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混搭对群体心理融合的影响:经验开放性的调节作用
2020-07-21赵玉芳肖子伦WillieNjoroge梁芳美
赵玉芳, 包 燕, 肖子伦, 李 骐, Willie Njoroge, 梁芳美
(1.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 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3.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医学系,云南 楚雄 675005)
一、研究背景
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实现这一理想的关键在于引导群际和谐,使群体间平等相处、相互接纳、相互融合。一般地,群体间存在经济、社会、心理三种不同交往交融层面,它们依次递进增强,经济层面的互助是双方融合的物质基础;社会层面的交流交往是社会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了双方融合的广度;心理层面的融合则是精神上的需求,反映了双方交往的深度,只有心理层面的融合才能说明双方彼此关爱,和谐共处(1)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因此,本研究拟探索心理融合的可能促进途径,以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心理融合指个人或群体间相互接受、愿意和谐共处的心理准备状态(2)王新波.中国社会对应阶层间的心理融合机制研究——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在群体情境下,心理融合程度的高低反映了群体关系的优劣,心理融合程度高,个体更愿意认同、接纳外群体,对外群体持更高评价,更愿意帮助对方,也愿意与之相处(3)杨金花,金盛华.贫富群体心理融合中的“道德突显现象”[J].心理学探新,2017,37(2):166-171.。群体心理融合实际上也是一种群际态度,包含关系认知、情感指向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的内容(4)王新波.中国社会对应阶层间的心理融合机制研究——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但与以往群际态度研究所关注的偏见、刻板印象、歧视不同(5)SPARKMAN D J, EIDELMAN S, BLANCHARJ C.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reduce prejudice through personality shifts in openness to experi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6, 46(7):840-853.(6)胡金生,王鸽.儿童种族偏见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2):200-204.,群体心理融合研究采用积极视角看待群体间相互接纳、相互认可、和谐共处的关系。群体心理融合水平是衡量群际和谐的灵敏指标。王毅杰等人认为,人们越喜欢某一群体,就越愿意与之接触,即人们的态度可以通过人与事物间的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表现出来(7)王毅杰,王开庆,韩允.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6(6):88-92.。因此,在操作层面,可用认知、评价、互动行为和情感体验中体现的心理距离远近来衡量群体心理融合水平的高低(8)赵玉芳,梁芳美.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3):99-107.。考虑到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所持的信念是影响群际关系的重要变量(9)MACINNISC C, HODSON G. Expecting racial outgroups to view “us” as biased:a social projection explanation of Whites’ bias meta-stereotypes[J].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13, 16(5):545-559.,本研究采用双向社会距离量表与街道距离投射测验测量外显和内隐心理融合水平:双向社会距离量表中不仅包含个体对外群体的接触意愿,也包含个体关于外群体是否愿意接触自己的预期;街道距离投射测验则以居住距离来投射心理距离,可考察心理融合的内隐层面。
群际接触是促进群际态度形成的有效策略。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群体成员具有群体代表性,所以与典型外群体成员的接触会显著促进个体对该外群体成员形成积极态度,进而泛化到整个外群体(10)SWART H, HEWSTONE M, CHRIST O, et al. Affective mediators of intergroup contact: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in South Africa[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1(6):1221-1238.。这样的态度泛化可能也存于文化混搭接触中,因为文化符号同样具有群体代表性(11)CALLAHAN S P, LEDGERWOOD A. On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flags and logos:group identity symbols increase perceived entitativ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6, 110(4):528-550.,文化混搭是一种可能的间接群际接触形式。文化混搭(cultural mixing)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符号在同一时空呈现(12)CHIU C Y, GRIES P, TORELLI C J, et al.