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7-18王灿
王灿
摘 要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板块。为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加强阅读教学,并且是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因此,发展分级阅读,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很有必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具体培养方法的实践路径、问题与出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073-01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沟通、表达的工具,其重点在于它外在的工具性与内在的思想性。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辩证思维的培养,这就给阅读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开辟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使用分级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拓宽其阅读的广泛程度,提升其阅读水平,为其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稳定的基础。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
兴趣是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关键因素,兴趣是学生积极配合的内在原因,兴趣是学生透彻消化知识的催化剂。要使学生自发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就要在课堂设计之初便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调查与探究,之后安排得当、贴切的阅读先导环节,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其内在的好奇心引导其开始之后的英语阅读。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学生英语水平尚未分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所以,教师可聚焦兴趣,思考如何加大力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阅读。
例如,在Its red 的教学中,可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展示,让学生从观感上直接认识the process of chameleon changing color,之顺势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举例、表达周边动植物、生活用品的颜色,激发其阅读兴趣,勾起学生对于文章的好奇心,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投入阅读。在先导环节后,引入课文的主题——colour,让学生将之前的例子、颜色与英语相连接,如芒果—黄色-yellow、坦克-绿色-green、苹果-红色-red,让学生将英语单词与自己感兴趣的各种身边事物建立联系,形成思维,激发他们的单词学习兴趣,为进一步进行英语阅读打下基础。
二、交流协作,分组阅读
在高年级的大段、整篇文章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分为4-6人一组,分别阅读、讨论、研究不同板块的段意与内涵,在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中得出共识,并进行分组发言,最终组成整个单元的整体宗旨脉络。
例如,在五年级下Unit 3 We should obey the rules的教学中,就可以将Lesson25-lesson30分别布置给各组学生,让他们讨论Lily,Yang Ming,Mary,Li Yan,Peter,Kate等人的行为,总结到底何为rules?为何要observed the rules?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具体地了解单元中各课的内在逻辑,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交流协作中获得自我提升、发现知识的成就感,最终爱上阅读,爱上英语学习。
三、划分群体,循序渐进
小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期,也处于幼年、童年智力水平的成长期,所以低中高年级的不同的学生,有着很大的能力、知识差异。所以,教師要具体分析,采取贴合各年龄段学生具体特征的分级阅读教学方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迎合其英语知识水平较低、词汇量较少的特点,要先回避大段、长篇的英语文章阅读。教师应进行interest teaching,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外在的教学与内在的探索中进行知识积累,积累一定的知识常识和语言基础。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并且依靠内在兴趣与外在指导已经有了阅读习惯与较为科学的阅读方法。就可以大量进行group reading,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能力;适当进行concentrated and silent reading,培养学生专心致志、聚焦文章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重视阅读、回归阅读,通过分级阅读的方式,一方面,迎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天性与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学;另一方面,刺激同组学生中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不同责任的分割、交流协作,培养其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责任意识。相信,在分级阅读的实践当中,会建立越来越完善的小学英语教学体系,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体味英语、掌握英语、爱上英语,加快新教改的步伐,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让小学英语教育成为学生英语学习路上扬帆远航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曹淼.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对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7):10.
[2]郭万利.基于智慧型成长阅读的小学英语分级阅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21):187-188.
[3]万丽雪.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的建议[J].华夏教师,2019,(2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