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2020-07-21李佳
李 佳
(沈阳七三九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在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种类中,四环素、青霉素、氯霉素十分常见,上述几种类型药物在抗感染、抗菌治疗中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合理情况,不仅对治疗效果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可引起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严重情况下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因此,本次研究对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住院患者,研究总例数100例,患者在使用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日。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所有患者均无严重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能够进行良好沟通。③临床各项资料完善,符合研究需求。④无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2]。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脏器疾病以及精神疾病。②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比如恶性肿瘤疾病、造血系统异常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③配合度较差,导致无法顺利完成研究[3]。100例住院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21±1.01)岁,性别:男性有50例、女性患者50例。
1.2 方法:分析1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每位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和用药不合理类型。
1.3 观察指标:分析100例住院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分类。分析100例住院患者不良反应类型。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数据软件为SPSS25.0,其中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s)(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以卡方检验),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用药不合理情况:药物联用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最高,占58.00%,其次为用法以及用量不合理,占20.00%,溶媒不合理占12.00%,重复用药占10.00%,其中住院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分类百分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分析100例住院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分类
2.2 不良反应类型:在100例患者中,其中全身性反应40例,所占比为40.00%;低血压患者30例,所占比为30.00%;肝肾受损患者20例、所占比为20.00%;尿潴留患者10例、所占比为10.00%,其中不良反应以全身性反应较为常见,各个不良反应类型所占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分析100例住院患者不良反应类型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青霉素作为一种β-内酰胺族抗生素,其主要包含青霉素V类、青霉素G类、耐酶青霉素、氨芐西林类,其对于革兰阴性菌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由于人体细胞仅存在细胞膜未出现细胞壁,故此β-内酰胺一般作用在人体细胞的细胞壁中,故此在正常用量下,其具有十分少量的毒素,在临床受到广泛的应用[4]。氯霉素作为一种抑菌广谱的抗生素药物类型,其主要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而产生的,其对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通常用于多种敏感菌感染和伤寒的治疗中,但临床根据近年研究资料显示,其在应用过程中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情况,故此导致其使用在临床受到限制。四环素作为一种广谱抑菌抗生素类型,其主要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其通常应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立克体等感染的治疗中,但该药物也容易引起肝肾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5]。
药品不良反应逐渐增加,导致临床患者用药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不仅易影响患者的用药疗效,同时也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提高医疗水平和用药质量、加强临床药品管理为重要方式,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在临床广泛应用,药师和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识也不断增强。通过加强临床用药咨询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向患者提供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漏报率,能显著减少或者避免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达到用药经济、有效以及安全目的。为了能够避免临床出现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故此提出以下建议:①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医护人员为临床治疗的关键,其技术水平能够对医疗治疗造成直接影响,故此,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进行考核,充分了解医护人员将相关知识水平技能,一旦发现不足情况,应立即进行指导,使其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提高其对各种类型药物的使用掌握程度,使其能够对用药相关知识充分掌握,比如用药方法、禁忌证、适应证、不同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等[6-10]。②提高用药针对性,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进行明确,并根据其各项临床症状以及病情程度合理用药,给予患者对症治疗。③禁止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并规范每位医护人员的用药情况,并用药角度方面进行杜绝,应定期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以及相关考核,在每周一次例会上也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各项工作作为学习的内容,在业务培训中,应要求医务人员在分析病历时,应主动讲解病历中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若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上报,在电脑中记录患者的用药信息和基本信息,同时药学部门相关人员应和患者进行沟通,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完善,对门诊药师进行培训,提高每位门诊药师知识水平,④从医护人员角度,通过院内集中组织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能够使医护人员存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发现,并完善其知识结构,使其能够对各类药物的情况的掌握程度得以提高,并对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明确。⑤需对用药方案的针对性充分明确,并要求医护人员在明确患者病情情况下,并与患者病情情况进行结合,遵循对症治疗的治疗原则,并与患者病情发展相结合,对患者各项身体功能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患者用药患者能够承受,在其耐受性范围之内。另外,需根据每位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用药,并对最佳治疗期限和最佳用药间隔方案进行充分把握,进而使门诊用药科学性水平得以提高,使临床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情况得以减少,降低用药所致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易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发生不良反应,以全身性反应为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