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globalization[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11, 67(4):663-676.。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及文化间的交流交融愈加频繁,即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遨游穿梭于各种文化混搭现象中,如中西结合的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麦当劳里的米饭汉堡等。群际接触研究表明,仅仅间接地观察内/外群体成员接触便足以通过“将他人纳入自我”降低对该外群体的偏见(13)CAPOZZA D, FALVO R, TRIFILETTI E, et al. Cross-group friendships, extended contact, and humanity attributions to homosexual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14:276-282.。由于文化符号与群体成员都是群体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混搭也可能会改变人们对外群体的态度。在文化混搭情境中,观察者能够清醒地知觉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建立于内/外群体文化之间,可能会将相应外文化群体纳入本群体文化中,并降低对内、外群体界限的感知, 从而提升心理融合水平。甚至观察文化混搭可能比观察成员接触更容易促进群际态度改变。Sparkman等人的研究已表明,接触外文化的具体实践如饮食、社会规则、音乐等对群际态度的改变程度(如降低偏见)大于接触群体成员(14)SPARKMAN D J, EIDELMAN S, BLANCHARJ C.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reduce prejudice through personality shifts in openness to experi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6, 46(7):840-853.。此外,基于多元文化经验的研究发现,接受双文化启动(文化混搭)的被试相对于接受单文化启动的被试 更少表现出对外文化的刻板印象、种族主义信念和歧视性决策(15)TADMOR C T, HONG Y Y, CHAO M M, et al.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reduce intergroup bias through epistemic unfreez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2, 103(5):750-772.;同时,文化混搭会提高个体的认知灵活性和复杂度,是促进积极群际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16)LEUNG A K Y, CHIU C Y.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idea receptiveness, and creativit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0, 41(5/6):723-741.。综上,我们提出假设:
H1:文化混搭能够促进心理融合。
文化混搭对心理融合的促进效应可能受个体经验开放性的影响。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指个体对经验本身的积极寻求和欣赏,以及对不熟悉情境的容忍和探索(17)MCCRAE R R. Openness to experience: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factor V[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4, 8(4):251-272.。根据大五人格理论,低经验开放者比较传统而保守,偏好常规,更讲求实际和把稳,更偏好具体的和熟悉的事物。在文化混搭情境中,他们可能把不同文化符号杂糅交织在一起,对“非A非B”的陌生文化混搭持消极态度,从而对混搭中相应的外文化群体持消极态度。高经验开放者则乐于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和观念,喜欢新的事物,并且好奇心较强(18)XU X, MAR R A, PETERSON J B. Does cultural exposure partially expla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3,39(11):1497-1517.,文化混搭的新颖性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所以文化混搭接触可能会提升他们的心理融合水平。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低经验开放者,高经验开放者较少受到与种族相关的刻板印象和其他偏见的干扰(19)SPARKMAN D J, EIDELMAN S, BLANCHARJ C.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reduce prejudice through personality shifts in openness to experi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6, 46(7):840-853.,更容易接受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更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想法,支持多样化(20)BRANDT M J, CHAMBERS J R, CRAWFORD J T, et al. Bounded openness:the effect of openness to experience on intolerance is moderated by target group conventional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5, 109(3):549-568.。