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东盟市场开拓经验及对柳州的启示
2020-07-20关勇军
关勇军
摘 要:近年来,柳州汽车产业的增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积极开拓东盟市场是推动柳州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日本汽车产业开拓东盟市场的历程,总结了日本汽车成功开拓东盟市场的经验,提出了柳州汽车产业开拓东盟市场的困难及对策。
关键词:日本汽车产业 东盟市场 柳州汽车产业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b)--02
汽车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全球经济下滑及我国汽车行业连续多年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内需疲软,柳州汽车年产量占全国9%,汽车产销下滑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何推动柳州汽车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成为重点问题。在人口超6亿的东盟,2018年汽车保有量达4000余万辆,随着东盟大部分国家人均GDP迈入3000美元大关,东盟地区汽车保有量将成倍增长。广西与东盟各国相邻,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些对柳州無疑是一个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机遇,日系汽车目前占据东盟市场80%以上的份额,其开拓东盟市场的经验将为柳州东盟市场的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日本汽车开拓东盟市场的历程
日本开拓东盟汽车市场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经历了三次石油危机后,以高能耗为特点的欧美汽车品牌遭到重创,日本车企抓住机遇,坚持低价省油的原则迅速抢占国际市场,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其中日系车在泰国汽车市场上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随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大,日系制造商一边对当地进行技术转让,一边支持该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1962年泰国政府为了积极招揽外资企业,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例如改制投资促进法,给予关税,法人税的减税政策,日系车辆趁此进入泰国市场(增山雄纪,2015)。之后,东南亚各国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而制定了高额整车进口关税政策,日本车企对此采取在当地投资建厂的策略,逐渐提高了在东南亚生产的本地化率,进一步占据东南亚市场。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盟汽车市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渐扩大,加上急剧上升的日元汇率促进零部件当地生产化,积极追求规模经济以提高零部件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推进日本生产体制,许多日系零部件制造商进入泰国,形成投资热潮。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汽车企业对国内的经营体系进行了调整,加强了海外工厂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东盟地区的生产(KoichiShimokawa,1995)。日本汽车工业的总基调是全球化,并且不断加快全球一体化步伐。在全球化进程中,日本汽车企业调整了对东南亚的战略,重新整合生产资源,将分散在几个国家的汽车生产基地整合在一起,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规模效益;在零部件生产方面,日本汽车企业认为欧美汽车生产商已经将零部件的生产集中在部分能够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为了在同欧美的竞争中取胜,日本决定把东南亚地区建立成高品质的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主要原因在于:东盟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劳动力成本低。
2003年1月,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零部件和整车的关税降至5%,日本各大汽车企业充分利用这个关税优惠政策,纷纷在东盟区域内进行集中生产和增长贸易,促进东盟国家的汽车生产专业化,协同并进。丰田、三菱、马自达等汽车企业都把泰国、菲律宾、印尼作为它们重要的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作为一个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东盟国家的重要性日益被反映出来(宋璐,2003)。
2 日本汽车成功开拓东盟市场的经验
日本汽车企业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冲破欧美老牌车企的垄断,把东盟市场作为日本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阵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
2.1 有序布局,精准定位
日本汽车开拓东盟市场战略采取先出口,后投资的策略,利用出口市场打开对外直接投资的缺口。抓住三次石油危机对欧美汽车产业造成打击的机遇,坚持发展自身产品低价省油的特点,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日本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获取领先地位,与其精准定位汽车业务的发展理念息息相关。日本汽车一直秉持着环保排放量小、低油耗、车辆安全性能强和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性能车型的优点,打造出了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良好的口碑。
2.2 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充分利用东盟各国优惠政策
日本对东盟汽车产业的投资是一个逐步发展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汽车企业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东盟的各项汽车政策,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断调整对东盟汽车产业的投资战略,逐步在当地投资建厂,零部件、售后服务等周边产业相继在东盟各国推进,日积月累形成一条集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完整价值链。长此以往便形成由点到面,低价到高级,组装生产到形成区域型生产网络的绝对主导地位。
2.3 产业链式海外布局
日本汽车企业在几十年的经营中构建了一条集采购、生产等上游产业到下游销售、售后的完整产业链,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而将一些简单机械的零部件本土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生产过程中,日本建立了东盟区域内的零部件生产分工网络,实现了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如今东盟已经成为日本各大汽车企业主要的零部件生产供应基地。可以说,日本汽车产业在海外的成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产业链协同布局的发展路径。一是帮助产业集团形成内部化优势。二是日本在海外发展汽车周边产业能够有效带动东道国就业,催生当地零部件生产事业,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建设。三是产业链式海外布局能够帮助日本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的领导地位。
