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高产种植模式探讨

2020-07-21王饶生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锄草除草大豆

王饶生

(黑龙江省饶河农场,黑龙江 双鸭山 155741)

大豆属于豆科植物,种子中富含多种蛋白质。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黑龙江垦区大豆种植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应用合理的大豆高产种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基础管理和田间管理,不但利于节本降耗,更利于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最终促进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步提升。

1 大豆的主要种植模式

目前而言,国内大豆种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应该根据实际加以选择。

1.1 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窄行密植栽培模式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矮秆型” 大豆品种的技术模式。该模式的栽培特点有三,一是“大垄”、二是“宽台”、三是“密植”,简单来说,就是:“垄底深松,垄侧施肥和垄上点播”。该栽培方法,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缩小了植株行间距,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使面积明显增加,从而达到植株个体与整体之间合理化配置的目的,对有效提高大豆产量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1.2 “三垄栽培” 模式

三垄栽培模式在我国的大豆生产当中,不但应用省份最多,应用面积也最大,它还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该模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较为适用。主要特点较为明显,其做法是:在一条垄上实现了“深松垄沟和垄体” 二者间的有机结合,施肥是以分层方式进行,以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

1.3 “等距穴播” 栽培模式

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垄” 为大豆这种作物的种植基础,将合理密植作为基础以穴播进行大豆的播种。这样,可以有效增加穴间距,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通风条件及透光条件。其优势在于,使大豆生长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光合作用,大豆植株会进一步实现健康均衡生长,进而使它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4 “两垄一沟” 栽培模式

“两垄一沟栽培” 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干旱年度的大豆种植当中会起到明显的作用,有其优势。该技术模式,对于有效保持地块地温及湿度来说作用明显,能使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还能帮助大豆根系提高吸收营养的效率和能力,使大豆植株更加适应生长环境。同时,该技术在以窄行栽培技术为基础的情况下,给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田间绿色面积进一步有效增加。而且,“内稀外密”的种植方式,加大了植株之间的空隙,可避免植株彼此之间争抢有限的营养,不但改善田间通风采光条件,还可促进整个大豆群体营养变得更加的均衡,益处多多。

2 确定合理种植模式后应落实的基础管理措施

事实证明,在选择种植模式之外,要想使大豆生产真正提质提量,还应该落实好选种、处理种子以及播种方面的基础措施,它对于保证选用的种植模式发挥应有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

2.1 选择优质品种和正确处理种子

这方面,同样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对于大豆高产来说,选择优质的品种是其基础。所以,要优选那些在种植区域具有良好种植效果,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品种,同时,还应该考虑它的稳定性情况。在综合考量,选择出合适的品种之后,还要把握好种子处理技术。首先,要剔除有病虫害的种子,把那些外观颗粒饱满和颜色鲜艳的大豆种子精选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它的发芽率,同时,还会使种子具有较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随后,要对种子进行拌种和包衣处理,为下一步播种打下基础。

2.2 正确选择种植地块

大豆长得好不好,生长环境是否满足和符合它的生长要求是很主要的。在选择地块方面,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土壤深度好,二是要有良好的排灌性能,三是要有较高的含氧量,这样的条件,对于实现大豆健康生长十分有利。同时地块的肥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太肥或过低,都会对大豆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选择地块之后,地块处理方面要重点做好精细整地和底肥施加工作,目的是使土壤熟化。实现改良土壤结构进而促进土壤中微生物良性运动,使大豆生长通气环境更好,促进其幼苗茁壮成长。

2.3 确保科学适时播种

对于播种方面,主要应该注意的是时间合适,其主要根据所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大豆品种来确定,它与大豆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东北地区进行大豆的播种,多在5 月左右开始,收获时间则是9-10 月份。一般来说,土壤温度和天气条件(如阳光是否充足)是重要的选择依据。播种大豆,使其生长周期变短,适当早播可促进其正常生长并提高出苗率,令出苗齐整、健壮。

3 确定合理种植模式后应落实的田间管理措施

这方面,主要包括苗期管理、中耕除草施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管理。

3.1 抓好大豆的苗期科学管理

不论采取哪种种植模式,大豆种植的苗期管理工作都是重点,也十分关键。幼苗生长期间,要把肥水变化作为关注重点,及时进行补水和追肥。发现缺苗时,要及时做好补苗工作,对于病苗和弱苗,要及时间苗。当遇到干旱天气时,要及时做好浇水,要以保证温度、湿度为基础,努力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此外,适当施肥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使强壮的健康幼苗养分充足。

3.2 采取积极的中耕除草施肥措施

大豆生长过程中,及时锄草及追肥作用同样不可小视。除草可以起到保墒作用。在播种后出苗前,要进行一次封闭锄草处理,可采用药物法辅助。常用的药物为:可乙草胺锄草剂。如果墒情不好,可选择在出苗后进行苗后的茎叶除草,同样可选择药物辅助法除草,如使用“高效氟吡甲禾灵锄草剂” 来辅助锄草。为防止根须多、去除难度大的草类影响大豆生长,应增施氮肥、磷肥及钾肥。

3.3 科学抓好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影响力不容小视。灰斑病、花叶病和炭疽病属于常见疾病。常见虫害主要有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大豆红蜘蛛等。要坚持早防早治,采取多种方法,如选种,药物拌种,加强田间管理来有效预防,以防止病虫害蔓延。

4 结语

大豆的种植模式与大豆产量高低密切相关。我们既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也要从科学选种、强化种子处理、地块选择方面强化基础管理,更要从幼苗管理、中耕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真正促进大豆种植及管理技术的提升。

猜你喜欢

锄草除草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锄草自动翻转器
锄草
新型锄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