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肝素格雷缺血性

韩 雪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供血动脉(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脑部供血不足所造成的脑组织坏死[1]。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以病发后6 h~1周内最为高发,病死率极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应本着降低脑部缺血、防止病情加重等治疗原则,加强此类患者在患病初期的治疗。在以往临床治疗中,临床常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据相关研究显示[2-3]:采用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故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分组治疗的方法来探究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该种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实验对象选取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00例。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纳入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为(62.04±2.57)岁;梗死位置:小脑3例,脑干11例,脑叶13例以及基底节区2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为(62.06±2.55)岁;梗死位置:小脑5例,脑干10例,脑叶15例以及基底节区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梗死位置等基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经过CT和MRI检查均已确诊;③患者发病时间多于6 h;④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⑤本实验充分履行告知原则,已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且均已签署同意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检查发现颅内出血患者;②对实验治疗药物过敏患者;③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④脑水肿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1.2 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需接受常规治疗,例如降颅内压、减少脑水肿、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清除氧自由基以及必要的营养支持等。对照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生产厂家: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治疗,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每次的注射剂量为5000 U,1天2次,连续治疗8~10 d。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氯呲格雷(生产厂家: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口服氯呲格雷,剂量为75毫克/次,1天1次即可,连续服用11~15 d;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方式和剂量等均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以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为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的意识、水平凝视功能、语言功能、面瘫、步行能力、上肢和下肢肌力以及手肌力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范围0~45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临床治疗效果:①基本痊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超过90%;②显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超过45%;③有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④无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不超过17%,甚至增高。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本实验所有研究数据,其中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采用α=0.05为检验标准,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 (40/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48/50)。经比较显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流变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3 讨 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在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由于病情发展极为迅猛,多表现为阶梯式加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风险,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6]。

临床对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往的治疗药物以低分子肝素钙为主,该药物属于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物,能够有效刺激内皮细胞所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化物质,尚不能对患者血小板功能带来明显影响,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浆黏度,保护血管,凝血效果较好,从而对血栓的形成起到抑制性作用[7];另外,皮下注射给药能够更好的增加血浆抗因子Ⅹa的活性,有助于加快患者好转[8]。而氯呲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够选择性的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相互结合,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非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继而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9-10]。除此之外,该药物吸收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用药后2 h内起效,与此同时,该药物对血小板聚集和动脉障碍所诱发的疾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在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1]。在本次实验中,采用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对照组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9.84±2.01)明显低于对照组(14.32±2.6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流变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足以说明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十分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和血流变学指标。在王治国等[12]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呲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呲格雷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呲格雷能够有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改善其神经功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极佳,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流变学指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素格雷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