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同舟同心抗战成挚友

2020-07-20钱凯

铁军 2020年7期
关键词:泰州镇江陈毅

钱凯

陈毅拜访陆小波

1956年的春天,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在江苏视察。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对身旁陪同的省委秘书长宫维桢说:“明天是星期天,我们去看看陆小波。”

陈毅副总理为什么要专程看望陆小波呢?宫秘书长正在纳闷,陈毅又说:“此人在江苏工商界是有影响的人物,但不要弄得他太紧张,要轻松愉快一些。”

见宫维桢对如何“轻松愉快”颇费心思,陈毅背着手踱了几步, 突然高兴地说:“就说他家做的肉圆子好吃,我们要去吃。”这是个好主意!

第二天上午,陈毅在宫维桢陪同下驱车约两个小时,汽车开进镇江打索街,陆小波先生早已迎候在门前。

陈毅下了车,和陆小波热情握手,宾主步入陆府, 一一就座。陈毅脱口就问:“小波先生,我们初次见面是在泰州,你还记得吗?”

“记得!那是十六七年前的事了。”陆小波答道,“是在李明扬的席上。”

“老宫,我认识韩紫石,还是陆老介绍的呢!”

宫秘书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陈毅专程造访,就是要向人们表明,共产党不忘老朋友。

“那次你说席上的肉圆子味道不怎么样,弄得李明扬尴尬得很!”往事清晰地浮现在陈毅脑海,“后来你说,下次我请你吃我家的肉圆!我今天不请自到了!”

“1949年春节你叫李明扬给我带口信,说不久就要见面,今天果然见面了!”

话题既开,陈毅便从过去说到现在,从国内说到国际;或大而言之方针政策,或小而言之风土民情,侃侃而谈,幽默风趣。

午餐时,陈毅对那碗肉圆子颇感兴趣,连吃两个,用筷子指着,兴致盎然地问:“小波先生,你家的肉圆子为什么做得特别好吃,可有什么诀窍?”

“诀窍谈不上。”陆小波敬了各位一杯茅台酒,款款道来:“肥肉瘦肉比例得当,这是第一条;第二,肉丁和笋丁、香椿头搭配合理;姜、葱、茴香、八角、黄酒、冰糖、酱油、精盐、菱粉调配准确,再注意调节火候,自然五味调和百味香了!”

“讲得好啊!这里面還有很深的道理呢!当年我们打鬼子,之所以取得胜利,不就是因为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各族各界的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嘛?靠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法宝!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仍然少不了统一战线的朋友们啊!”陈毅说着在陆小波手背上轻轻拍了两拍。

陆小波闻之,手抚胸前,激动地说:“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陈老总,请放心,老朽不才,一定……”

“哈哈哈!”陈毅开怀大笑:“今天是星期天,搞得这么严肃干什么?”说着端起一杯茅台酒站起:“来,大家干杯!”

当记忆同时回到从前

陆小波名锡庚,字小波。陆家世居镇江,祖父因太平天国战火避居苏北兴化、泰州。陆小波于1882年生于泰州,8岁到镇江入塾,15岁入马建忠(《马氏文通》的作者)开办的镇江元同钱庄学徒,历任司帐、走街、经理;镇江钱业公所董事,镇扬长途汽车公司董事长,镇江自来水公司董事长,镇江商会会长,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

这段简历说明两点:一、陆氏家族在苏北兴化、泰州,在苏南镇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陆小波是镇江商界乃至江苏省商界的头面人物,加之秉性豁达开通,为人极为四海,所以在苏北中上层人物的交谊中不但少不了他,而且极受欢迎。

1937年抗战爆发,陆小波与辛亥元勋、民国中将冷御秋、实业家严惠宇三人到镇江南门外都天庙,顶香燃烛,郑重宣誓:坚持民族气节!并嘱示三家子孙,凡附敌、事敌者,不是我后人!因三人对镇江的非凡贡献,镇江民众敬称他们为“镇江三老”。