所以,“求新求变”的高经验开放者文化开放水平更高,更可能支持文化混搭(21)CHO J C, MORRIS M W, SLEPIAN M L, et al. Choosing fusion:the effects of diversity ideologies on preference for culturally mixed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7, 69:163-171.,并对混搭中的外文化群体持接纳态度。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经验开放性可能调节文化混搭与心理融合的关系。
H3:对于高经验开放者,文化混搭接触会提升其心理融合水平。
H4:对于低经验开放者,文化混搭接触会降低其心理融合水平。
基于群际接触理论,文化混搭作为一种间接群际接触,是群体心理融合的有效促进路径,但可能受个体经验开放性的调节。本研究将通过两个实验对此进行考察。实验一通过观看图片操纵文化混搭,并采用双向社会距离量表测量被试心理融合水平,探索文化混搭对群体心理融合的影响及经验开放性的调节作用。鉴于自陈式双向社会距离量表外显测量易受社会赞许性影响(22)BOU MALHAM P, SAUCIER G. The conceptual link between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cultural norma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6, 51(6):474-480.,实验二同时采用外显(双向社会距离量表)和内隐(街道距离投射测验)两个指标来测量心理融合水平,以考察文化混搭群体心理融合效应的稳定性。
二、预实验:材料制作及材料评定
(一) 材料制作
在阅读相关民族文化文献并与3位彝族大学生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文化元素的傣族和彝族经典图片、几何图片各8张。文化图片涉及饮食、服饰、建筑、乐器、独特风俗等方面,几何图片则是由直线、三角形、圆形等构成的图案。首先,在图片顶部附文字介绍学习任务图片。接着,挑选30张傣族文化图片和30张彝族文化图片(每张都涉及前面的文化学习图片所描述的一种或多种相应民族标志性文化符号),并参考 Cui等人(23)CUI N, XU L, WANG T, et al. How does framing strategy affect evaluation of culturally mixed products? The self-other asymmetry effect[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6, 47(10):1307-1320.的方法利用Photoshop7.0 软件抠取这些文化图片里的文化符号以合成30张傣—彝族文化混搭图片。将以上30张傣—彝族文化混搭图片、30张傣族文化图片、30张彝族文化图片与30张几何图片作为识别任务图片。
(二)材料评定
为证明图片材料的有效性,选取45名彝族高中生进行评定。把被试随机分到傣—彝族文化混搭图片组、傣族文化图片组、彝族文化图片组(每组15人),并告知这是关于学习与记忆的实验,包含图片学习任务和图片识别任务。所有任务均在E-prime 2.0上呈现。让傣—彝族文化混搭组被试先学习8张傣族图片和8张彝族图片(图片学习任务),如果认为自己已了解相应知识,就按Q键进入下一屏。然后观看30张傣—彝族文化混搭图片并回答“刚才那张是傣—彝族文化混搭图片吗?”(“F”代表“是”,“J”代表“否”;图片识别任务)。傣/彝族文化组被试则先学习8张傣/彝族文化图片,然后观看30张傣/彝族文化图片并回答“刚才那张是傣/彝族文化图片吗?”最后,所有被试都需回答“刚才那些图片使我感觉愉悦”“我觉得刚才那些图片所呈现的文化是神圣的”“我觉得刚才那些图片所呈现的文化是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等问题(均为7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
采用感知成功率测试图片识别程度,即计算正确感知一张图片为对应文化的被试人数占该组被试总人数的比例。假设傣族文化组对1张图片的感知成功率为80%,则意味着该组被试80%的人认为这张图片确实是傣族文化图片。结果显示,对79张图片的感知成功率为100%,对其余11张图片的感知成功率均大于80%。表明经过文化学习后,对图片识别的正确率符合研究需要。另外,不同实验组图片在愉悦度、文化代表性和文化神圣性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文化代表性显著高于中间值4[M代表性=5.84,SD=1.30,t(44)=9.55,p<0.001,d=2.00],但神圣性与中间值4无显著差异[M神圣性=4.31,SD=1.43,t(44)=1.46,p=0.15],即本研究所选的文化具有代表性但不属于神圣领域。
三、实验一
(一) 被试
凉山彝族自治州某中学160名彝族中学生参与本实验。剔除敷衍作答6人(如全选1),最终有效被试154人(男生71人,女生83人;M年龄=14.87岁,SD年龄=0.78),右利手,未参加过类似实验。根据文化混搭主效应的效应量,选择0.95置信区间,采用G*Power 3(24)FAUL F, ERDFELDER E, LANG A G, et al. G*Power 3:a flexible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program for the social, behavior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J].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2007, 39:175-191.进行事后分析,发现统计检验力值为0.89>0.80(0.80以上则为可接受(25)MAXWELL S E. The persistence of underpowered studie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medies[J].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04,9(2):147-163.),表明样本量合适。实验完成后,赠予被试小礼物。
