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论语》中的“孝”
2020-07-18孙俊
孙俊
摘要:“孝”是孔子伦理学说的伦理德目之一,是儒家伦理体系的基础,《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构成了完整的孝文化,由低到高分别是:孝养、孝敬、孝忠。
关键词:论语;孝
“孝”是孔子伦理学说的伦理德目之一,是儒家伦理体系的基础。即使由于语录体的特点导致《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多是片段性、非连续性的,但并不妨碍《论语》中“孝”思想的完整性、体系性。
一、孝的最低层次:孝养
《论语·为政》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酒食,先生馔”:子女要保障父母的饮食起居,让他们衣食无忧。“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关心父母的年龄,也是对父母身体关心的体现。
“孝养”除了关注父母的身体外,还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地保护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论语·泰伯篇》中记载曾子病时,让弟子看其手、看其足,即出于此意。“父母唯其疾之忧”“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都是对自身身体的重视。而一个人要做到保全自己的身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免于刑罚,免于刑罚的关键又在于“视听言动”皆要中礼。于是,“孝”和“礼”便具有了内在统一性。
二、孝的第二个层次:孝敬
相对于“孝养”,“孝”的较高一个层次是“敬”。
《论语·为政篇》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如果仅仅对父母“能养”,而不“敬”,那和畜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也就称不得是孝了。于是,“敬”成了“孝”与“不孝”的道德评价标准。
敬要“无违”。对“无违”的理解,有些学者解释为“不违背父志”,将其视为宗法家族制下对父权的绝对拥护,从而大加挞伐。其实这并不符合孔子的初衷。“无违”的理论出发点是不违背“礼”,是保全父的“义”。“父母有不合礼,子女不当顺其非,必自以合禮者事父母,斯对父母为至敬,亦即子女之至孝也。”[3]在父亲将行未行不义之事时,子女要力“争”,要“几谏”。“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当父亲已行不义之事后,子女又要“为父隐”,目的是不让父母陷于不义的处境。所以,“无违”就是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能做到这些,就是敬。
“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考察孔子的鬼神观,可以看出孔子是不相信鬼神论的,但却非常重视“慎终追远”[1]50。对父母的祭祀要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而且必须亲自祭祀,否则,“吾不与祭,如不祭”。因为,“苟非吾亲自临祭,纵摄祭者亦能极其诚敬,而于我心终是阙然,故祭如不祭”。对父母的葬礼,“与其易也,宁戚”,依然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面对父母的去世,即使是讲究“哀而不伤”“过犹不及”的孔子,在父母去世时,也不反对为子女者表达自己的全部情感,哀戚不已,足见“敬”在孝中的地位。而“敬”的道德路径即在于“心安”。
敬要“无改父之道”。依据许慎《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孝”的本意就是子女要继承父母的志向、事业。据《孔安国传》解释,承继先祖的意志,遵照先祖的志向,是孝;背离父亲之道,任意妄为就是不孝。因此,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具有伦理学意义,更具有社会学意义,继承父业、父志的合理性部分,就能促进个人成长,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所以,“无改父之道”也是是对人类文化价值的继承和发扬。
三、孝的最高层次:孝忠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一个人能尽心竭力孝顺父母,自然就能舍生取义侍奉君主。“孝慈则以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正是孔子“移孝入忠”的伦理逻辑路径,将德行伦理文化上升为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哲学与政治哲学合二为一,构成封建社会家国同构下的伦理道德治理模式,从而实现了“孝文化”的最终伦理归宿。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统治者对父母孝敬,对百姓慈爱,就会起到示范作用,百姓就会忠于自己的统治,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表达,就是巩固群众基础,取得执政合法性地位。
当然,孔子并不是完全站在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角度来谈“孝”的。“移孝入忠”的背后,仍是成就自我完美的道德品格。因为“家族的、社会的角色自身就逐渐会形成一种规范性力量,作为我们应当如何开展、进而做什么的指导原则。”
孔子在答子贡成“士”的途径时,由高到低指出了三种途径。其中,第二种途径就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做到“孝悌”也能成为“士”。“士”以“成仁”为最高理想追求。但仁之大本,难以企及。正如颜渊感叹孔子之学“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贡赞叹孔子学问如“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1]146“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由此指出了一条成仁的路径,即由孝入仁。“孝”是“仁”的中介、桥梁,从而打通了现实和理想的桥梁,让“仁”有了追求的路径,而不是无法企及的道德彼岸。
四、结语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地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5]儒家“孝文化”已成为中国儒家伦理学说中最显著的伦理道德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对传统道德资源中的优秀伦理文化,进行损者损之,益者益之,不断完善新时代“孝”文化精神,为构建“友爱”的社会氛围,推进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安定和谐的家国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1页.
[4][美]安乐哲.罗斯文.《论语》的“孝:儒家角色伦理与代际传递之动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第52卷第5期.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