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家务劳动 从认钱开始

2020-07-20黄全愈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钱责任感家务

黄全愈

一直以來,我对美国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家长付“工钱”的做法很不以为然。我家从来没有因为儿子矿矿做家务而付他一分“工钱”。结果呢?一方面矿矿很不在意钱,基本没有钱的概念,即使到外面打工挣的工钱也是往我们手上一塞完事;另一方面,矿矿对家务很不热心,能推则推,能躲就躲,根本没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每次请他修理草坪,我们都得热情洋溢地演讲一番,他才懒洋洋地起身去割草……

我们社区收垃圾的时间是每周一次,每家后院都有一两个大的、带轮子带盖儿的垃圾桶,在垃圾车来的前一天晚上,需要把桶拉到路边,垃圾车走后再把垃圾桶拉回来。

一次我接矿矿放学时顺路带他的同学回家,那孩子一下车,就顺手把路边的垃圾桶往回拉。我问矿矿:“如果是你,你会主动把路边的垃圾桶拉回去吗?”矿矿想了一下,说道:“可能不会。”沉默了一会儿,矿矿又说:“许多美国孩子从小就这样做,按爸爸妈妈的吩咐把垃圾桶拉回去的,得5分钱,自己主动拉,会得10分钱……”我说:“你这位同学已经高二了,难道他会为了多得5分钱,主动去拉那个垃圾桶吗?”矿矿说:“应该不是,大概是习惯了,变成一种责任感。”

我陷入了沉思……我以前认为做家务得报酬,跟争高分得报酬一样,致命之处是会漠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美国住久了,我开始从正、反两面去思考这个问题。在孩子还小、责任意识还不强的时候,把责任与金钱挂钩,益处在于能把虚幻的责任感量化、明确化,使得孩子能明确“拥有多少权利,就必须担负多少责任、承担多少义务”。

我始终认为,美国家庭教育以金钱计算家务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用不好也会伤了孩子。

矿矿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每个星期打5天工,平时每天工作3小时,周末两个半天。他的父亲开修车行,家庭条件不错,据说他父母也愿意先代他缴纳上大学的费用,但附加了一些“苛刻”的条件:比如,家长有权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需分期偿还之前的代缴学费……如此,他更愿从父母的监护下独立出来,于是选择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有一学期,那孩子修的6门课几乎全部不及格,夏季必须回学校补课,否则无法毕业。

矿矿常常为这位好友叹息:没有获得父母的充分支持,本身的资质也有限,但又自强不息地为自己上大学而日夜努力创造条件。我倒是有些理解他父母的心思:他们知道儿子在学习方面没有什么天赋,所以不逼他上大学。但儿子本人又一心想上大学,所以选择尊重他的意愿。明知孩子能力有限,不可能上大学,但又知道孩子一心要上大学,因而“狠心”地看着孩子的大学梦自生自灭,这是做父母的另一种残酷的明智。

美国家庭文化在处理责任与义务这对既互相依存又各自独立的关系上,有其独特的见解。中国家庭教育在劳动教育上怎样掌握这门武器,而不被这门武器掌握,是当下亟需研究的问题。

摘自《文苑》2019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工钱责任感家务
做家务
帮妈妈做家务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这些家务活儿,你应该学会做哦!
责任感等2则
输不了的答案
不爱做家务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
能生钱的宝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