随着日军铁蹄践踏日剧,京沪线要返回苏北的难民成群结队,云集镇江码头。陆小波指令镇江各轮船公司微利保本,日夜运送难民过江。3个月中,运送难民逾50万人。

眼看日军逼近,镇江即将沦陷,陆小波乘11月23日最后一班客轮离镇,从此长期移居泰州。日军攻占镇江后,特派专使到泰州,恭请陆小波回镇江主持维持会,软硬兼施,陆小波坚不附敌。

江苏省会驻镇江多年,陆小波作为镇江商界首领,与军政各界均有交往。李明扬时任江苏省保安处处长,陆小波与他过从甚密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大革命时期,管文蔚是活跃在镇江和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共产党领导人。1930年春,管文蔚在开展革命活动时不幸被捕,被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处关押在镇江。管文蔚的父亲得知陆小波和省保安处处长李明扬交情不错,就通过丹阳县商会来向陆小波求助。陆小波知道管文蔚是共产党人,更知道这类案子的麻烦,一般商人在白色恐怖下避之千里犹恐不及,但陆小波仍然去找了李明扬,以镇江、丹阳、金坛三地商会的名义,为管文蔚担保。由于陆小波的努力,加之管父花钱铺路,管文蔚从死刑改判为15年徒刑。

爱国抗日成为挚友情缘的纽带

其实,陆小波同管文蔚、李明扬,乃至陈毅的交往,早已远非一日。

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进抵苏南,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便对茅山地区中上层人士的代表人物纪振纲开展统战工作。纪振纲为新四军捐募寒衣、提供物资经费支持,最后在出走上海前夕还将茅麓农场200多人的武装及全部装备交给新四军,其中仅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就达40多门(挺),这对当时一个连都分不到一挺轻机枪的新四军一支队,无异于雪中送炭。

陆小波不但是镇江商会会长,还身兼数十个企业的董事长、经理,其中就包括茅麓农场的董事长。纪振纲把这支武装交给新四军,这是件大事,所以特派场长葛元舟到镇江来请示。

陆小波问葛元舟:“新四军到茅山,剿匪如何?治安秩序怎样?”葛元舟回答:“新四军来了,土匪没有了,地方秩序很好。”

陆小波说:“我们买枪是防土匪,现在治安很好,没有土匪了,我们要枪有什么用?我的意见,把枪支弹药送给他们,和新四军做个朋友比较好。”

这件大事,陈毅由此对陆小波留下了良好印象。

陈毅三进泰州之前,管文蔚先去了泰州,是为挺纵驻吴家桥要做“二李”工作,也是为陈毅打前站。

管文蔚到了泰州,陆小波很快就知晓。他跟李明扬是老朋友,跟李长江交往也不错。当年李明扬在镇江当省保安处处长,李长江是副处长。后来顾祝同、韩德勤执掌江苏军政大权,任用亲信,夺了“二李”在省保安处的位子,由韩的嫡系、时任八十九军副军长的李守维取而代之。“二李”倚仗桂系的扶持,拉起队伍,驻防泰州,仍处处受顾、韩挤压。陆小波移居泰州后,和拥兵3万的“二李”保持着交往。一听说管文蔚来到泰州,陆小波马上叫人送去名片,请管文蔚吃饭。

管文蔚1930年的事两人都没忘,又都算是镇江人,吃起饭来,话题是很多的。旧话之外,陆小波有一事相求,轮船公司有条船被挺纵扣了,请挺纵管司令放行。无非是税收的事,管文蔚当即一口答应。管文蔚也郑重提出,新四军到苏北,人地两疏,希望得到“二李”的关照,请陆小波从中帮助做做“二李”的工作。陆小波也一口答应。后来证明,陆小波以实际行动印证了他对管文蔚的承诺。

1939年8月,陈毅初到泰州,“二李”戒心很重,接待时处于绝对保密状态。陆小波无从参与。

是年12月,陈毅二到泰州,李明扬因大批弹药之事不宜被韩德勤听到风声,同时因陈毅对弹药之事帮了实际的大忙,所以打算和陈毅务实地谈事情,接待时也不宜扩大范围。

1940年4月,陈毅三到泰州时,虽然突发了两件需要沟通的不愉快事件,但李明扬并未放在心上。酒宴设在“二李”的公馆乔家花园,还请来泰州地方知名人士作陪,陆小波理所当然地入席,得与陈毅首次见面。

