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病虫害原因与防治对策之我见

2020-07-21徐大众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小麦病虫害

徐大众

摘 要:本文结合河南省某农业局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和多方的案例调查,对小麦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锈病、纹枯病、蚜虫害以及红蜘蛛虫害等四种病虫害的病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有助于实现科学合理地种植,加强生长过程中的管理调控,以促进小麦作物的高质高产。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种植技术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作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着世界农业产业格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于小麦的需求也逐步增加,但受种植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的小麦产量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要,所以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减少病虫害的侵蚀,以增加麦收的产量显得尤为关键。

一、小麦病虫害原因分析

我国小麦种植地的地域特点是范围广、跨度大,所以在地理环境、温度以及气候的影响下,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和种类也不尽相同,其中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纹枯病、蚜虫害和红蜘蛛虫害四种。诱发病虫害的原因应结合种植技术、外界环境以及自身生长条件三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没有应用合理地种植技术。以播种为例,若没有把握好准确的种植时机,导致提前播种,会使小麦的生长周期无法与时节气候相契合,以致生长期提前,这也是诱发锈病的最大影响因素;其次,受温度影响,不适宜作物生长。小麦作物自身有一定的温度适应力,所以我国的小麦种植期普遍为一年两期,即春季和冬季。但不能误认为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不高,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最适合种植小麦的温度范围应维持在12~18℃。若错过最佳种植时间或未进行及时地人工温度调控,很容易造成小麦不具备完整的抵抗力,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侵扰。最后,受自身生长需求的影响。水分、土壤以及光照均是小麦生长的必要条件,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进而具备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一旦周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营养结构改变,将不利于小麦的健康生长。

感染病虫害会极大地影响小麦的生长和成熟,并且因其具有传染性及蔓延性的特点,很难进行有效防控。目前,我国对于小麦病虫害的控制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开始阶段效果可能比较显著,但久而久之,会产生抗药性,使以后的防治工作更加困难。不仅如此,农药对于环境的破坏最终也会作用到小麦的基础生长环境中,以致产生恶性循环。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对策

进行病虫害控制在种植小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开展防治工作时要结合实际种植情况,灵活、有针对性采取对策,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案例如下:

(一)小麦锈病防治

小麦锈病的发病表象为在叶部和根部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绿色斑状,情节严重地会变成颜色较深的粉包,其诱发原因一般为夏孢子细菌通过空气的传播产生感染。预防此类病害,可在三个方面加以控制:第一,根据小麦品种,控制播种时间,严格避免提前播种,以免出现生长期提前现象。第二,结合小麦生长状况,合理进行施肥。小麦种植前,农户根据自家土地情况,保证每亩施入完全腐熟肥2000~3000kg或每亩地施入复合肥50kg,并配备适量的磷、钾元素。在生长高峰期之前进行相应的土壤肥力补充,以更好地发挥肥效,以免成熟期滞后。第三,不仅要加强锈病防范,还要注意锈病发生后的有效治理。生长期内发现病情,应注意观察严重程度,对症下药。若病情较轻,可采取喷涂粉锈宁乳油的方法,配比浓度为20%,加水使用。如控制效果不明显,病情没有得到改善,可更换为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配比浓度为65%,使用方法为田间喷洒,以起到切断传播途径和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双重作用。由此观之,温度对于发生锈病的影响较大,因其会导致麦苗死亡,所以要进行严格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危害性。

(二)小麦纹枯病防治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高发性疾病,潜伏于整个生长成熟阶段,而且没有过于显著的特征,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生长蔓延后,病斑会转变为裂痕,导致大量水分流失,最終小麦会失水至干枯。效果较好的防治办法是合理控制田地湿度,并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在纹枯病易发地区,应在种子播种前加入一定量的赤霉素和粉锈宁进行配比混合,搅拌后播种,其中,赤霉素主要用于减缓粉锈宁的副作用,保证种子发芽率。若生长过程中出现纹枯症状,可喷洒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进行杀菌,并持续施药,间隔十天进行再次喷洒巩固,效果更为明显。纹枯病对于水分的要求较高,种植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补水,适时适量的保证水分,还要仔细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三)小麦蚜虫病害防治

蚜虫可以寄生在小麦作物上,并以小麦汁液为营养输入,能够快速繁殖,它几乎不受外界影响,可以在小麦任何生长阶段对其产生破坏,因其幼虫和成虫都有危害,所以很难进行防治。开展治理工作的关键可利用其在小麦扬花期生长速度快的特点,进行集中除害,以减缓其蔓延速度。若错过这个阶段,在后期进行防范的难度将会很大,除虫的方法是采用浓度为25%的蚜满清乳油进行喷洒。小麦蚜虫繁殖过于迅速,所以很难进行预防,只能进行目的性地减缓和控制,避免虫害发展到难以挽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虫害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其发展的过程中还会携带病菌,使小麦的受损程度更严重,所以要定期开展杀虫工作,尽可能降低蚜虫的数量及成活率,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

(四)小麦红蜘蛛虫害防治

小麦红蜘蛛虫害的表现形式为影响植株的生长,造成麦苗矮小。防治此类虫害应注重农业防治和化学方法二者的结合,以降低农作物受侵害的概率。例如,在实际种植中,从种植方法出发,采取倒茬的种植方式,即在同一片土地,不持续种植一类作物,应是两种或多种作物进行轮转,其目的是保证土壤的微生物多样化,平衡土地营养成分,降低红蜘蛛虫害持续繁殖、寄生的概率。与此同时,要结合化学药物,喷洒兑水后浓度为2%的天达阿维菌素或扫螨乳油,以起到杀虫的作用。

三、结束语

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但要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控制,还要从种植手段,田间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科学合理地管控。目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虽已具备系统化的管理,但其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未来还是要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解决此类问题,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春花.浅谈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对策[J].农家参谋,2019(19):77.

[2]周会珍.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19(21):55.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小麦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