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漫谈
2020-07-20林燊
【专栏作者简介】
禹志明,笔名林燊,1979年生于湖南邵东。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人文试验班,此后一直在中央新闻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曾任新华社记者、《财经国家周刊》主笔、新华网湖南频道总编辑。
有
时会遇到朋友要求推荐几本书来读读,每当这时心中总不免忐忑,生怕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特别在一些家长想为自己小孩找几本好书来看看,被咨询时更是惴惴不安,担心误人子弟。
近现代以来,胡适、梁启超、顾颉刚、鲁迅、汪辟疆、朱自清、钱穆等都为青少年列过书目。在对学生应读、选读书目方面,清华、北大也都有推荐。这些必读书单,按图索骥倒是方便。但也有些书因为读得艰辛,失去了读书之乐而索然无味。
几千年文明的积淀,世界上的书籍浩如煙海。在这书海无涯中,想尽快找到、读到对自己脾胃的书,有时是比较难的。对于请求荐书者,得区分年龄、喜好以及受教育程度,量体裁衣,看菜下饭。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我虽对此语不以为然,但是,假若青春少年捧读《了凡四训》,想着总归不是那么妥帖。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自述,她14岁时无意中从同学手里借到一本《弘一法师传》,随手翻看后几句话闯入眼帘:“15岁的李叔同,文才初露,写下这样的诗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此后她读遍了李叔同的传记,捧书痛哭流涕,不断练习随书赠送的乐谱。如果我是她的亲人,我一定会和她好好谈谈,劝她先放下这些书,尽情去享受生活,而非过早地看透人生。
走出校门后,所幸我一直保持了阅读的习惯,也没中断买书的进程。当年我在福州鼓屏路席殊书屋就买了不少书,其中有哈耶克著、邓正来翻译的《自由秩序原理》。我读来感觉受益匪浅,全书并不像此前读的西方哲学书籍般晦涩难懂,而是层层剥笋地将读者引入更深的思考中,让读者能沿着思想的道路得以前行。我于是不断给朋友们推荐此书,此版断货后,继而推荐另一译本《自由宪章》。
有一次在长沙一旧书店偶然翻到一本薄薄的小书,是萨孟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寓目心喜。入手后,发觉这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正如袁行霈在序言中所说,所谓“大家”,一则书的作者是大家,二来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只是就篇幅而言,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我之后通过网购,陆续购买齐了整套165本小书。这套书篇幅短小方便阅读,文字优雅,趣味性和知识性都强。在我的推荐下,有好些朋友买了后置于床头车尾,成了便携的精神食粮。
一位朋友前不久希望我推荐点书看看,我问他是否喜欢历史书,虽然他自己不太确定,但我立即推荐他去买当年明月的那套《明朝那些事儿》。我记得当年这书出来的时候,每出一本我就买来想一口气读完,比少时读金庸的武侠更入迷。有一次是在从广州回长沙的硬卧上,车厢熄灯后,我跑到车厢连接处借着微弱的灯光站着看到深夜。还有一次是拿到书后,趁着周末从晚上看到第二天中午,废寝忘食地把书读完。我掩卷长叹,真实的历史原来也可以写得这么生动好看!我想很多对历史课头痛的中学生们,要是早点读读这书和《万历十五年》,就明白历史不是背几个历史纪年和一些历史“意义”那么枯燥了。
人有同名,书亦有重名。有朋友听了《中国哲学史》的书名跑到新华书店去购买,到了那里看到许多版本,来电问我:“你到底推荐哪个版本呢?来到这里眼睛都看花了。”我不禁莞尔,要他去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邓晓芒翻译的《西方哲学史》,再加一本罗素的《西方的智慧》。我说,必须要买对,人家买同一个葡萄酒庄的酒都要讲年份,你买同一人写的书有时还得看是哪一年的版本才对。
前些年一位朋友喜欢和我聊佛学,我向他几次推荐胡适的《禅学指归》,但他可能因为事务繁忙的缘故而耽搁。前一段时间他终于读了此书,并给我来电道谢。这种时候,我的心情是快乐的,感觉自己的推荐没让朋友失望。
我在给朋友荐书的同时,也接受朋友们给我荐书。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位同学分别推荐的《二十世纪四大传记》和《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四大传记都是名家写名人的精品,而《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简直就是绝佳的前沿科普书,从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两派之争恰如少林武当争雄般娓娓道来,用轻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的故事带着读者在历史的河流中穿行,见证了量子论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林燊有话说
能够让朋友们读到自己认为的好书,这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知道,他们还会把这种分享和推荐继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这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