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2020-07-20杨璐茜
2020年6月11日,由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开幕式由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卫通”)科技委主任、卫星通信委员会主任委员姚发海主持,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为大会致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汪春霆、中国卫通科技委原副主任闵长宁主持了会议。来自政府和军队主管部门,教育和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卫星通信设备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和相关媒体的代表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交流研讨了最新的卫星通信系统和技术的发展、卫星移动通信与物联网、卫星宽带通信与新应用及低轨卫星通信、激光通信等新技术和新业务,并就业界广泛关注的天地一体化发展、远程医疗和海洋应用、系统测试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翟立君博士从激光通信技术、太赫兹通信技术、多波束天线技术、柔性转发处理技术、路由交换技术、与5G/6G融合技术等六个方面,介绍了现阶段卫星通信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情况。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卫星宽带成本的下降,在市场的巨大需求下,卫星互联网建设成为发展热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章劲松副总工作了题为《高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特点对比分析》的报告,从系统覆盖、链路能力、关口站、终端、系统容量效率、业务传输时延等方面详细对比介绍了高低轨宽带卫星系统的各自特点。他建议,应该统筹考虑我国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资源,重点弥补GEO宽带卫星系统的不足和盲区;在组网应用上支持高低轨一体化运行,以此控制低轨星座建设规模,保证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构建一个时间及空间连续覆盖的、可靠实用的卫星网络。
高通量、5G、大规模低轨星座等宽带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频谱稀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的文霄杰高工分析总结了5G、卫星通信、卫星与5G融合网络等领域频谱共享的需求热点,以及发展现状和趋势。她表示,在5G及未来的6G中,卫星网络作为地面网络的延伸和补充,可以满足海洋、偏远地区等大部分地区通信,两者组建星地一体化系统已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星地一体频谱共享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可缓解频谱稀缺问题,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202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了将卫星互联网列入“新基建”的范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的幺周石研究员认为,随着网络通信业务容量增加,星间链路的数据必将出现爆发式增长。激光通信技术具有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终端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在国防及民用通信中均有巨大优势和潜力。2020年开始,激光通信将成为卫星互联网星间链路的重要手段,成为卫星通信行业新的增长点。他指出,商业航天的行业痛点是成本与产能:市场的低成本需求与宇航产品高昂成本之间的矛盾,以及庞大数量的需求与有限的研制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李博作了《国外低轨大规模星座最新发展》的报告,介绍了“一网”(OneWeb)、“星链”(Starlink)、 “柯伊伯”(Kuiper)等典型星座系统的最新动向。他分析指出,星座竞争已从商业行为,逐步转向国家战略利益的谋划和争夺;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发展,应更加强调天地一体、协同发展;一星多用、多星协同,将创造出新的载荷设计理念与应用场景。
在“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专题讨论环节,现场气氛活跃,与会代表积极发言,为我国卫星通信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