席间,泰州士绅、知名学者卢止庵多年研究《墨子》,不知出于何种动机,他和陈毅大谈《墨子》。研究《墨子》的人本来就极少,何况卢止庵已研究到很高的境界,没想到的是,陈毅和他对答如流,不时还谈出一些卢止庵尚未悟知的见地,引得卢止庵大为赞叹,“军人熟读《墨子》,真是想不到,钦佩万分!”

陆小波随即夸道,新四军有这样的人才指挥作战,领导抗日,中国一定能胜利!

陆小波和卢止庵在酒宴之后,逢人便说,“新四军的陈毅将军真是了不起,上马指挥雄兵,下马锦绣文章!”在苏北中上层人士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茅麓农场的事,还有很多的事,让你费心了!我敬你一杯!”陈毅起身走到陆小波座前,一饮而尽。

陈毅的话说得不高,但陆小波听得清清楚楚,也完全听懂了。“还有很多的事”,是指1930年管文蔚的事,和在20年代末一位共产党的县委书记遭敌人通缉躲在镇江红十字会后院山洞里时,陆小波连续5天,每晚亲自送去饭菜,并最后送去20元钱和一套衣服,帮助他逃出魔爪之事,等等。陆小波此刻听了,感到和陈毅一下子靠近了。共产党也是知情知义的!

陆小波当即把泰州各位名流介绍给陈毅,尤其重点介绍了韩国钧。陈毅早已听说过韩国钧的声名,立即郑重表示:新四军愿与一切爱国志士携手合作以拯救危局,并希望陆小波能够从中介绍,让陈与韩能够通信。

陆小波是个很实在的人,他思考了一下说,“这样,你写封信,我专程去拜望他,当面说,比较容易促成。”

陈毅知道,韩国钧住在海安,从泰州到海安,这路可不近,也不平坦,陆小波是绅商,又年届花甲,坐在独轮车上颠上一整天,老骨头也要颠散了!那时苏北交通不便,不是有钱没钱所能改变的。李明扬出行,是坐四人大轿,但他毕竟是3万大军的统帅,陆小波如不坐独轮车,能坐什么去呢?陈毅看他诚心诚意的样子,挺受感动,“你亲自去,太辛苦了!”

“国难当头,老朽不能上阵杀敌,为抗日将士鼓鼓劲、跑跑腿还是应当的!”陆小波说得极为诚恳,“再说,紫老位尊权重,几度封疆大吏,盛极一时,眼下归隐桑梓,深居简出。那韩府的大门,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得去的;就是有头有脸的进去了,也不是随意就能见到面的。小波蒙他青睐,多年忘年之谊还算厚笃,所以还是我去登门拜望为好,也不负将军重托。”

诚心远赴韩府,为陈毅与韩公联系搭桥

过了几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陆小波风尘仆仆到了韩府。

“今天就不要喝白开水了,小孙女为我窨了一点珠兰,香味纯正,喝上一点,神清气爽,怎么样?”韩国钧时已八旬有二,童颜鹤发,精神矍铄,陆小波是他看着长大的,敦厚豪爽、古道热肠的秉性酷似乃父乃祖,让他看了就喜欢,便唤家人,“给三爷沏杯珠兰!”

陆小波排行老三。他虽然经手钱财甚钜却坚持勤俭家风素为人知,他喝白开水的习惯,韩国钧当然是知道的。“老三啊,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就说吧。”

陆小波也不客套,便从李明扬席上初遇陈毅说起,说到卢止庵与陈毅就《墨子》的切磋,继而说到陈毅率新四军初到茅山,虽装备简陋,却初战韦岗,再战新丰,又战贺甲,三战干掉了鬼子230多个!

