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项目中主要税种风险应对措施
2020-07-18朱明慧丁丽萍
朱明慧?丁丽萍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平台,在目前中资企业“走出去”时,要想在国际道路上走得远、走得稳,税务风险是企业绝对不能忽视的,海外工程项目在招标和投标、合同的谈判与签订、项目的实施阶段中涉及的主要税种的风险该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增值税风险应对措施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施增值税。它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课征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因而增值税是一种典型的流转税,俗称“价外税”。在国际EPC项目承包建设中,增值税作为非常重要的税种,影响着项目的报价和实际经营,并最终影响项目的实际效益。
第一:严格按照规定抵扣。在境外承包项目实际履约过程中,增值税的抵扣工作受限于所取得发票的合规性,而发票抵扣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在增值税计算和缴纳时通常采用的方式,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要求,详细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增值税发票具体规定,严格按当地税法的规定取得符合抵扣要求的进项税发票和凭证,从源头上防范相关风险,保证进项税能够与实际发生一致,合理降低应交增值税。另外进项税的抵扣认证应该符合当地税法要求,能够抵扣的要做到100%抵扣,不能抵扣的要做相应的调整处理,不能任性的随意处置。
第二:需懂业务的财务人员。在国际EPC工程项目投标分析中,财务人员一定要参与到相关的决策评审中,增值税作为一个特殊的流转税,在某些环节存在免税和减税,应结合所在国增值税的类型,综合考虑到项目的报价中。因此在执行项目时,一方面详细研究合同,更要详细研究客户的贷款合同限制性条件,另一方面在物资发运前就要做好免税函的申请办理工作,使财务工作与业务紧密结合。
二、预提税风险应对措施
预提税是预提所得稅的简称,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在投资国经营取得的利润分会母公司或海外分公司汇回总公司的利润,都会涉及预提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股息预提税、利息预提税和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
第一:结合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政策。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对预提税进行明确,并从收入的来源上加以规范。如果中国与工程所在国之间存在目前生效的双边税收协定,那么在税收协定中都会有关于以上预提税明确的适用范围,规定在哪一方国家纳税,甚至会有更加优惠的适用税率。因此在预提相关税费时要全面研究,避免错提和多提。
第二:了解项目所在地居民和非居民征税规定。在境外承包项目实际履约时,一定要对预提税的范围和税率有充分的掌握,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进行准确的预提预缴,将相关的税务风险充分的转嫁至分包商和相关的其他受益人,保证自身履约行为的规范性,保证项目实际利润的高质量水平。
三、个人所得税风险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承揽和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从中国派遣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到施工国现场参与项目建设,也更多的需要雇佣当地劳工和技工从事低端的劳动工作,中方管理人员和外籍雇员的薪酬发放也就引起了在工程所在国的个人所得税扣缴事宜。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税务审计,都把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作为重点审计事项进行,而个人所得税的处理也恰恰是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上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风险点。
第一:熟悉项目国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中国企业在工程所在国履行工程合同时,要格外注意对中方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条款和判定标准,一方面做出有利于企业税收负担的相关筹划,另一方面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合法合规的履行纳税义务,避免税务处罚风险。如果满足税收协定在国外免征个人所得税,要提前做出相应的筹划安排。万万不可为了减低税负,做出错误的税收安排,导致后期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第二:全面管理。在海外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务人员要对负责当地员工招聘和管理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在当地员工的招聘、合同签订和工资发放、个税计提方面提出符合当地税法规定的操作建议,避免相关人员无视当地法律,或者按照国内的管理思维处理国外的问题,确保项目在个人所得税问题上各个方面符合法律要求。
四、利润税风险应对措施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项目中,除中国政府或其他非盈利性国际组织援建的项目,都要就工程项目合同实现的利润在工程所在国缴纳利润税(企业所得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实质是一样的)。其计税基础是按照工程所在国税法规定的计算方式得出的合同利润数。从利润税的角度来说,尤其是第一次进入工程所在国的企业,要加强对当地税法的了解,进行合理的成本和税收筹划,保证项目的利润水平。
第一:合理的税收筹划。在第一次进入国外市场时,要格外的注意加强前期对项目所在国的税务调查,高度重视项目开工时的税务研究和筹划,提前做好合理避税的布局,加强所在国税法的学习和研究。各国税收制度千差万别,税种、税率和计税方法多种多样,课税关系错综复杂,在条件具备时可以聘请当地的专家和咨询机构进行培训。另外,调整成本可以进行避税,但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能只考虑短期目标,只看眼前的税负减少,而最终造成整体税负加重。
第二:自审自查,合规申报。企业在处理境外利润税时,要从过程中控制,实施监控外部核算账簿的核算成果,保证能够与内部账簿的结果相匹配。全部的税务申报资料要根据内部核算成果进行检验,不能放任代理机构自由处理。在面对所在国税务审计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完税,不能触犯所在国的法律,更不能非法手段降低税款,增大项目中长期的税务风险。
第三:事实就是,做到账实相符。境外项目核算账簿的成本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为依托,严禁虚构不存在的经济交易事项。财务人员在境外项目经营时,对项目收入、成本、营业利润和应纳所得税额应有一个整体策划,尽最大努力平衡各个纳税期间的项目收入、成本以及他们之间的配比,优先从内部实有业务角度考虑对收入和成本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安排。
五、税收优惠政策风险应对措施
海外工程承包是中国企业沿“一带一路”实践全球化拓展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沿线国家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也纷纷给予承包当地工程项目的中国企业以免税政策,或者中国企业利用双边税收协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但是,免税项目有时候“看起来很美”,背后却可能隐藏着重大税务风险;税收协定利用不规范,依然可能导致巨额效益损失。
第一:提高税务意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走出去”企业调查显示,目前选择直接投资的“走出去”企业占受访企业的75%,其中税收风险还未成为企业境外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基本未在投资前开展专业的税务尽职调查,对“税收协定是否签订、并购重组税收政策是否与国际接轨、国内外税法对预提所得税的相关规定是否有利于交易活动开展”等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存在较大的潜在税收风险。
第二:避免重复征税。同样的企业调查显示,超过90%的受访企业认为,过于复杂的境外税收抵免规定使企业很难掌握和操作。我国对境外税收抵免不仅有控股要求,还有层级限制,抵免计算繁杂;有67%的企业认为遇到的境外税务问题主要是当地税制复杂;还有部分企业对常设机构的认定存有疑问;企业鉴于各种因素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主观意愿不强。目前仅有3成企业在获取海外工程后能够主动申请开具、规范备案和使用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对税收居民身份的证明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导致重复被征税。
六、结语
总之,海外工程项目想要顺利的开展,税务风险必须要高度重视,不仅要依法纳税,更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税务意识,结合业务做出合理的筹划,才能更好的让企业“走出去,走下去”。(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