(二) 实验设计
采用4(文化混搭:傣—彝族文化混搭 vs.傣族文化 vs.彝族文化 vs.控制组)× 2(经验开放性:高 vs.低)组间设计。因变量为群体心理融合水平,采用双向社会距离量表进行测量。
(三)实验程序
告知被试这是关于学习与记忆的实验,并让其填写经验开放性量表。然后,完成图片学习任务:控制组被试学习8张几何图片,傣族文化组学习8张傣族文化图片,彝族文化组学习8张彝族文化图片,傣—彝族文化混搭组学习8张傣族文化图片和8张彝族文化图片,一图一屏,若被试感觉已了解相应知识,则按Q键进入下一屏。该任务旨在让被试获得相应知识,以确保被试能够在图片识别任务中成功感知文化,同时排除被试因先前文化知识水平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学习图片之后,通过图片识别任务来操纵文化混搭,不同组被试需观看30张相应图片,如傣族文化组观看30张傣族文化图片,傣—彝族文化混搭组被试观看30张傣—彝族文化混搭图片,一图一屏,被试需按Q键进入下一屏。此外,为考察4组任务是否匹配,被试需回答“完成刚才那些任务对我来说是简单的”“我喜欢刚才那些任务”“我努力去完成刚才那些任务”等问题(7点计分)。接着,让被试填写双向社会距离量表以测量其对傣族的心理融合水平。最后,请被试回答“图片识别任务30张图片属于傣—彝族文化混搭”和“图片识别任务30张图片既包含彝族文化又包含傣族文化”两道题(7点计分),作为文化混搭操纵检查,并提供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1”代表“纯本民族聚居”,“2”代表“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3”代表“与汉族杂居”)、家庭常用语(“1”代表“彝语”,“2”代表“汉语”,“3”代表“彝语与汉语各半”)及直系亲属民族身份等人口学信息。
(四)实验材料
经验开放性量表:采用邹泓修订的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经验开放性分量表(26)邹泓.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因素[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8-69.。共9个条目,如“我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采用5点计分(“1”代表一点也不像我,“5”代表 “非常像我”),平均得分越高表明经验开放性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6。
双向社会距离量表:结合王毅杰、王开庆、韩允(27)王毅杰, 王开庆, 韩允.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6(6):88-92.和史斌(28)史斌.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分析[J]. 南方人口, 2010, 25(1):47-56.的社会距离量表形成哥特曼式双向社会距离量表(29)复制系数(CR)是哥特曼量表是否适用的有效指标,一般CR大于0.9即为适用。正式实验前的预测试(n=60人)结果表明该量表适用(社会距离α=0.85,CR=0.92; 反向社会距离α=0.90, CR=0.93; 总量表α=0.92)。测量心理融合水平。该量表包含社会距离(α=0.88;CR=0.92)与反转社会距离(α=0.90;CR=0.94)两个分量表,各6个条目,均采用5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愿意”,“5”代表“非常愿意”)。这6个条目所代表的社会距离程度层层趋强,如社会距离量表第一题“你是否愿意和傣族人在一个学校?”到第六题“你是否愿意和傣族人结婚?”反转社会距离量表第一题“你觉得傣族人是否愿意和你在一个学校?”到第六题“你觉得傣族人是否愿意和你结婚?”用满分减去12个条目总分得到被试分值,分值越小表明心理融合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量表α系数为0.92。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相关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直系亲属民族身份、家庭语言与双向社会距离均无显著相关,以下不再分析。
任务匹配: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文化混搭在任务努力度[F(3,150)=0.29,p=0.834)]、简单度[F(3,150)=0.38,p=0.767]、喜欢度[F(3,150)=0.17,p=0.920]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各实验组任务匹配。
图1 经验开放性与文化混搭对心理融合的作用
注:**p<0.001,下同
由实验一发现,相对于其他条件组,傣—彝族文化混搭组的彝族被试感觉自己与傣族的社会距离更近。该结果验证了假设H1文化混搭能够显著促进群体心理融合。假设H2与H3也得到了数据支持,即经验开放性调节了文化混搭对心理融合的促进效应,当个体经验开放性较高时,文化混搭接触对心理融合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假设H4并未实现,当个体经验开放性较低时,文化混搭接触对心理融合影响不显著,不存在降低效应。这可能是因为实验一采用社会距离自陈量表测量心理融合水平,属于外显水平。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被试会尽量避免报告较低的接触意愿(30)BOUMALHAM P, SAUCIER G. The conceptual link between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cultural norma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6, 51(6):474-480.。为排除该影响,实验二不仅测量外显心理融合水平,还将采用内隐测验(街道距离投射测验)来测量内隐心理融合水平。此外,实验一被试为村镇里的初中生,同质性较高,文化背景单—(88%的被试近亲都是彝族,95%的被试居住在纯彝族聚居地,92%的被试家庭经常使用的语言是彝语),为拓展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实验二将选取人口学信息更多元、文化背景相对混杂的彝族大学生为被试。
