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2020-07-18丁毅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乡地区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导致了社区风险集聚和社区异质化,这给社区治理服务带来了重大挑战。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城乡社区治理已成为党中央的政府战略指导下社会协调与基层自我管理的关键。因此为了促进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基层社区党组织需要集中精力处理“一个核心、两个关系、三层联系”,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作用,规范地方政府的政治化与社会化之间的关系,让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服务创新
社区治理既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又是國家治理的一部分。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第一次将“社区治理”列入会议报告。从那时起,社区建设已被社区管理所取代,城市和农村的社区管理工作正在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和职能现代化”的目标,这使得社区治理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央政府对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新使用,理论界和实践界开始了对社区治理新的研究工作,完善社区治理新要求和总结社区治理领域新经验,是下一步开展社区治理实践和研究的基础。
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1.1社会主体构成日益多样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社区治理出现了新背景,这给现有的社区治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使人们感兴趣的领域多样化,而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依赖市场机制来节省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意识、产权意识和利益意识正在逐步提高,集体社会正在日益缩小,个人社会也在不断发展。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传统社区逐渐失去了凝聚力,而现代社区则解散了各种基于“理性关联”和多元文化主义,这体现在城乡社区的社区意识逐渐下降,社区的公共身份缺失。此外,在传统社区的背景下,不同类型的社区得到了迅速发展,除了旧社区之外还有商业社区、乡村改造社区、城市乡村社区、统一住房社区、社会住房社区、农村社区等,社区类型的多样性集中体现了社会利益客体的多样化,也引发了各种问题和矛盾纠纷。
1.2社区人口聚集带来社会性风险
我国已建成的商业住宅空间从1998年的141,257,300平方米大幅增加到2018年的9.355亿平方米,城市人均居住空间从1998年的18.7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9平方米。巨大的社会空间对于陌生人来说,在事实上引发了“政府、市场、社区、居民”之间的多维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风险的聚集,这是因为快速的城市化不仅增加了城市人口,也在传统社区造成了危机并扩大了城乡差距。从2001年到201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从36.22%上升到59.58%,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1,944万人,这意味着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人口快速流动的高速发展时期。历史规律表明,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的集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甚至会产生摩擦,从而增加了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稳定的压力。目前我国的流动城市人口已超过2.44亿,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城乡社会保障双重结构的影响,移民在罪犯总数中所占比例继续从1985年的15%增加到2014年的70%,部分主要城市结果更加严重,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此外,城市群本身带来许多风险,一些非常大的社区经常面临拥挤的“空间风险”,缺乏灵活的空间和外界空间的隔离,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安全风险”以及对个人财产的破坏,同时还存在有居委会和基层政府的责任“超负荷治理风险”。一项针对全国9个主要城市的调查显示,有85.4%的业主经历过各种财产纠纷,有31.8%的业主遇到了水、电、电梯等质量问题。另外,在社区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缺乏安全装置、高空抛物、违章建筑、交通事故、营养健康、疾病传播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1.3社区管理压力不断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也面临许多风险。在农村地区自由流动的农民不愿轻易放弃土地,这使得其难以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并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和对农村社区资源的管理存在漏洞,而导致的农村社区发展面临着社会矛盾增加、制度化不足和社会组织薄弱等挑战。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剧农村社区的管理压力。在这一过程中社区“乡村到居民区”的复杂组成问题,在一些城市社区,新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当地社区委员会(党组织)的依赖是有限的,并且难以进行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1.4社区管理模式需要改革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社会治理结构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单一治理模式以适应社区治理的需求。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城乡社区管理的新目标,对地方政府的战略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得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具有新的方向。社区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而不同的社区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性能要求。商业单位共享社区通常面临财产纠纷,老社区和安置社区的房屋质量普遍不高,也没有安全措施,缺乏政府公共服务支持,这直接导致其接受的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下降。
二、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要点
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省部级社会管理与创新研讨会闭幕式上指出:“所有社会管理部门都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需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他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中共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促进人的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目标。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城市工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民城市”。在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进行评估的基础上,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初衷和使命是使我国人民幸福生活并振兴中华民族。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们更加满意,幸福,安全,可持续”。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已成为新时期国家治理和社区治理进一步发展的背景和目标。
2.2合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被视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关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地方政府的意见》,为地方政府制度提出了“四个主题”和“六个职能”。其中有四个主题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政府的领导作用、重视自治基层组织的基本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力量中的协调作用。因此可以说,党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社区治理的重要标志。
2.3注重管理重心下移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决策者的社区治理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城市管理的关键在社区内”“社会管理的重点必须放在社区的城乡地区”。因此各级政府要下放治理重点,尽可能在基层党组织中使用资源,以此为基础完善社区服务和管理,使基层人民可以自主行使基层权力,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权力运行中的作用。此外,基层党组织还应当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例如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金等方面的问题,并不断提高基本公共管理水平,使人民群众感到幸福、快乐和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精确的服务。
三、结束语
建立更先进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政府、企业、各类机构、社会组织和人民大众的共同责任。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有助于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社会工作在争取自己参与和交换社会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会在未来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庆智.论我国社区治理——从威权式治理到参与式治理的转型[J].学习与探索,2016,(6):38-47.
[2]李增元.协同治理及其在当代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应用[J].学习与实践,2013,(12):98-106.
作者简介:丁毅,女,河南兰考人,中共郑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