2.4 积极争取国内外企业合作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本企业加速展开与国内外企业的业务合作。首先,日本国内各企业相互协作,产业内抱团建设,在困境中相互扶植,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国际业务中积极寻求与东盟各国企业,政府合作,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区域型经济体。日本汽车企业在东盟投资久、发展长,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中,管理人员熟悉当地的法律和人文环境,最大化利用政策优惠,并且与当地企业建立紧密的关系,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格局,因此东盟各国在制定汽车贸易政策时也会慎重考虑,减少汽车贸易争端风险。
3 柳州汽车产业开拓东盟市场的困难及对策
3.1 柳州汽车产业开拓东盟市场的困难
一是品牌知名度低,市场认同度不高。日系汽车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进入东盟市场并占据80%以上的份额。与之相比,柳州自主汽车品牌发起晚,2019年前3季度,出口东盟汽车仅千余辆,上汽通用五菱直到2017年才正式开启东盟市场的本地化生产,品牌知名度较低,在东盟市场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不高。
二是存在技术、市场、法律环境等方面的障碍。当前,东盟国家的法律和贸易制度、技术标准均已形成准入壁垒。同时,东盟各国汽车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消费者偏好、驾驶习惯、道路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增大了柳州汽车进入东盟市场的难度。
三是柳州汽车产业国际化人才匮乏。长期以来,柳州汽车高度依赖国内市场,“一条腿走路”问题突出,对东盟国家汽车市场的了解不深。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东盟本土化管理有待提升。
3.2 柳州汽车产业开拓东盟市场的对策
一是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柳州汽车产业“组团南下”。要借鉴日本汽车产业先出口后投资、保持投资与出口协同并进的东盟市场开拓经验,推动与东道国的全方位合作,努力攻克市场壁垒。一方面,加大纵向抱团发展深度,实施广西汽车产业链输出计划。提高零部件企业开拓海外整车企业配套市场的准入费用补贴标准,促进零部件企业走入东盟市场。支持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龙头企业在东盟市场直接投资,大力推进柳州汽车产业从贸易式出口、海外组装并逐步过渡到海外生产,最终实现汽车产业出口东盟和落地生产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横向抱团发展宽度,绕开东道国准入壁垒。深化与东盟各国政府间的汽车产业交流,支持柳州企业参加泰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等东盟交流平台,推动柳州汽车企业与东道国厂商在资本、技术、产品开发、整车和零部件供应等方面展开合作,加快形成完整的协作闭合链条,提升柳州汽车产业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二是加大研发,快速融入东盟技术市场法律环境。通过加大海外市场开拓新车型研发补贴,大力支持上汽通用五菱等龙头企业依托现有车型经济耐用的优势,围绕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汽车产业重要市场,开发适合其路况、消费偏好的车型,加快与东盟各国技术市场的对接。大力支持柳州汽车行业协会的发展,加强与东盟各国行业协会间的交流,加大对东盟各国汽车产业技术标准、产业准入、劳工管理等进口及本土化管理方面法律的研究和培训,增强对接东盟各国法律环境的能力。充分抓住东盟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薄弱及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好契机,借助雙方组织的汽车产业交流平台,大力宣传柳州新能源汽车品牌和推广经验,积极推动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新能源汽车车型布局东盟市场。
三是引育并举,打造开拓东盟国际化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已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和所处的地缘优势,大力支持龙头车企引进海内外汽车产业国际化管理人才。借助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等平台,依托龙头车企,加大与东盟国家汽车厂商在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训合作。支持广西科技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东盟各国招收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营销等专业的留学生,联合上汽通用五菱等龙头车企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大力培育和储备东盟本土化管理人才,积极加快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的柳州汽车产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增山雄纪.日本投资下的东盟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刘木森.日本汽车工业近况及其发展战略[J].世界汽车.2003(6).
宋璐.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战略[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4,(2).
Koichi Shimokawa. Restructuring and Global Strategy of the Japanese AutomotiveIndustryandItsPerspective[EB/OL].http://imvp.mit.edu/papers/95/Shimokawa/shimo.pdf,1995-06.
成健,杨慧娟.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市场面对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河北企业,2018(03).
柳长立.日本汽车企业在东南亚的“市场存在”战略[J].世界汽车,1999(09).
周颖.日本对东盟汽车产业的投资分析——以丰田、三菱在东盟的生产网络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7.
卢进勇,程晓青,李思静.日本汽车产业海外发展路径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19(02).
刘佶放.华晨汽车东盟市场进入策略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
蔡天一.日本汽车企业东亚生产网络及对我国启示——以日本三大汽车企业为例[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