四、实验二
(一) 被试
166名彝族大学生(男生66人,女生100人;M年龄=20.96岁,SD年龄=1.73)参与本实验。其中,41%的被试直系亲属中有其他民族;58%的被试居住在纯彝族聚居地,42%的被试居住在非纯彝族聚居地;44%的被试家庭常用语为彝语,30%的被试家庭经常使用汉语,26%的被试家庭彝语和汉语使用频率相当。根据文化混搭主效应的效应量,选择0.95置信区间,采用G*Power 3(31)FAUL F, ERDFELDER E, LANG A G, et al. G*Power 3:a flexible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program for the social, behavior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J].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2007, 39:175-191.进行事后分析,发现统计检验力值分别为0.92(以双向社会距离测量因变量时)和0.79(以街道距离测量因变量时),表明样本量合适。实验结束后向被试道谢,并给予相应报酬。
(二)实验设计
采用 4(文化混搭:傣—彝族文化混搭vs.傣族文化 vs.彝族文化 vs.控制组)× 2(经验开放性:高 vs.低)组间设计。因变量为群体心理融合水平,采用双向社会距离量表和街道距离投射测验进行测量。
(三)实验程序
实验二程序与实验一一致,仅在双向社会距离量表前增加了街道距离投射测验作为心理融合的内隐指标(32)VALK A, KARU K. Ethnic attitudes in relation to ethnic pride and ethnic differentiation[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1, 141(5):583- 601.。测验方法如下:8间房子并排在一条街道上,其中最左边房子为自己的家,其余 7 间还没有主人。现有一傣族家庭要搬进来,请被试给他们分配一间房子。分数范围为1分(紧挨自家的房子)~7分(离自家最远的房子),分值越小表示心理融合水平越高。
(四)实验材料
实验二的实验材料同实验一。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相关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直系亲属民族身份、家庭常用语与外显和内隐心理融合均无显著相关,以下不再分析。
任务匹配: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文化混搭在任务努力度[F(3,162)=0.09,p=0.964]、简单度[F(3,162)=0.84,p=0.476]、喜欢度[F(3,162)=0.65,p=0.56]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各实验组任务匹配。
操作检查:基于中位数将被试分为高经验开放性组和低经验开放性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经验开放性得分差异显著[M高=4.39,SD高=0.46;M低=2.57,SD低=0.60;t(164)=21.78,p<0.001,d=3.40],表明经验开放性分组有效。对文化混搭进行操作检查,发现四组差异显著[F(3,150)=122.38,p<0.001,ηp2=0.694],傣—彝族文化混搭组(M=5.47,SD=1.17)在操纵检查题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傣族文化组(M=2.24,SD=1.08,p<0.001)、彝族文化组(M=2.07,SD=0.88,p<0.001)、控制组(M=2.26,SD=0.72,p<0.001),表明文化混搭操纵有效。
外显心理融合:进行4(文化混搭:傣—彝族文化混搭 vs.傣族文化 vs.彝族文化 vs.控制组)× 2(经验开放性:高 vs.低)的ANOVA分析发现,文化混搭主效应显著,F(3,158)=6.45,p<0.001,ηp2=0.109;经验开放性主效应不显著,F(1,158)=1.59,p=0.210,ηp2=0.010;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3,158)=3.49,p=0.017,ηp2=0.062。当被试经验开放性高时,傣—彝族文化混搭组的外显心理融合水平(M=5.83,SD=8.88)显著高于傣族文化组(M=12.20,SD=8.38,p=0.018)、彝族文化组(M=17.89,SD=7.33,p<0.001)和控制组(M=18.10,SD=9.07,p<0.001);当被试经验开放性低时,文化混搭对外显心理融合无显著影响[F(3,158)=0.57,p=0.635](见图2)。
图2 经验开放性与文化混搭对外显心理融合的作用
内隐心理融合:进行4(文化混搭:傣—彝族文化混搭 vs.傣族文化 vs.彝族文化 vs.控制组)× 2(经验开放性:高 vs.低)的ANOVA分析发现,文化混搭主效应显著,F(3,158)=4.66,p=0.004,ηp2=0.081;经验开放性主效应不显著,F(1,158)=3.84,p=0.052,ηp2=0.024;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3,158)=3.33,p=0.021,ηp2=0.059。当被试经验开放性高时,傣—彝族文化混搭组的内隐心理融合水平(M=2.70,SD=1.46)显著高于傣族文化组(M=3.80,SD=1.88,p=0.039)、彝族文化组(M=4.32,SD=1.86,p=0.003)和控制组(M=5.00,SD=1.90,p<0.001)。当被试经验开放性低时,文化混搭对内隐心理融合无显著影响[F(3,158)=1.41,p=0.241](见图3) 。
