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其良器和《续千文》
2020-07-21侍作兵
侍作兵
《续千文》有称《续文》、《续千字文》,也有称《续古千字文》,是宋代侍其良器按照南朝梁周兴嗣所编《千字文》的格式体例,用《千字文》不重复的1000 字编写的千字四言韵文,是继《千字文》之后,宋代中国南方最早成文、最具影响力的蒙童儒学及进阶识字的千字文教材。
侍其玮(1022—1104),字良器,出生士族,以字行。长洲人(今苏州侍其巷人)。侍其(jī)是复姓,他的世序自先汉广野君郦食其之裔孙,赐氏食其,后有食其平(郦平)于武帝元朔三年(前126 年)官为武帝侍中,约于武帝元狩元年(前122 年),又合官与氏而为复姓侍其(后人约于洪武二年前后,即1369 年左右因“洪武诏”改为单姓侍),是古代典型的以氏为姓的家族(古时姓代表氏族血统,氏代表血统支系)。侍其良器的高祖侍其礼,赠率府率。曾祖父侍其祯(侍其良器墓志铭中为“禎”,《宋史·侍其曙传》中为“稹”,侍其沔墓志铭中为“禛”,侍其鈜墓志铭中为“禎”,同一人名,字有异同,不知何故),任左监门卫大将军,赠左神武军上将军。祖父侍其宪,右侍禁。父亲侍其泳,赠右正议大夫。四库全书丹阳集卷十三记载,侍其家族“家世以武显,族大且贵闻天下”。在其叔父侍其沔(1004-1066)的影响下,侍其良器自幼刻习儒学、词章,从进士试,皇祐二年(一说皇祐元年,即1049年)中进士第。调杭州富阳、开封阳武二县主簿,掌书记阆州,改著作郎。知池州建德县,遭父亲之丧,守孝结束,知光州固始县,监卾州酒。又知吉州之永丰,签书桂阳监判官,稍迁,通判全州,又移刺化州。表请致仕。积官至朝散大夫,勋柱国,赐服、佩视正三品,赐紫金鱼袋。
侍其良器为官清正廉洁,广受百姓拥戴。在任多年,深得当朝皇帝赏识。在化州任刺史期间,看到化州僻陋,于是筑校舍,置生师诵说,间为拥经,亲授义训,人士知趣学,自公始也。侍其良器嗜学问,喜聚书,自少及老,未尝一日去篇籍不观。他还工草、隶,善属文,诗赋尤多,时称佳笔。
侍其良器的《续千文》,流传于世的各种钞本、刻本的版本较多,四库全书亦有收录,南开大学《中华幼学文库》收录的是云自在龛丛书本。
侍其良器编《续千文》,意图采用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而这1000 个字,又要未曾被周兴嗣的《千字文》使用过,可想其创作难度之高,不论是从选字,还是编写成文,尽在《千字文》之上。《续千文》通篇多是骈句(对偶句),艺术形式亦较为完善。
《续千文》在编写之初,侍其良器就有作为识字和学习儒学的教材意图,并作为学习《千字文》之后的进阶读本,因此多有冷僻字,加之编纂时考虑它的教育性,多有用典,故给大众以语义艰深、晦涩难懂之印象。但是学习总要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的,它几乎是宋代以后人们学习《千字文》之后再向更高层级学习必备的教材。
《续千文》以“混沌开辟,乾坤刚柔”开篇,到“撰述舛乖,惭怍芜菲”结束,其行于世,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侍其良器为官为民,研究学问,关注教育,筑校舍,编教材,制千文,亲授义训,开化百姓,不忘初心的情怀。关于识字教材,古已有之。秦代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这些字书作为识字教材都是单列成字,不成句子的。到了汉武帝时司马相如所作的《凡将篇》开始串字成句。西汉史游创作的《急救章》,它是典型的临时抱佛脚教材,他的编写意图就是为那些皇家贵族子弟入学的时候速成提供的“题库”。另外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仅有教育传承功能,也是经典的集中识字教材,它们在古代蒙学上起到了不可磨灭贡献。
☉ 赵孟頫书《续千文》
侍其良器编撰《续千文》,是对我国宋代以前识字经典教材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集中识字与育人相结合的经典之作,把我国集中识字教材的编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开创性具有里程碑意义。
侍其良器的《续千文》是典型的进阶识字教材,是为人们向更高阶段学习提供帮助,具有普遍的蒙学意义。与周兴嗣的《千字文》相比,侍其良器的《续千文》有更强的故事性,也是一本经典文化的汇聚。这反映了侍其良器的为官自觉,以及对民众教化的关注,其间无不体现他秉承前辈侍其沔“要以皆天下强立君子也”的家国思想情怀。
《续千文》“引辞连类”,构思精巧,文采甚佳,把杂乱无章的汉字不重复,还能畅通连贯,才思可谓敏捷,不是学富五车就不会有那么多信手拈来的典故,足以显示侍其良器的才华,其中不缺乏严格的平仄,工整的对仗,都是值得细细揣摩探究的。
侍其良器的《续千文》开始作为侍其家族识字教材,也是学习知识、进行儒学教化的读本,到后来作为县学、乡学、私塾教材,流传于世,其重要意义不断彰显。《续千文》内容包罗万象,从天地历史到人物修身,从读书哲理到居家饮食,从祭祀膜拜到四季更迭,从园林农艺到畜牧渔业,从天地未开到万物自然现象,从管仲屈原到颜回先贤,从故事警句到经典说教,从花草树木到鸟兽虫鱼,无所不及,是近似百科的开蒙读物。同时他的寓教于经典、随文识字、文道结合等教材编写思,想在今天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续千文》成文以后的五百多年间,《千字文》续编盛行,《续千文》的影响最大。苏州有两位贤达,一位是吴县的陈鎏(1508—1575),他编撰了《别本续千字文》,另一位是出生在太仓的长洲人黄祖顓(1633—1672),他编撰了《再续千字文》。有的与《续千文》重复率极高,从多方面分析,他们也未实现对侍其良器《续千文》的超越。
侍其良器,姑苏本土走出的清正为官者、识字教材编纂大师,我们研究得很少,《续千文》可谓鸿篇巨制,我们研究得也很少!岁月更迭,大浪淘沙,在浩荡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得以流传,实属不易。《续千文》和众多古代作品一样,有它时代的局限性,会深深地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可是无论如何,它们都是那个时代先进文化的产物。拂去历史的尘埃,它在当今也有其现实意义。重新捧起它,有助于寻找到我们民族不间断的漫长而连续的历史,在历史的画卷中,看到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回望经典,我们才能克服历史的虚无主义。经典不仅仅只是用来回望的,它应该让我们的文化脚步变得更为铿锵有力。
侍其良器出生于姑苏侍其巷,其《续千文》更是不可多得的姑苏文化名片,在地方名人、教育课程、官吏施政、文化旅游、街巷打造、文创设计等等方面,都是可以深度研究和挖掘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