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在“自由”课堂

2020-07-18翁珊珊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五彩池南郭先生自由

翁珊珊

“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现在的语文课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一不小心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课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那么,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學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其实,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作为教师则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强烈的课程意识,科学而艺术的融合“预设”和“生成”。唯有如此,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有了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那么,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我们如何有效地把握“动态生成”,使课堂充满无限精彩,以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突发其想”——巧妙放大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呈现在课堂中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突发其想,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放大,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彩池》这篇课文时,他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了一组五彩池图片,结合书上语言的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就在这时,一学生好奇地问道:“老师,五彩池能游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执教老师呢?他也呆了,因为他根本没想到学生会提这一问题,但他很冷静,只见他首先微笑着对提问的学生说:“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接着又对全班学生说:“既然大家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那么,我们先分小组讨论一下,好吗?”学生们马上兴致勃勃地议论起来,接着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这一有益的动态资源;如果教师没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而是轻易放弃这个问题的研究,抑或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

二、“多元解读”——走进文本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并进入情景,去体验、感悟,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李白的诗《夜宿山寺》时,有学生提出:“天上根本没有人,诗人为什么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呢?”教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再读这句诗歌,在体会诗歌的意境中大胆地设想原因。学生自读诗歌后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我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体会到寺庙很高很高,天上的神仙就好像在我们的头上,不能大声说话,不然就吵醒他们了。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阅读李白的生平简介,让学生知道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想象奇特,夸张大胆,再去理解这句诗时,学生的感悟就更深了。

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文本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引导,体现了价值上的导向作用。

三、“异样声音”——科学引领

课堂生成也只有立足文本,才能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不至于成为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由,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视而不见”,一味地“尊重”,盲目地追求“生成”,追求“奇异”,而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

如一位教师在《滥竽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时,问学生:“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语出惊人:“我觉得南郭先生是个很聪明的人。”

教师愕然:“是吗?”

“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

教师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听你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

“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趁机混了进去,很聪明。”

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有道理”。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

就这样,一个虚伪作假的人居然变成了聪明,这样的理解肯定有违编者及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这并非是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游离文本,是一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其实,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对语文教学而言,它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通过课文语言达到共鸣,是三者的心灵在课文的言语中交流融合;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阅读、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给我们一线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猜你喜欢

五彩池南郭先生自由
唉,真是报应啊
游九寨沟
滥竽充数
静谧的五彩池
黄龙·五彩池
续写《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后传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九寨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