图3 经验开放性与文化混搭对内隐心理融合的作用
无论是文化背景单一的初中生还是文化背景相对混杂的大学生,也无论是外显层面还是内隐层面,文化混搭接触都能促进群体心理融合,但受到经验开放性的调节:文化混搭接触能够促进高经验开放者的心理融合,对低经验开放者的心理融合则无显著影响。实验二再次重复验证了实验一的结果,表明该结果具有稳定性。内隐层面的证据排除了社会赞许性的可能影响,表明文化混搭与心理融合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
五、总讨论
本研究聚焦于文化混搭这种间接群际接触形式,考察了文化混搭对群体心理融合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文化混搭接触能够促进个体对混搭中相应外文化群体的外显和内隐心理融合,但该效应受到经验开放性的调节。对于低经验开放者,文化混搭接触对其心理融合影响不显著;然而,对于高经验开放者,文化混搭接触对其心理融合有促进作用。
文化混搭在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都促进了心理融合,说明文化混搭可以有效且稳定地促进群体心理融合。文化符号与群体成员都是群体文化的载体(33)CALLAHAN S P, LEDGERWOOD A. On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flags and logos:group identity symbols increase perceived entitativ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6, 110(4):528-550.,文化混搭中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化符号本身,也代表着其对应的群体(34)YANG D Y J, CHEN X, XU J, et al. Cultural symbolism and spatial separation:some ways to deactivate exclusionary responses to culture mixing[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6, 47(10):1286-1293.。因此,与观察内/外群体成员互动一样,个体通过文化混搭媒介观察内群体与外群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和谐互动的过程,可能模糊了内、外群体类别边界(35)CAPOZZA D, FALVO R, TRIFILETTI E, et al. Cross-group friendships, extended contact, and humanity attributions to homosexual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14:276-282.,使个体更积极看待内/外群体准则,从而促进了对相应文化群体的心理融合。此外,间接群际接触研究表明,彰显群体双方身份的同时强调双方所拥有的共同身份(如同属一个班级), 积极群际接触效应更明显(36)CAMERON L, RUTLAND A, BROWN R, et al. Changing children’s intergroup attitudes toward refugees:testing different models of extended contact[J]. Child development, 2006, 77(5):1208-1219.。文化混搭接触使个体更加敏锐地觉察到不同文化的群体代表性从而彰显双方身份(37)CHIU C Y, GRIES P, TORELLI C J, et al.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globalization[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11, 67(4):663-676.,而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载体上杂糅交织的物理状态则强调了混搭双方的共同身份。作为文化混搭的观察者——个体清醒地知觉到混搭关系双方的背后群体身份,认识到这种融合状态的跨群特点,从而改善了自身对该外群体的态度。
文化混搭对群体心理融合的促进效应受个体经验开放性的调节,整体而言,这一结果与原假设基本一致。经验开放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根据特质激活理论,情境能够提供特质表达的相关行为线索,起到增强或者减弱特质对行为影响的作用(38)TETT R P, GUTERMAN H A. Situation trait relevance, trait expression, and 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y:testing aprinciple of trait activation[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0, 34(4):397-423.。文化混搭把不同群体文化符号杂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新颖的情境,包含大量与经验开放性相关的线索,从而增强了经验开放性对形成积极群际态度的促进作用(39)SPARKMAN D J, EIDELMAN S, BLANCHARJ C.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reduce prejudice through personality shifts in openness to experi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6, 46(7):840-853.,提升了乐于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和观念的高经验开放者对混搭中相应外文化群体的心理融合水平。对于低经验开放者,虽然其本身比较传统保守,偏好具体和熟悉的事物,但文化混搭情境所提供的相关创新线索可能提升了其经验开放性水平,弱化了其特质可能产生的消极群际态度。