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
2020-07-20郑国喜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由于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徒长问题一直是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缩节胺是目前我国棉花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科学使用缩节胺,才能保证棉花高产、稳产。本文重点介绍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希望对棉农朋友有借鉴作用。
一、缩节胺基本理化功能和产品用途
1. 基本理化功能
缩节胺(DP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纯品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或粉末,毒性低,使用安全。国产缩节胺为晶体粉末,含有效成分96%以上。常温下放置2年,有效成分基本不变,极易吸潮结块,但不影响药效。熔点:>350℃;溶解度(20℃):水100%;可燃性危险特性: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2. 产品用途
缩节胺能有效地控制棉花的横向和纵向生长,能使正在伸长的节间变短、主茎和果枝的生长减弱、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能力增强,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输送和分配、促进棉花增产和改善纤维品质。其增产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主茎生长速度和果枝的节间伸长,控制叶面积扩展、调节棉叶的生理功能,建立棉田群体生态环境合理,改善成铃结构,增加铃重,为棉花增产提质奠定物质基础。
二、使用缩节胺调控棉花的原则与影响要素
使用缩节胺化学调控棉花应遵循“前轻后重、分次应用”的基本原则,同时应根据品种、气候、土质、长势灵活应用。缩节胺调控药效作用时间为:缩节胺处理后3~5天,最大日增长量开始下降,使旺长的棉株逐渐恢复到稳长状态;处理后 10~15天药效发挥作用最大;处理后20~25天,直接控制主茎生长的效应明显降低。影响缩节胺使用要素有:
1. 气候要素
我国东西部降雨量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年降雨量变化也很大。降雨量大的地区和年份,土壤湿度大,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棉花植株生长旺盛,合成赤霉素的能力强,同时缩节胺喷施后在土壤中降解快,导致有效期缩短;与此相反,降雨量少的地区和年份,土壤比较干旱,缩节胺施用有效期延长。因此,缩节胺多雨年份用量较大、干旱年份用量少,一般东部地区用量多于西部。
2. 品种因素
棉花对缩节胺的敏感性与品种有关。一般长势弱、叶色淡的品种对缩节胺敏感,长势强、叶色深的品种对缩节胺的敏感性低于前者。
3. 保护栽培与间作套种
地膜覆盖的棉花土壤升温快、墒情较好,棉花前期长势加快,其缩节胺用量较露地直播棉大;间作套作的棉花发育期延迟,棉花前期缩节胺用量小于单作棉花。
4. 土壤质地
黏性土壤棉田发苗慢,苗期缩节胺用量大容易导致控制过重;生长后期黏土地供肥水能力较强,植株生长旺盛,缩节胺用量相对较大。沙壤土棉苗发苗快,早期要注意及时化控,防止苗徒长;后期棉株容易脱肥,不宜重控。
5. 发育期
苗期使用缩节胺敏感,以现蕾初花期最敏感,盛花期后用药效果明显降低。
6. 其他主要因素
包括肥力、地力、密度等因素。施肥量大、田间地力条件好、种植密度大,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棉花旺盛生长,因此其缩节胺的用量要大于施肥量小、地力差、密度小的地块。
三、调控措施
1. 常见的调控指标
一是根据棉花高产的理论叶面积系数,制定调控目标。长江流域棉花理论高产的叶面积系数:现蕾期为0.183,盛蕾期为1.14,初花期为2.42,盛花期为4.18,结铃期为3.92,吐絮期为2.76;黄河流域调控叶面积系数:初花期0.5~0.6,盛花期为2.7~2.9,盛铃期为3.5~4.0,始絮期为2.5~2.7;新疆棉区的棉花开花至吐絮期的叶面积系数一般高于黄河流域0.2~0.3。二是根据叶龄模式调控。分别在7~8叶龄进行第一次调控,16~17叶龄进行第二次调控。三是根据长势调控。主要以主茎高的日增长量为指标。盛蕾期至初花期是棉花生长最快阶段,当日生长量大于3.0厘米即表示生长旺盛,需要喷施缩节胺进行调控。四是全程化调控。全程化调控就是在棉花的生育期,定向调控各器官的生长,并改善其生理功能,从整体上培育高光效、高质量的棉花田间群体结构。下面侧重介绍全程化调控。
2. 全程化调控方法
一是种子处理。用缩节胺溶液浸种能起到促根壮苗的作用,可提高棉苗的抗逆能力。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播种前用100~200毫克/升缩节胺溶液浸种,达种皮发软、子叶分层的程度;一般浸泡5~8小时,捞出催芽后播种。需要注意的是,种植包衣种子禁止浸种。二是苗期使用。对于没有进行种子处理的棉田,在苗期喷施低浓度的缩节胺,同样可起到壮苗、提高棉苗抗逆能力的作用,喷施浓度一般为40毫克/升以下,于2片真叶展开时喷施;移栽育苗的可在苗床上喷施。三是蕾期使用。长势正常的棉花在盛蕾期(4~5个果枝)后首次喷施缩节胺,用量为0.5~1.5克/亩,药液量10~15千克/亩。四是初花期使用。缩节胺用量为2~3克/亩,药液量20~30千克/亩。五是盛花结铃期喷施。缩节胺用量为3~5克/亩,药液量20~30千克/亩。如果花蕾铃期只喷施1次,一般在打顶前后3~5天喷施。
四、调控注意问题
1. 首次使用缩节胺注意事项
对于新使用的地区或操作者,可在初花期使用1~2次,积累经验后再系统化控使用。
2. 使用量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土壤、栽培品种以及种植技术水平差别较大,缩节胺的用量需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在生长前期使用量不宜过大;瘠薄旱地棉田棉花长势弱,不宜使用。具体使用量可参考当地农业科研部门的试验结果。
3. 降雨与干旱问题
在降雨量多的年份或肥水足、长势旺盛的棉田,其药效期会缩短,用药次数可适当增加;与此相反,干旱年份应适当减少,用量和次数应根据实际需要严格控制。有研究表明,棉株喷施缩节胺后,能被棉株各部位吸收,然后输送到各器官发挥作用,喷施6小时的吸收量能达到43%、24小时后吸收量能达到60%、以后的3天中的吸收只有10%;如果喷施6小时后下雨,基本不影响药效,因此不需要补喷;若喷施后1~2小时下雨则需要补喷,用药量可以酌情减少。
4. 喷施部位
在棉苗不徒长时喷施,要做到均勻喷洒,以促进棉苗均匀整齐;对徒长棉田要做到全株上下着药。
5. 用药量过大的补救措施
如果用药量过大,可以及时向棉田灌水,使缩节胺药液浓度降低药效降解来减轻危害,必要时可用赤霉素来解除缩节胺的药效。
6. 机械化收获与化控问题
机械化采收棉花,需要根据收获机械的需要塑造株型,以达到方便收获的目的。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种植品种、密度、气候和收获机械标准,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化控操作规程,按规程操作化控。
7. 水剂助壮素调控
使用缩节胺水剂助壮素调控,因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需要按使用说明书操作。
8. 缩节胺存储
缩节胺易潮解,要严防受潮,潮解后可在100℃左右温度下烘干。缩节胺虽毒性低,但贮存时还需妥善保管,勿使人、畜误食,注意不要与食物、饲料、种子混放。
作者简介:郑国喜,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长期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工作。联系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水利局大厦329号 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7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