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书陀螺的前世今生

2020-07-21汤雄

苏州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车床陀螺藏书

汤雄

这几年,陀螺忽然风行了起来,我想八成是和那几部名为《飓风战魂陀螺》《烈风天翼》《烈风战魂》的动画片大有关系。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陀螺都是金属质地的,价钱贵,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便不由得格外喜欢手中这只几元钱从木渎镇山塘街“陀螺大王”专卖店买来的轻巧灵便、重心均衡的木质陀螺了。玩的时候,只要把陀螺握在左掌心,右手轻快地抽出轴心中那根纱线,那陀螺便像生了脚似地,在掌心里左右逢源地旋转起来,痒痒的,没一两分钟,那股惯性不会自动消失。

☉ 木渎藏书陀螺

于是,总是沉湎于姑苏那厚重的文化底蕴中不可自拔的笔者,便一头扎回了曾哺育过我20 多年的木渎镇,在山塘街上严家花园与虹影山房景区专营“高级陀螺”的店主高秋元老板的指引下,对这统称为木渎藏书陀螺的木质小玩意进行了一番寻根探究。

原来,这木陀螺是盛产藏书羊肉的木渎镇藏书社区(原吴县藏书乡)农家制作的,有着一定的传统历史。藏书车木玩具旧时称“耍货”,起源于塘湾(今藏书善人桥永丰、解放村一带),相传由明初时一个叫姚木碗的农民所创,至今已有500 余年历史。车木艺人以木为材,在木制脚踏土车床操刀车制出木鱼、木碗、鸭蛋、飞飞转、双摇头、小磨、套环花瓶、宝塔、葫芦、笔筒、笔架等以圆形为主题的玩具和摆设工艺品,经磨光上漆、绘彩后出售。明清时穹窿山庙宇香火兴旺,每逢庙会醮市,艺人必担其产品兜售。后来庙会衰落,便转移至灵岩山、天平山、虎丘以及玄妙观等旅游名胜地,或设摊或担卖。

辛亥革命后,木渎中市街上曾有牌号为“高森泰”、“丁茂盛”的两家车木店,专营藏书车木玩具,零星收购,趸批运销外地。据记载,善人桥地区塘湾一带乡民“藉此为生者十之七八”,且子承父业,代代相传。清代、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车木玩具一直作为藏书镇农民们的一项传统家庭手工业。“文革”十年中,车木玩具生产曾一度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

改革开放后,藏书车木这朵凋零多年的民间工艺之花又遇春风。1978 年后藏书乡解放村招集附近闲散艺人创建了木制工艺厂,永丰、建丰等村也相继恢复了个体生产。进入80 年代后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工艺品走俏。藏书乡的车木生产很快从解放、永丰、建丰3 个村延扩至瑞光、兴奋、东方、天池等10 多个村。产品从传统的玩具发展到文具、摆设、纺织配件等四大类100 余种,全部采用福建、浙江等地的木荷树为材料,质地细腻、白净光亮,产品小巧玲珑、形象逼真。因其价廉物美畅销全国各地。1980 年,藏书乡解放村木制工艺厂生产的车木玩具曾获江苏省玩具质量设计良好奖;1981 年在南通举办的江苏省旅游工艺品评比会上再次获奖;1983 年仿制《荷马史诗》木马计中的小木马2 万余件,漂洋出口,进入国际市场,深受国外消费者青睐。

当时,藏书乡善人桥、永丰、解放、蒋巷、建丰村等村庄旧有的那种发出“叽咕”之声的脚踏土车床,纷纷被那电动的铁车床所代替;在车床上操刀的以及案桌上绘彩、上漆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农家手工业小作坊群体。据1988 年底统计,藏书乡共有车木个体户、联合体500 余户,从事车木工艺的艺人和农民多达2000余人。

了解了这段历史,我对陀螺更感兴趣,便与高老板约了个日子,专程去藏书社区生产陀螺的村庄走马观花。我们来到了与胥口镇接壤的塘村,走进两间平房中。客堂间里几个年逾花甲的老人正顶着一头两肩的木屑尘,分别在两台车床前忙碌着:有的把一根根树棍塞进锯轮下切成段,有的把一段段木头架在车床上切削,有的正在陀螺上打着孔,有的在孔上安插着活络圈,有的正用刷把蘸着透明漆往陀螺上涂抹……忙得不亦乐乎。更有那吱吱喳喳、叽叽咕咕的金属切削木头的声音,盖住了我们的对话声。

好不容易才从这喧嚣的声音中听清楚,他们这手艺是祖传的,少说也有百多年了。只因为工序繁琐销路窄,而且利润薄,如今几乎没有人家愿意做了,就他们村的几个老人还在坚持。而他们这个车木作坊,也因为声音太嘈杂,影响了四邻八舍的正常生活,所以只能留在这两间尚未拆迁的老房子里干活。说到这里才发现,那几台机器果然上年纪了,有一台甚至还是以脚踩为动力的。老人说,可不要小看这台旧车床,他们一家已至少有五六代人用过它呢!现在留着它,只是作个纪念了。

寻访至此方知,原来木渎藏书陀螺并非是那几部进口动画片的作用而开始风行,而是源远流长,果真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2013 年4 月,《走进木渎》画册刊有一篇题为《你到底要不要变成陀螺》的文章,对高秋元经营藏书特产陀螺的场景进行了充满诗意的描述:

“卖‘陀螺大王’的高老伯,很是以他的这些陀螺为傲。当场就伸直手臂摊开掌心,以一种表演者的气慨演示他的陀螺:‘看看,立在手心里这么长时间都可以不倒!’高老伯的表情自信而又认真,‘我这个陀螺,那才叫真正的陀螺大王。是找藏书祖传的车木师傅定做的2013 年,中央电视台二套《走进木渎》节目组专门来拍过镜头,在央视播放呢!您看,这个小的是用桉树木做的,这个大的是用樟木做的。旋转起来有股特别的清香,还能按摩手心的穴位……’在高老伯的眼中,每一个陀螺都是有其生命的,它们一旦旋转起来,那就是另一个蓬勃的小宇宙……”

☉ 高秋元演示陀螺旋转

配文照片上的高老板笃笃定定地坐在藤椅上,架着二郎腿,伸着平摊的右手掌,一只陀螺在他的掌心飞旋着。他告诉笔者:下岗廿几年,卖了十几年陀螺,也做了十几年演示,他掌心的嫩皮早就变成了老茧。据中医人体掌部区域与脏腑对应图显示,人的掌心遍布经穴,这小玩意的轴心尖脚不停地在掌心旋转,确实有按摩健体的作用。不过,随着玩具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手艺人的老去,藏书木质陀螺玩具的前景,难以令人乐观,它是不是也该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抢救、保护与传承?

猜你喜欢

车床陀螺藏书
车床三爪卡盘找正组合工具
伦明藏书思想比较研究
小毛驴藏书
做个纸陀螺
机械加工中液压车床的现状
玩陀螺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基于正倒立式车床在制动盘中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分析
我最喜欢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