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孩子真的会了吗?
2020-07-18王春珠
王春珠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疑问,接着针对这疑问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一是理解近似数的定义;二是解读“四舍”与“五入”,旨在希望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关键词四舍五入法;近似数;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81-01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一脉相承
关于近似数,学生最早接触是在二年级,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教材编排了精确数和近似数的认识;到了四年级,学生学习了《大数的认识》之后,教材编排了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再到五年级,在小数的乘除法计算教学单元,相应安排了求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对比这三次编排,可以发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为:二年级的时候,通过数轴,表明了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求近似数的方法并不明确,只给了“接近”这个模糊的概念;到了四年级,准确给出来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四舍五入”法,并直接点明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在学生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之后,五年级安排了求小数的近似数,很显然,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建立在求整数的近似数基础之上的。
笔者反思了一下,学生出现上述问题,皆因在四年级学整数的近似数时,笔者没有对“四舍五入”法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没有让学生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而是直接将课本上关于“四舍五入”法的定义及使用方法灌输给了学生。
四舍五入法的定义,包含了两个要点:一是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二是这个数小于5,就舍去,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四舍五入”是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就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其他位上的数不用管?二、为什么5是“进”或“舍”的分界线?
二、答疑解惑
(一)要让学生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必要借助数轴来理解近似数的定义和求法。
第一阶段:理解近似数的定义
1.什么是近似数?
在一条数轴上找到两个相邻的整十数,如70和80,然后在两个数之间靠近70一方找个数,这个数可以描述为“接近70”,70就是这个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为了好记,有时候不需要用准确数或者不好确定一个数的准确大小时,可以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近似数,顾名思义,是和准确数接近的数。
2.谁才是“近”似数?
画两条数轴,并在两条数轴上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整十数,如70和80,在其中一条数轴上两个数之间找个数,靠近70一方,在另外一条数轴上两个数之间找个数,靠近80一方,虽然两个数都处在70和80之间,但是它们的近似数不同,靠近70的数,70是它的近似数,靠近80的数,80才是它的近似数。
第二阶段:解读“四舍”与“五入”
1.求近似数为什么以“5”作为分界点?
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找到两个相邻的整十数,如70和80,并标出这两个整十数的中点,即75,让学生明白:75是70和80这一段数轴的中点,75左边的数更靠近70,75右边的数更靠近80,所以“5”是分界点。
2.为什么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其他数位上的数不用看?教师可以用二个数轴让学生体会:
(1)画一条数轴,找到两个相邻的整十数,如70和80,确定它们的中点75,在中点左右两侧找两个数,如74和76。若要求精确成整十数(即省略个位上的数),74在中点的左边,近似数是70;76在中点的右边,近似数是80。可以看出,省略个位上的数是看个位上的数是舍还是入。
(2)画一条数轴,找到两个相邻的整百数,如700和800,确定它们的中点750,在中点的左右两侧找两个数,如747和761。若要求精确成整百数(即省略十位和个位上的数),747个位上是7,但是十位上是4,它在中点的左边,更接近700;761个位上是1,但是十位上是6,它在中点的右边,更接近800。
以上可以看出,省略十位与个位上的数是看十位上的数是舍还是入,个位上的数不决定它在中点的左右位置。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舍还是入,是因为它能决定整个数在数轴中点的左边还是右边。
(二)联系生产和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纵观教材的三次编排,都提到来同一个词:“生活中”。为什么要学习近似数?那是因为生活实际的需要,例如,讨论人体内的细胞、价格的计算、全国的土地面积、全国的人口......如果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需要,学习的意愿自然强烈,热情自然高涨。
数学的知识不是人们凭空决定的,而是在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每个知识点都有它的出处,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出处,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不单是为了成绩,数学的意義也就体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王晓蕾,潘春敏.“近似数”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