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施肥促进寒地水稻高产方法探讨

2020-07-21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寒地钾肥田间管理

陈 璐

(黑龙江省共青农场,黑龙江 萝北 154213)

寒地水稻要想获得好的收成,需要保证水分充足,营养丰富。但同时,提供营养的肥料也并非是多多益善, 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即:要适时适用和适量施用。正因为如此,合理施肥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合理施肥作为一项重要管理手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

1 怎么才算是做到了合理施肥

对于合理施肥,可以这样理解, 就是施肥作业时,并不是盲目性施肥和随意性施肥,而是做到在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地块中投入适量的肥料。其核心就是要提升进行施肥时的针对性。

近年来,颇受关注并实施较多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基于此来使用的。其做法是:对拟种植的土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土壤当中作物生长需要的各项养分实际含量,据此结果与农作物各生长周期加以对比,实现“多则少施,缺则多补”,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肥效,最终使化学肥料施用总量减少,以有效减轻这些肥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对于有效改善农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

2 怎样实现对寒地水稻进行合理施肥

实现对寒地水稻合理施肥,最主要的是合理施用氮磷钾这三种常用肥料,还要做好其他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

2.1 氮肥的合理施用

氮肥对于寒地水稻种植起到的作用堪称是举足轻重。它不但是寒地水稻生长中合成氨基酸的重要来源,也对促进它的正常生长和安全生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种植户在进行寒地水稻的种植时,如果施用氮肥盲目性强、随意性强,会使水稻生长过程中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或是营养过剩,其结果是植株地上部分无序“疯长”,根系扎根能力弱,无法深扎入土壤之中,表现为植株出现“头重脚轻” 症状,遇风雨天气极易出现倒伏。寒地水稻生长中,抽穗和分蘖时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施肥中犯了这样的错误,则其根部营养不足,稻谷会普遍瘪粒。此外,如果错误施用了过多的氮肥,则会破坏该块土壤自身养分平衡,作物生长会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最终明显降低其产量和质量。换而言之,在氮肥使用过量时,水稻中蛋白质含量会明显提升,其结果是大米食用口感较差。所以,施用氮肥时要做到深施、少施和多次施,这是基本方法,也是应坚持的原则,它能减少氮肥的浪费,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2.2 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

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重要的营养基础。在实际的种植水稻过程中,相当部分农户由于对肥料施用技术掌握得不好,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跟风施肥、盲目施肥的做法。即:看别人施肥自己就施肥,看别人施多少,自己就施多少。这样做的结果是肥料浪费的多,取得的效果还不好。如:产量明显降低,土壤结构被严重破坏,这种损失和不良后果是难以估量的。所以,施用磷肥和钾肥,也应该以科学合理为根本要求,做到把握时机,合理控制用量。如:在水稻处于秧苗期,应该采用增加用量的方式,将它作为苗基肥; 当水稻进入关键性生长期(如水稻分蘖期以及幼穗分化期)就要以其生长情况为依据,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这样,一方面能提高植株抗性,同时也会使其光合作用效果更好。在施加钾肥时,对于早稻品种、杂交稻品种和高杆水稻,施用量应该增加。如检测结果说明田中钾含量不足,则要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反之,则要减施或不施,避免造成肥料浪费以及钾含量过高。

磷肥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应早施,一般情况下是与有机肥进行混施。它可能令磷元素更益于被吸收。为加快水稻早返青和快分蘖,多采用分层施肥法。一般在土壤的底层和浅层作为施肥部位,并控制好用量。水稻生长至后期后,其根系老化明显,降低了吸收能力。为弥补因此造成的磷元素吸收不足,多采用根外喷施法。它可有效实现节本降耗,并提高利用率。

此外,其他微量元素也不可小视。以硅元素为例,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硅元素不足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应该引起关注。当通过测量,发现土壤中硅元素不足时,应该对硅元素进行适当补充,即:坚持适时适量原则增施硅肥,为水稻生长提供合理的硅元素供给。

3 用田间管理手段促进实现合理施肥及高产

加强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也是促进实现合理施肥的有效手段。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这一先进的技术时,更应该以此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这种技术,主要在于水稻处于不同生长时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和重点。刚完成水稻种植后的时段进行田间管理时,要重点做好查苗和补苗,目的是使苗间有一致的空隙。同时,要在幼苗扎根后,及时做好肥料施加工作,并保持适量施加,目的是促进扎根和促生长。田间除草对于田间管理而言,也是重点内容,其目的和目标是,有效避免田中各类杂草与水稻争夺有限的营养,避免营养被杂草抢夺,造成浪费。

一般来说,整个水稻的生长周期中,除草要进行2-3 次。进行除草,无非是有以下目的。一是疏松土壤,二是避免杂草与水稻争肥、争光和争水。这样,会使水稻的生长环境更佳。雨季时,进行防洪排涝,抓好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也应该是重点关注的地方。其中,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育苗期间,重点放在育苗棚内保持恒温上,目的是防止滋生病菌和虫害; 如处于水稻病虫害的高发期时,则要深入观察,做到早发现、早确诊和早防治,使损失降至最低。此外,近年来,水稻的质量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尽可能使用微毒无毒型农药,并将物理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做为重要的防治方法。

4 结语

要实现寒地水稻产量高、质量好,坚持做好合理化施肥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一项内容。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要做到既不断引进和消化各类先进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更要在实践中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以真正实现寒地水稻整个生长周期的科学化管理,通过强化管理,实现水稻产品质量再提高,产量再提升,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寒地钾肥田间管理
必和必拓考虑加速进入钾肥市场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无花果田间管理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