水粪10kg。苗床管理:保温保湿、防立枯病等。

3.合理密植,规范移栽。水稻强化栽培、宽窄行条栽一般亩植1.25万窝左右,实行单株栽培;机育机插适度密植。栽秧前3~5天,用75%“三环唑”对秧苗进行喷雾处理,实行带药、带泥、带肥“三带”移栽。

4.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推进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首先实施秸秆还田,杜绝稻草直接焚烧,秸秆堆积后用腐秆灵堆沤发酵后再还田,以增厚土壤耕作层,提高稻田有机质含量;其次施用人畜粪尿、绿肥等有机肥,施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亩施纯氮11~12kg,N:P:K之比约为1:0.5:0.7。

5.科学管水,病虫防治。水稻移栽后至分蘖期保持田间浅水;有水源保证的地方,够苗(亩基本苗数达18万以上)后适时晒田;孕穗至齐穗期实行足水灌溉;灌浆结实期保持湿润状态。

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天敌生物等,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采取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以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螟虫、卷叶虫、稻飞虱等病虫为重点。分蘖盛期和破口期喷施三环唑药剂各防治一次稻瘟病;施用杀虫单、康宽等对路农药适时防治螟虫。同时做好田间其他突发性病虫如飞虱等监测、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达川区统计年鉴.

猜你喜欢

水稻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