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热症状疫病在牛病中的诊断和防治

2020-07-20何显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7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疫病

摘  要:在我国养殖业发展中,牛养殖是带动行业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工作,但牛养殖过程中,却在环境、饲料、管理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使得高热症状疫病频频发生,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牛病中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断、防治展开分析,借此明确该类疫病的症状表现,及其鉴别、防治方法,帮助饲养人员有效防控高热症状疫病。

关键词:高热症状;疫病;牛病;防治策略

引言:

牛养殖期间,高热症状疫病较为多见,病牛发病后的传染性特点突出,容易引起疫病的大范围传播。高热症状疫病产生后,病牛的主要症状表现会升高至40摄氏度,且高热症状具有持续性,相关人员在疫病防控中可结合病牛症状,诊断疫病类型,同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手段,减少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一、高热症状疫病在牛病中的诊断

高热症状疫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病毒性腹泻、蓝舌病、流行性高热属于常见牛病,且伴有发热症状。在感染高热症状疫病后,病牛死亡率较高,将给养殖人员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体温高、腹泻是该种疫病的典型症状。牛患有高热症状疫病后,会产生突然发烧的症状,且温度高达40摄氏度、发烧时间较长,持续可见长达一周,少数病牛会伴有呼吸困难症状[1]。另外,在诊断高热症状疫病时,相关人员需根据病牛症状表现判断病牛疫病类型。在此期间,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需在合理控制病牛测温时段,比如病牛测温时间应在早上8~9点,下午4~5点,同时注意观察病牛状态,患有高热症状疫病后,病牛会伴有食欲不振、体力不佳症状,甚至会存在活动受阻情况。

在发现病牛症状异常后,为进一步诊断疫病,可通过血清学检查、染色镜检等方式,鉴别高热症状疫病。其一,染色镜检时,可将病死牛盲肠、小肠内的粘膜制作为涂片样品,在使用革兰氏染色后可进行镜检,以根据标本内致病菌掌握疫病种类。其二,血清学检查时,可将病料接种到对应的培养基中,比如鲜血、琼脂培养基,使其在37摄氏度恒温条件下培养2天。经培养获得血清后可根据常见高热症状疫病,进行蓝舌病、流感、牛流行热等病毒实验,然后在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发病症状后确诊。

二、高热症状疫病的防治策略

(一)牛蓝舌病的防治

病牛确诊为高热症状疫病中的蓝舌病后,需采取科学疾病防治措施对病牛进行管理与治疗。首先,可采用磺胺类、抗生素类药物对病牛展开治疗。通常情况下,牛蓝舌病症状较轻,若产生体温升高症状,可根据病牛体重向其注射0.5~1万IU/kg的抗菌药物,比如青霉素。或者是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注射量为70 mg /kg,给药次数为每日两次,可持续给药3天。其次,治疗期间,相关人员可借助消毒液清洗病牛口腔、牛蹄处。最后,由于高热症状疫病属于传染性疾病,且牛蓝舌病发病率、死亡率难以控制,需要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加强防护,通过合理配置牛饲料、定期消毒牛舍等手段,预防牛蓝舌病。并且在发现养牛场存在病牛后,需积极对病牛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配合防疫工作者将其宰杀处理,这样才能避免牛蓝舌病蔓延,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影响高热症状疫病的防治效果[2]。

(二)牛流行热的防治

牛流行热是高热症状疫病的一种,在所有牛病中较为常见。养牛场经营管理过程中,若发现牛流行热疫病后,需要立即联系当地防疫工作站,同时对牛舍、病牛发病周围展开消毒处理。消毒过程中,相关饲养人员还应坚持预防感染、解热原则,在专业兽医指导下将适量阿莫西林加入牛饲料中。对于症状严重、病情程度不断加深的病牛可采取注射方式,防治疫病,比如通过静脉滴入呋喃苯胺酸,肌肉注射克林霉素、双路芬酸等方式,及时治疗病牛。在此期间,为缓解病牛肺部症状,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可将1600万IU青霉素,1500 mL5%葡萄糖、700万IU链霉素混合后,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对病牛展开治疗,每日用药次数为两次,用药时间为2~3天。若病牛产生心力衰竭症状,可制备安钠咖、维生素B1、低分子右旋糖酐、维生素C的混合液,使用量分别为40ml、30ml、1000ml、50ml,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使用3天。另外,为预防牛流行热,饲养人员需强化牛舍清洁管理工作,且疫病防范要点在于避免蚊虫叮咬引起感染。与此同时,饲养人员需重视牛群疫苗接种工作,为防止疫病传染,可在接种后进行二次接种,或是直接注射血清,增强牛自身抵抗能力,有效预防牛流行热,同时可在疫病产生后降低该疫病在养牛场内的感染率[3]。

(三)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现阶段,对于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尚未研发出特异性治疗手段,所以在治疗期间需重视病牛隔离,若治疗效果不明显、且疫病难以控制可尽快将其宰杀,避免疫病蔓延。而药物治疗牛病毒性腹泻时,可根据病牛具体症状,使用喹诺酮、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牛群发病。比如,相关人员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乳酸诺氟沙星缓解病牛症状,注射量为庆大霉素2万IU/kg,乳酸诺氟沙星10mg/kg,每天给药2次,连用5天。再者,病毒性腹泻治疗中,补液疗法、抗生素药物具有预防病毒扩散、病牛传染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牛病毒性腹泻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在防治该高热症状疫病时,需要饲养人员提前给牛群接种疫苗,科学配置牛饲料,定期清洁并消毒处理养殖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常见牛病中高熱症状疫病属于牛病防治的重点工作,该种疫病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预防难度较大,且症状复杂。但是为消除高热症状疫病对养殖场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关人员需在养殖场管理中,加强疫病防治力度,在发现病牛后需配合当地防疫人员采集病菌标本、诊断疫病。同时在高热症状疫病确诊后,积极对病牛展开治疗处理,预防疫病传播,为我国牛养殖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涛,文读思.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鉴别和防治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21):66-67.

[2]  张蛟莉.牛发生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治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9(02):92-93.

[3]  陈兵.牛高热症状疫病诊治关键技术剖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8(05):87-87.

作者简介:何显华(1966.9--)男,广西昭平县人,汉族,大专,助理兽医师,主研兽医。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疫病
动物疫病监测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防治策略探讨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