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探析

2020-07-21曹春雷陈亭亭郑磊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玉米

曹春雷 陈亭亭 郑磊

摘 要:玉米是百姓生活中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常常用于美食制作,也是生产工业酒精的原材料。本文旨在研究宽窄行种植技术,分析宽窄行种植技术的优势,探讨在实行玉米宽窄行技术时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促进生态的良好循环。

关键词: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

在传统的玉米种植方法中,农民往往采用等行距的种植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缺点在于它阻碍着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玉米的产量日趋下降。所以,针对此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发明了宽窄行种植技术,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但也要注意种植的方法,争取效益最大利润化。

一、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优势

(一)光合作用增强,促进玉米生长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也是我国高产量的农作物之一,相对其他的农作物,玉米所要求的种植技术要高于其他农作物。传统的玉米种植采用的是密植的种植技术,它能够增加单位玉米的种植量,但最终的产量并不尽人意,甚至还会出现减产减量的问题。这种方法种植的玉米往往比较密集,互相遮挡阳光,不能够很好地吸收阳光进行自我生长。所以,解决此问题是农业种植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宽窄行种植技术有效地规避了这一问题,它利用科学的方法精准测量每一株玉米应该有的间距,避免互相遮挡,最大程度上保证光合作用的有效进行,增加玉米的产量。而且,它还改善田间的通风状况,使田间空气的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保证玉米在进行光合在作用的时候有充足的二氧化碳。晚间通风率升高,但玉米的夜间温度却在不断地下降,昼夜温差大,利于玉米干物质的积累,总体的产量随之往上增加。

(二)保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利用率

土地本身的使用率存在一个期限,土地利用率的长短与播种的作物与种植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延缓土地使用的寿命,就要从种植技术入手。首先要对土地做一个科学的分析,分析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其次,选择科学有效地种植方式。最后,在保证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土壤利用率。

所以,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規避这些问题。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宽窄行种植技术可以将土地划分为种植区与修整区,在确保玉米进行种植的同时改善土壤的质量。这样不耽误玉米生长的时间,同时也减少土壤恢复的时间。宽窄行种植技术还利用玉米收成后的秸秆给土壤进行营养补给,让玉米在每次生长时得到有效地营养补给。

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土地的区域化管理,保持土壤肥力,确保土地的合理循环利用。它将种植地区化为休息区和耕作区,第一年在耕作区耕种,第二年就在休息区耕种,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而且,宽窄行技术还可以为土地的松土技术提供条件,极大地促进玉米的高速增长。

(三)调节玉米生长方式,保障玉米质量

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它使玉米的生长都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生长高度一致化,这样就很容易使得玉米之间的间隙过小,挤压到玉米。尤其在密集的情况下,作物的呼吸作用会减缓,造成根部环境处于潮湿燥热的环境中,不利于养分的吸收。

而使用宽窄行种植技术它可以调节玉米的生长方式,确保作物在不同时段都可以吸收到养分,不会受到彼此的干扰。而且土地的空气流通较好,养分积累的时间更长,既能够提高生产数量,又能保证玉米的质量。

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

(一)做好准备工作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做好准备工作。当我们要开始应用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时候,我们要做好选地、选种、选播的工作。第一,我们要选择肥沃的土地进行翻整,确保土壤的松软与透气。第二,要对土地进行边缘化调整,测量好玉米种植之间的距离,将土地分为宽、窄两部分,并保证要留够充足的间距,不要犯传统种植技术的错误。第三,选择高质量的玉米种子。保证种子的颗粒完好无损,没有虫子嗑咬过。在选好种子后,放在阳光下进行暴晒,1~3天为最佳日期,实验种子的吸水能力,提高种子的成活率。第四,播种前还应该对种植玉米的土地进行测温,只有在土壤温度超过10℃才是最佳的耕种时机。但地区不同,其土壤温度也会不同。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在完成玉米的播种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除草,避免杂草与玉米抢养分进行吸收。同时去除杂草还提升土壤的透气性,避免土壤的环境潮湿闷热。如果杂草少,雇佣人工除草既可;反之,则需要购买无害的除草剂,利用机器进行封闭式喷洒。值得注意的是,除草工作要注意幼苗的生长情况,再合理考虑适合自己的除草方式。

