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军工声音
2020-07-20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巍:“建议完善国家专项融资支持政策,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我国是继美、俄、法之后少数几个拥有核电全产业链的国家,具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能力。这其中,能否提供充足且低利率的资金支持,成为出口目标国选择核电合作伙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议,中国核电出口融资政策需要做出应对,要从国家层面推动制定核电‘走出去’专项融资政策,统筹资源,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也指出,“华龙一号”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核电“走出去”,实现高附加值的出口拉动,促进高端制造业不断进步,必将产生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重点关注和思考如何提升关键领域的国家战略储备和应急响应能力,并在航天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设立宇航关键产品储备专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此外,今年我还关注如何借助即将建成的我国空间站,为大规模开展空间生物实验奠定扎实的技术与设施基础,不断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水平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江南航天天马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姜涛:“对报告提出的目标和宏伟蓝图充满信心,祖国的发展充满希望。报告中提到,今明两年培养技能人才3500 万人次以上,这对航天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作为一名一线技能人员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他最大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更多的“大国工匠”,助力提升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航空工业是高科技的大型国有军工企业,承担着航空装备研发、生产与保障,以及强军兴军的神圣职责。因此,我特别关注的是关于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智能制造;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光电所型号副总师羊毅:“作为航空工业的一线科研人员,我特别关注的有两点,一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过去一年中,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成果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显著提高,我认为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航空工业的产业带动效应,所以很受鼓舞;二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人才流动,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这正是我们广大科研人员的所思所想,必将激活科技人才这一最重要的创新要素的潜能,进一步加快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动力研究院某发动机装备组组长孙涛:‘两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赴山西,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视察,进一步明确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前进方向。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更多央企对山西省装备制造企业和山西转型新兴产业进行战略投资或战略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科技委主任马玉璞:“建议加强船舶工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储备,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需要加强船舶工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储备,推动企业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运用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与竞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所长胡明春:“政府工作报告很多地方都与中国电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我们要积极投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谋划网信体系探测感知国家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特别是科技强军要求,我们要持续为军队提供一流的信息化装备,在探测感知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为强军兴军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