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机械化与乡村经济发展探究

2020-07-21龙伟华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机械化经济发展农村

龙伟华

摘 要: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产量,我国正在完成由传统农业方式到现代化农业方式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機械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现代化农业的进程。因此,本文以农村机械化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机械化;经济发展

农村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进度。有效地推动农村机械设备的应用和普及,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可以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动力的。所以,如何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就成为其中的重点。

一、优化机械设备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我国的农村机械设备结构不合理,机械设备配备率低的状况,让农村机械化种植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地阻碍。传统的农业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作业。这样的作业方式,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还可能延误最佳的种植时机降低产量。而使用机械化的现代种植模式,可以对土地进行统一耕种优化土地结构,还可以解放时间加快种植速度。通过机械化的现代化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经济效益,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例如在进行耕地、播种、秋收等一系列作业中,加入先进的农村机械设备。在耕地方面:传统的牲畜拉力耕地模式,由于速度慢、辐射面积小、缺乏连续性的特点,导致在耕地的过程中花费时间过长,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在耕地中,可以选择拖拉机搭配旋耕机的方式来进行耕种。可以选择铧式犁或圆盘犁等机械,搭配大型拖拉机头的方式进行犁地。在面积较大的土地可以选择铧式犁这种辐射面积较大的机械,加快耕地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杂草较多、土质坚硬的土地,可以选择圆盘犁进行耕种。通过这种拖拉机头搭配旋耕机的方式,对速度、辐射面积、连续性上进行改进,加快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在播种方面:传统的人工点种铺设薄膜的方式,因为工序复杂的特点,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在播种中。可以选择拖拉机搭配播种机的方式进行播种。选择谷物条状播种机或中耕作物播种机,搭配大型拖拉机头的方式进行播种。在种植小麦、玉米这类需要设置沟渠的作物时,可以选择谷物条状播种机进行播种。这种播种机械可以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播种工序,从而简化工序解放人力,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在秋收方面:可以使用大型收割机的方式,在农作物成熟时,统一对作物进行收割。这样的方式大大地降低收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加快乡村经济发展速度的目的。通过在这一系列的作业中,加入先进的农村机械设备,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降低成本,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如牲畜饲养、人工、时间等方面的投入。而正因为如此多的成本投入,也大大地降低了经济效益。这样的结果,导致大量的农业从事人员流失,反倒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因为方式全面和机械作业的特点,可以降低前期成本投入、解放人力。从而提高乡村人均收入水平,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在农业生产时,完善农村机械化生产体系,通过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降低时间、人力的投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例如通过推动机械化生产普及的方式,降低成本,促进经济转型。第一是对学习和从事农村机械人员进行鼓励,给农村机械生产提供人员基础。如可以通过补贴和奖励的方式,增加农村机械操作人员的数量。从而加快农村机械化作业的普及速度,解放人力和时间,促进经济转型;第二是根据村级单位分布,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具体流程:以村级单位为基础,两三个村为一组,配备一支全套的农村机械生产队伍。队伍中配备两到三套农村机械设备,其中包括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设备。每一套设备配备两名操作人员,轮番作业。在耕地、播种、收割三个时段,对这一组的村级单位土地进行作业。通过这样完善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在解放人力的基础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时间和人力的投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第三是在保证成本的情况下,降低农村机械作业费用,加快机械种植的普及速度。可以通过政府对农村机械从业者进行专款补贴的方式,让从业者降低收费标准,从而提高机械作业的吸引力,加快农村机械化种植普及速度。达到降低人员和时间投入的目的,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机械生产体系,推动机械化普及的方式。降低投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三、增强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我国的耕地具有地形复杂、分布散乱的特点,一些耕地处于山地和丘陵地区。如果是人工的方式进行种植,耕种设备、种子、水等物品只能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运输到山上。这样的情况使一部分土地的种植难度增加,导致农业从事人员放弃种植。大大地降低了土地的使用率。而机械设备的动力充足,对于一些恶劣条件也能轻松克服。可以大大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避免土地浪费,提高农业经济总产值。而且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低,所种植的农产品合格率不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同等的生产条件下,使用农业机械化种植,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利率,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

例如在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可以通过先进的农田水泵系统。对种植的土地进行统一大面积灌溉,有效地降低干旱情况,降低损失。从而增强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率;在对一些恶劣地形土地进行病虫害预防时,可以使用智能无人机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农药泼洒。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预防,保证农业平稳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在对恶劣地形土地进行种植时,可以根据道路颠簸、土地面积小的特点,选择比较小型的耕种机械。如四驱微耕柴油耕地机,这种机械可以对土地进行开垦、开沟、覆土等多道程序的作业。而且机械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以很好地克服地形复杂的难点,还可以有效地对土地进行耕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值,从而达到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结束语

通过对农村机械的普及和使用,让农业生产尽早地进入现代化农业方式。从而解放劳动力,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娜,魏铭,蔡晓颖.农业机械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量化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9,14(21):120-121.

[2]曲会朋,马巍,李昳.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9,27(18):112-114.

[3]曾笑君.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探究[J].南方农机,2019,050(011):63.

猜你喜欢

机械化经济发展农村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