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容小视的问题,要做好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叶蝉等昆虫的防治。以地下害虫的防治为例,地下害虫包括金针虫、地老虎等。防治金针虫,可以采用50%氯丹粉加入适量的细土拌匀,翻入地下。每亩地用药约2500g。对于地老虎的防治,可以采用点灯诱杀成虫的方法,或者糖醋毒液毒杀成虫。还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灭虫。

(三)施肥与浇水

随着玉米的不断生长,幼苗的持续发育,所需的营养也在不断地增加,只是依靠土地自身带有的营养物质并不能满足玉米营养的需要,所以就要通过施肥来增加土壤蕴含的营养。在施肥的过程中,要考虑玉米的实际情况,对肥料的类型、配比、施加量都要进行严格地掌控,避免成本加大或用量过多造成的损失。

水也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资源。水分充足,农作物生长的快速;反之则缓慢。保证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干旱季节勤浇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四)收获与留肥

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最后一步就是玉米的收获与留肥。玉米成熟后要及时地收获,以免错过最佳的收获机会。有条件可以配备收割机进行采割,即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收割的时候,要将部分秸秆留在田地中,秸秆转化成有机肥后为土壤增添营养物质,等第二年进行下一轮农作物种植的时候,土壤的肥力也恢复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进而也提高了。

总的来说,用过宽窄种植技术种植后的秸秆留茬量与切割面比传统种植技术的留茬量多,加快了土壤的养分吸收。

三、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一)补充土壤肥力

土壤是种植农作物需要的基本条件。虽然土壤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流状态的土壤是丰收的秘诀。

应用宽窄行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玉米种植过程中损害的人力与物力,相比于其他方式,此方法更加省时省力。但如何补充土壤肥力仍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可以从种草肥田、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等三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首先,应大力提倡种植豆科牧草增加肥力,通过牧草改善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其次,善于利用有机肥补充土壤肥力。施用尿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添土壤的有机肥量,补充土壤的肥力。最后,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用地养地的一种形式,种植农作物要控制年限,例如,甜菜七年轮一次,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作物必须要有五年以上的轮作,利于地力的恢复,又防治病虫害。但在生长中期如遇干旱,不宜进行松土作业,此时松土会加剧干旱程度。

(二)处理玉米留茬

传统种植玉米的技术在采收方面处理的不是很恰當,对于留茬处理,使用耕地机器直接搅碎,直接混入土壤令其充分的吸收。这种方法好的地方在于加快秸秆腐熟的速度,养分的含量会随之增加。但不好的地方在于耕地的表面会造成破坏,土地肥力流失严重,影响第二年农作物的栽培与生长。

而宽窄行种植技术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提前将玉米秸秆留茬与地面的距离控制在10cm处,避免这些后续的问题。

(三)应对技术缺陷

凡是有利就有弊。技术也是如此。宽窄行种植技术最为突出的缺陷就是它能够很好利用农作物上面的空间资源,但是对下部空间资源的矛盾却迟迟未解决。就是说,在宽窄行种植技术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不同宽窄行的农田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产量也不尽相同。宽窄行在设置的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宽窄行种植技术优势的发挥。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就要就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科学的研究与规划,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实施宽窄行种植技术。

(四)合理选择种植品种,科学管理

在进行农作物种植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依据各地区气候类型、自然条件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种植计划,不宜选择低洼易涝处,以免对地温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品种良好。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要想成功的种植玉米,就要吸取成功者的经验,必须要严格执行宽窄行种植技术的要点,加强对农作物行距的管理,确保农作物有充足的水分和光照,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条件。

再者,还要加强对农作物的日常管理,如勤施肥,勤浇水,勤杀虫,满足农作物生长的一切必要条件。尤其要注重农作物的后期管理,控制好浇水、施肥的时间,时刻关注农作物的需水量,促进农作物的快速生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地利用宽窄行种植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宽窄行种植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操作简便宜行的新式保护式种植技术。大面积的应用此项技术,实现了对耕地的种养结合,提高了土地产出的收益率,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显峰.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2):219+222.

[2]黄稠民.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01):88.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