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2020-07-21王磊
王 磊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癫痫是不同原因造成的一种慢性脑部疾病[1-2]。主要特征为脑部神经元放电异常,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突然、反复与短暂失常,引起感觉、运动、意识障碍。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呕吐白沫、双眼上翻、身体僵硬等[3-4]。小儿癫痫主要是14岁以内儿童出现癫痫,严重时会引发儿童身心健康。随着现代化临床医学发展,医疗水平提升,小儿癫痫诊断与治疗明显进步。本文研究分析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癫痫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癫痫判断标准,且均为初次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患儿年龄3~13岁,平均年龄为(7.2±1.7)岁。部分性发作32例,有单纯发作11例,复杂性发作9例,继发泛化发作12例,全面性发作18例,强直-痉挛性发作9例,失神发作6例,阵挛发作3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患儿年龄为4~14岁,平均年龄为(7.5±1.9)岁。部分性发作33例,单纯性发作12例,复杂性发作8例,继发泛化发作13例,全面性发作17例,强直-痉挛性发作8例,失神发作5例,阵挛发作4例。两组患儿的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所有患儿入院接受治疗时,需指导家属严格遵循医嘱给予患儿用药。对患儿与家属展开健康宣教,加深对癫痫的认识,提高治疗配合度。安抚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法治疗,使用丙戊酸钠口服液(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35)口服治疗,每天维持15 mg/kg量服用,可根据病情改善逐渐增加,以20~30 mg/kg为维持剂量,每天2次。观察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优时比(珠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87)单药治疗。通过温开水停服。依据患儿体质量确定使用剂量。初始计量为每次10~20 mg/kg,每两周增加剂量为10~20 mg/kg,每天维持剂量为10~60 mg/kg。每天服用两次。所有患儿均连续治疗6个月。严密监测两组患儿用药后情况,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展开救治措施。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家属满意度,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操作智商评分、语言智商评分以及总智商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认知能力越强),同时还需分析患儿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痊愈:经治疗患儿癫痫已完全消失,无发作情况;显效:相对比治疗前,患儿用药后的癫痫发作次数减少超过75%;有效:用药后患儿癫痫发作次数相对比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相比较用药前,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使用软件包SPSS19.0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s),并利用t检验组间差异;(%)则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明组间;如P<0.05,则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率与家属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见表1;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为94.0%,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认知能力对比:治疗前两组患儿操作智商评分、语言智商评分以及总智商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认知能力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认知能力对比(±s)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对照组中,1例恶心呕吐,2例厌食,3例困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患儿中恶心呕吐1例,消化不良2例,情绪不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经检验数据P>0.05,不符合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小儿癫痫时一种常见而儿科疾病,也是典型的脑部病症。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等。此种疾病主要是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造成。如发病,癫痫会严重损伤患儿脑部,且患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5]。脑部组织发育不完全会面临更严重的风险。就当前治疗情况来看,神经因子植入法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此种治疗方法操作复杂,治疗费用高,很难在临床广泛推广[6]。因此,治疗小儿癫痫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丙戊酸钠口服液在缓解癫痫患儿临床症状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γ-氨基丁酸的合成,减弱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抑制癫痫发作。但是这种药物的药性并不是非常强,且患儿用药后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还会引起小儿血小板减少。患儿长时间服用该种药物会损害其肝脏功能,降低临床治疗效率,也容易引起患儿家属不满[7]。针对此,左乙拉西坦药物开始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左乙拉西坦是抗癫痫的新型药物,可抑制海马癫痫突发放电,几乎不会增强患儿正常神经元兴奋性。患儿使用该种药物,能够抑制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受体活性,阻断受体并保留在海马内,以此减少γ-氨基丁酸对患儿神经元的影响[8]。这种药物会对负性变构体剂产生反应,降低负性变构体剂对氨基丁酸产生的影响,约束甘氨酸能神经元,继而抑制患儿神经中枢兴奋性,降低患儿脑部神经异常放电,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有效延长患儿意识清醒时间,提升患儿认知能力[9]。患儿口服药物后,可与突出囊泡蛋白结合,有着较强的亲核性,抑制癫痫放电,并有效减少对胃肠道反应,减轻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展。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中均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但差异并不是非常大,可以人为药物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单独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不需要反复抽血检验患儿需要浓度,以此减少对患儿创伤,并且此种药物治疗效果较高,可改善患儿认知能力[10]。
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相对比常规常用的丙戊酸钠治疗方法,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的临床效率明显较好,表明在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过程中,可选择此种药物单独使用,改善患者预后;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症状得以快速改善,家属必然会比较满意,患儿的基本情况家属掌握最全面,其治疗满意度更具有参考价值;治疗前两组患儿操作智商评分、语言智商评分以及总智商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治疗前的认知能力并无明显,这主要是确保基础数据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够明确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后续障碍,可为临床各项工作展开提供根据;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经检验数据P>0.05,不符合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表明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均较好,能够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并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相对比丙戊酸钠治疗情况来看,左乙拉西坦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丙戊酸钠的临床症状改善必不能充分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左乙拉西坦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癫痫,相比较常规治疗措施,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效果更显著,更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