“这些就不必说了,我都知道了。”韩国钧毕竟宦海一生,虽退隐田园,抗日大事还是极为关注的。他对韩德勤屯兵10万却容忍日寇践踏苏北很是不满,对陈毅率数千新四军奋勇杀敌颇为赞许:“那些胜仗打得很漂亮!长我中国人的志气!”

听韩国钧这么一说,陆小波直奔主题,“陈毅将军久仰紫老大名,对紫老坚持民族节操,愿以衰朽之躯为抗战出力的高义极为钦佩!”

“不敢当!”韩国钧摇摇手说,“我多年食国家俸禄,这点爱国之心都没有,还算中国人吗?”他稍饮半口珠兰,面带微笑道:“这陈将军指挥有方,捷报连连,而且他的学识造诣,儒将风度,我虽身在乡里,却不绝于耳,老夫慕名已久。”

“陈将军很想移樽就教。”

“言重了!如果陈将军来,我韩府开大门恭候!”

“陈将军很想和先生互通信文,加強联系。”

“好嘛,能和抗日名將交朋友,是老朽的光荣啊!”

“我带来了陈将军的亲笔信,请过目!”

“好!这笔字!”韩国钧看完之后,又一边欣赏一边自语:“抗战有人!抗战有望!”

内厅。家宴。

酒酣耳热之时,陆小波说:“紫老,明天一早,我想回泰州了。”

“我晓得你的心思,留不住你啊!”韩国钧说,“你一路辛苦了,早点歇息吧!”

这一晚,韩国钧想了很多。夜阑更深,他在灯下给陈毅写了封回信。

黎明即起。韩国钧在后花园走了几遍杨式太极,微汗之时收功,刚步入书房,陆小波已经在了,正在他案前的砚台上研墨。“又代什么人来要字?”韩国钧接过家人递上的热毛巾,拭了手脸。

“不敢!陈将军是位儒将,紫老何不写幅送他?”

“好!我写几个字,请陈将军法正!”

陆小波连忙理好毛毡,铺平宣纸,然后居旁伺笔。

韩国钧走到案前,伸手取过斗笔,边掭墨边推敲文意。稍顷,提笔疾书,一副联语端然在案: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

陈毅收到韩国钧的复信和联语,十分高兴。他立即回赠一联:杖国抗敌,古之遗直;乡居问政,华夏有人。热情赞扬紫老的爱国精神。

自此以后,陈毅与紫老之间,书来信往,文去诗回,诗文之间,心心相印。紫老更以80多岁高龄,奔波于抗日保土之大业,斡旋于韩德勤、“二李”与新四军之间,呼吁“大敌当前以抗日大局为重。”

“今天果然见面了!”

1949年春节,李明扬突然到镇江,过陆府造访。得知李明扬此行使命是衔李宗仁之命渡江北上秘晤陈毅,商谈国是,陆小波立即为之妥善安排。当时镇江到江北的轮船仅开一艘,国民党军警盘查甚严。陆小波特地把轮船负责人找来,周密布置后,亲自护送李明扬登船,行前请李代向陈毅致意,并馈赠香烟等礼品。李明扬南返时,口传了陈毅的嘱咐,要陆小波不要离开镇江,不久就要相见,并回赠了砀山梨和山楂糕等。

1949年4月22日,国民党第四军军长王作华、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丁治磐等先后四次派人登门敦劝陆小波离开镇江去台湾!陆小波一一称病打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小波担任了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出席全国工商联执委座谈会时,毛主席宴请赴会人士,陈毅等作陪,陆小波被安排首席,毛主席亲自为陆小波挟菜。

“今天果然见面了!” 陆小波笑呵呵地面对老友陈毅,内心无比畅悦。短短的聚会,几番欢声笑语,舒展着挚友情怀;一席宽松祥和、幽默风趣,蕴涵着精辟深邃的道理,升华出风雨同舟扬我中华的豪情。

猜你喜欢

泰州镇江陈毅
陈毅颂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镇江香醋
镇江阁
Promoting Chinese Young Learners’ Early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泰州港—重庆港集装箱直航航线正式开启
泰州古韵
狮子山
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