所以,在不同的文化接触情境中(文化混搭 vs. 非文化混搭)低经验开放者对外群体的心理融合并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结果对群际关系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而彝族主要聚居在四川,他们空间距离较远,互动较少,也无历史冲突,反映了我国大多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模式(40)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民族间存在聚居地域差异,并且大多数民族人口稀少(55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9%),所以与傣族和彝族一样,大多数民族间较少有交往互动,也无历史冲突。,所以本研究结论可推广应用于大多数民族间的关系管理。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不存在偏见与歧视等消极关系(41)赵玉芳,梁芳美.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3):99-107.,各民族同胞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理融合),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鼓励、倡导文化混搭并向不同民族人群提供文化混搭的机会和平台将有助于民族和谐。此外,文化是一种可以满足群体心理需要而在某一群人中共享延续的知识传统(42)LEUNG A K Y, CHIU C Y.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idea receptiveness, and creativit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0, 41(5/6):723-741.,它可以表现为民族文化、国家文化, 也可表现为地区文化、商业文化, 乃至职业文化等。因此,文化混搭的积极群际效应不只局限于民族之间,其他社会群体的文化混搭也可能促进彼此的心理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文化混搭已极为普遍,是新时代改善群际关系不可忽视的促进途径。
探讨文化混搭对心理融合的影响,丰富、拓展了已有研究。首先,将群际接触理论从传统的成员接触扩展到一种新的间接接触——即文化混搭,并且证明这种接触方式能够形成积极的群际态度。其次,以往文化混搭研究仅聚焦于个体对文化混搭本身的态度(43)CHO J C, MORRIS M W, SLEPIAN M L,et al. Choosing fusion:the effects of diversity ideologies on preference for culturally mixed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7, 69:163-171.(44)CUI N, XU L, WANG T, et al. How does framing strategy affect evaluation of culturally mixed products? The self-other asymmetry effect[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6, 47(10):1307-1320.,当前研究还关注混搭中相应外文化群体的态度,拓展了文化混搭的心理效应研究领域。再次,研究采用双向社会距离量表(包含个体对外群体接触意愿以及个体关于外群体是否愿意接触自己的预期),为心理融合研究提供了更灵敏的指标。因为元刻板印象会对群际关系产生深刻、持久的直接影响(45)MACINNISC C, HODSON G. Expecting racial outgroups to view “us” as biased:a social projection explanation of Whites’ bias meta-stereotypes[J].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13, 16(5):545-559.,所以,相对于“我愿意跟你们接触”式的单向评价,“我愿意跟你们接触,我也觉得你们愿意跟我接触”式的双向感知可能更真实地反映了群际态度。
由于文化混搭和群体类型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可能影响,今后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文化混搭与心理融合的关系。首先,未来研究需要选取更加多样化的文化混搭,尤其要关注神圣领域文化混搭的作用(46)YANG D Y J, CHEN X, XU J, et al. Cultural symbolism and spatial separation:some ways to deactivate exclusionary responses to culture mixing[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6, 47(10):1286-1293.;其次,文化混搭并不必然是两种文化平等的融合,未来研究可考察少数群体与主流群体的文化混搭。再次,当前文化混搭研究分别单独考察个体对文化混搭产品的态度、个体对文化混搭中外文化的态度及个体对文化混搭中外文化群体的态度。三种态度相互影响会出现“爱屋及乌”现象还是截然相反,这值得综合研究以助于文化交流实践,如人们可能因喜欢星巴克而喜欢美国,却拒绝星巴克在故宫营业。
六、结 论
在当前研究条件下,基于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发现本民族与另外一个民族的文化进行混搭可以有效提升与另外一个民族的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的心理融合水平;文化混搭与心理融合在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的关系都与个体经验开放水平有关,高经验开放者心理融合水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