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监测对重症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价值探讨

2020-07-20辛小梅李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使用价值抗生素

辛小梅 李媛

【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监测对重症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为探讨对象,将全部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平均纳入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给予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先进行降钙素原监测,采用抗生素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WBC、CRP、PCT水平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WBC、CRP和PCT水平对比,治疗前WBC、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水平均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后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和病死率对比,实验组(6.98%,2.33%)均低于对照组(23.26%,16.28%),组间比较实验组更优(P<0.05)。结论 采用降钙素原监测指导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降钙素原监测;重症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价值

感染是重症病房患者面临常见问题,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而控制感染已经成为重症病房治疗管理重点[1]。目前,针对感染治疗中主要采用抗生素,但不可避免出现滥用抗生素现象,导致患者PCT水平升高,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降低应用效果。因此,应参考相应检查数据,指导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升要用安全性,保证对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本次研究重点分析降钙素原监测在重症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86例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为治疗观察对象,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4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0~80(52.56±4.92)岁。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和16例,年龄31~79(52.87±5.33)岁。对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患者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未患恶性肿瘤者;④未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⑤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⑥年龄≥18岁;⑦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②患有传染性疾病;③真菌性感染导致的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结合抗生素用药说明书,给予患者抗生素常规治疗,联合治疗10~14 d。

实验组:实施降钙素原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适量使用抗生素。降钙素原监测,在患者入院后第1 d、3 d、5 d和10 d均抽取2 mL空腹静脉血,对血清进行离心分离后,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将PCT<0.5 μg/L作为阴性标准,若检测结果符合阴性标准,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并进行对症治疗,而治疗结果不明显,应更换抗生素类型或治疗方案。若PCT>0.5 μg/L,继续采用使用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研究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统计抗生素使用时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病死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x2检验法进行验证,若统计结果为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WBC、CRP、PCT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前WBC、CRP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PCT水平比较,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多重耐藥菌感染率、病死率比较

实验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6.98%)和病死率(2.33%)均低于对照组(23.26%,16.28%)(P<0.05)。

3 讨 论

重症合并感染临床中抗生素为常用药物,对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但依旧存在很多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升,影响患者疾病治疗,严重时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针对滥用抗生素问题,为保证用药合理性,宜采用适合的检测方式,结合相关指标指导用药,以此提升用药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PCT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和敏感性,对健康人群进行血清检测,难以找到PCT,而在人体遭到细菌入侵发生炎性反应后,血清中易检测到PCT存在,而毒素和细菌均为PCT成因。PCT血清检查显示,患者遭受细菌感染出现炎症后PCT水平会快速上升,通常血清浓度高于0.5 μg/L可确诊为感染[2]。

对患者进行降钙素原监测,除可根据PCT水平确认是否发生感染,还可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正确用药。血清PCT水平属于一种无规律、非定性浮动值,但会随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升高,感染得到有效治疗后,其水平也会随之降低,将其作为确定用药量指标,可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减少不合理用药问题,规避滥用抗生素问题。但部分重症肺感染疾病患者会存在PCT异常上升现象,影响医生正确判断,难以作为最后判断标准,应通过综合评估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WBC、CRP水平对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研究组PC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和病死率,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更佳(P<0.05)。说明对重症合并感染患者进行降钙素原监测后,根据检测结果适当调整抗生素用量,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抗生素负面影响,减少感染率和病死率,相较于以往常规使用抗生素方式,具有更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降钙素原监测,并根据结果指导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可改善滥用抗生素问题,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和病死率,提升了用药安全性,将其应用于重症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可提升医师对患者病情了解,以此为指导正确使用抗生素,使患者感染在短时间内得以控制,利于规避抗生素滥用风险,快速控制病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未名,高云仙,毛明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重症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研究[J].吉林医学,2017,38(08):1515-1516.

[2] 游 小,晏萍华.血清降钙素原危急值在抗菌药物对心血管内科感染重症患者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抗感染药学,2015(1):108-110.

猜你喜欢

使用价值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抗生素的故事
探究HPV检测对宫颈病的使用价值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导学案探析
论全息投影技术的使用价值与未来发展
类型学在景观规划中的运用与前景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劳动价值论新探(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