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淮地区芡实绿色生产技术

2020-07-20高玉侠

科学种养 2020年7期
关键词:芡实叶面种子

高玉侠

芡实俗称鸡头米,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芡实性平、味甘涩、无毒,入脾、肾经,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为进补的首选食物。芡实还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利湿健中等功效,主治腰膝痹痛、遗精、淋浊、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病症。

种植芡实投入小,风险低,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收益高,一般每亩产干籽40千克左右,净利润3 000~4 000元。此外,种植者还可开发芡实饼干、芡实酒等深加工产品。可见,小芡实也能成为富民的大产业。

一、特征特性

芡实是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1. 根

芡实具有须根,白色,不定根长达100 厘米以上,横径0.5厘米左右,簇生于叶柄基部;初生根不发达,次生根结构简单。

2. 茎

芡实茎为短缩茎,倒圆锥形,叶柄及花梗粗壮,节间密集。芡实叶分为水中叶和浮叶,水中叶为过渡叶,有短柔毛,多无刺;定型叶椭圆或肾形,叶面直径1米左右,有皱褶,叶面浓绿色。

3. 花

芡实花期多在7~8月,花单生,萼片4片,披形针,长1.5厘米,花呈紫红色,花瓣成数轮排列,渐变成雄蕊。花粉由外向内逐渐退化,为多室子房,每一子房具多枚胚珠,柱头红色,自花授粉。

4. 果实

芡实果实成熟期在8~9月。果实为花托包被的假果,顶端呈尖嘴状,整个果实形似鸡头,内有多室,种子球形,直径1~1.5厘米,断面白色,粉性,果内种子100~200粒,有较厚的假种皮,千粒重1 500克左右。

二、品种选择

芡实品种根据地域划分为北芡和南芡。

北芡又称刺芡,紫色花,为野生种;主产于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适应性强;叶柄与果梗粗壮,并着生密刺,籽粒偏小;品质稍差,多供中药材用。

南芡又称苏芡(圆芡),与北芡(刺芡)最大的区别在于种子包没有尖刺,花色分白花、紫花和粉色三种,比北芡叶大。南芡籽粒大,采摘方便,吃起来软糯清香,一般亩产芡米40 千克左右,以食用和出口为主。

在沿淮一带,主要种植品质好、产量高的紫花南芡品种,选择大小均匀、成熟度高、饱满无病斑的种子,不得选用破损的陈种子,以利于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确保苗匀、苗壮。

三、地块选择

芡实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以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的湖荡土栽培为宜,水底土壤以疏松、弱碱性的肥沃黏泥为好。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水流稳定。

整地前,每亩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千克,商品有机肥200 千克或腐熟粪肥1 000~1 500千克,深翻旋耙耕层,混匀土肥,整碎土块,整平田面。随后灌水15~20 厘米深,1周后准备移栽至大田。

四、栽培技术

1. 浸种催芽

3月下旬,取出贮藏越冬的种子,淘洗干净,置于盆内清水中,水深以浸没种子为宜。白天日晒,保持水温在20~25℃,夜间遮盖或进室内,保持温度在15℃左右,2~3天换1次水,经8~10天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 适时播种

沿淮地区的播种时间在4月上中旬。播种前5~7天,育苗池灌水8~10 厘米深,整平地面,澄清池水,无杂草,底土沉实后方可播种。播种时,选用新鲜饱满的种子撒在泥土稍干的塘内,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300粒左右。

3. 培育壮苗

5月中下旬,即播种后的30~40天,当幼苗长至2~3片小叶时,分苗移栽。苗床要求肥沃平整、排灌方便、无杂草。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 000 千克,灌水10~15 厘米,为防止阳光直晒,可加盖遮阴网。移栽时行株距30 厘米×40 厘米,深度以刚埋没根和地下茎高为度。切勿埋没心叶,否则影响发育,甚至造成幼苗死亡。幼苗返青成活期要保持水位15厘米深,定植前水位加深至30~40 厘米。

4. 合理密植

6月上旬至7月上旬,当叶浮出水面,芡实苗长至3~4片圆叶、直径15~20厘米时即可移栽。南芡以出售鲜芡实为主,种植密度早熟品种为120~140株/亩。定植时要随起苗随栽,栽植深度以刚埋没根系和短缩茎外围为准,尽量减少根叶植伤。栽时保证心叶露在泥土外,避免泥污叶片,影响植株生长。

5. 查苗补苗

定植后7~10天检查田间缺株情况,补齐缺株断垄,补栽苗要稍大于大田苗,以保证补栽苗活棵后苗情和大田一致。同时,检查生长不良的植株是否被淤泥淹没心叶,轻者及时清除淤泥,并做好人工除草。

6. 肥水管理

芡实追肥应采取平衡施肥技术,按照“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的原则,高产田块一般每亩追施4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0千克,50~100千克腐熟有机肥。一般分两次追施,第一次在移栽活棵后追肥,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看植株形态追肥。若叶片颜色深绿,叶面有水泡状突起,表示土中肥料充足,应控制施肥。若芡叶发黄,皱纹很密,舒张不开,叶薄梗细,表示土壤缺肥,应及时追肥。另外,芡实不耐高氮,施氮肥过多,易造成叶面产生瘤状突起,叶变深绿、变大、变厚,影响结果并加重各种病害的发生。在开花结果初期,叶面每亩喷施硼肥150克,能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

根据芡实不同发育阶段和天气情况调节水层深度。按照“春浅、夏深、秋放、冬蓄”的原则。定植时,浅水活棵,夏季开花结果初期逐渐加深水位,以免水温过高影响芡实生长。秋季适当放水,以促进果实成熟,冬季蓄水可使种子在水底安全度冬。

7. 壅根

在芡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结合人工除草逐步将定植时扒开的泥土慢慢壅回穴内进行培根,尽量不要损伤植株,以保证所长新根能扎在泥土中,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待芡实叶片封行前可将浅穴逐步壅平。

8. 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螺类等。

①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绿萍等水田杂草植物,减少病虫源;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依附在芡实上的螺卵等,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

②物理防治。小麦与芡实进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用杨树枝、糖醋液、性诱剂、杀虫灯等诱杀害虫;通过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活棵后做好人工除草,每隔5~7天除草1次。

③生物防治。通过释放瓢虫、食蚜蝇等害虫天敌,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④化学防治。在低龄幼虫点片发生时,选择晴天傍晚,每畝用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 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螺类危害,可每亩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500~600克撒施于被害叶片上及附近水面。

混养鱼虾的芡田,严禁使用菊酯类农药。真菌病害,可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天喷1次,连喷2次。

五、采收加工

9~10月,当芡实多数果皮发红、果梗发软时便可采收。第一次采摘后每隔6~7天采摘1次,连续采摘3~4次,即可采完。

芡实采摘后必须在24 小时内进行加工,以保持新鲜。果实可以机器剥壳也可人工剥壳。人工手剥时,用木棒等锤击带刺的果皮,将种子挤出,除去硬壳,晒干。废弃的芡实壳要集中堆放,定期将其运到有机肥料厂发酵加工成有机肥。

六、贮藏

无论手工还是机器加工芡实都要在常温条件下20小时内进行速冻保鲜,速冻温度保持在-20℃左右,冷藏条件下可保存2年。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23200)

猜你喜欢

芡实叶面种子
喷施叶面阻隔剂对抑制小麦吸收镉的效果初报
秋风送来芡实香
桃种子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大白菜叶面喷施氮肥效果试验
芡实组培快繁无菌体系的建立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