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发展现状研究

2020-07-18刘伟喆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5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一带一路

[摘 要] “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31所高校34个“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开展现状的跨案例调查,将目前开展的项目分成了五类,分析了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教育项目;来华留学生;跨案例调查

[作者简介] 刘伟喆(1984—),男,辽宁东港人,经济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留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173-02    [收稿日期] 2020-02-04

一、引言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各国支持,国家已经出台多项举措,高校也开展了特色项目。学者们对来华留学教育项目研究有基于宏观数据的研究[1],有基于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2],但没有跨案例研究。本文基于多高校跨案例调查研究,梳理发展现状,明确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二、高校做好“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的意义

该项目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取得广泛共识。一是有利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需求旺盛,高校做好该项目有利于留学生规模扩大,服务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发展。二是有利于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建设。高校通过该项目建设,能明确自身来华留学教育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提升教学质量[3],不断增强来华留学教育吸引力[4]。三是有利于高校来华留学招生策略和培养模式的扩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复杂[5],需要高校针对自身特点从人才培养机制[6]、推动教育和产业相结合[7]等方面满足个性化需求,扩展招生策略和培养模式。

三、高校“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发展现状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笔者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共收到问卷31份,其中有效问卷29份。有效问卷中部属高校20所,省(市)属院校9所。有27.59%的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是100~500人(含),10.34%的是500~1000人(含),27.59%的是1000~2000人(含),34.48%的是2000人以上。这些高校全部招收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占比10%~50%的12所,50%~80%的12所,80%以上的5所。

(二)“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的分类

各院校共填写了34个项目。根据合作对象分为以下五类。

1.与国家部委合作的项目。此类项目主要与教育部和商务部合作。相关项目有传统的奖学金项目,如“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也有专业或学校特色项目,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地理环境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大学“一带一路”友好使者项目等。

2.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合作的项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孔子学院奖学金、“一带一路”优秀自费奖学金、“汉语+”“中国+”等项目,都以“一带一路”国家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3.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地方政府对于该项目投资力度也十分大。在调查的样本中,不仅北京、上海等省市设立了“一带一路”项目,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重庆、宁夏、甘肃等省区市和成都市都设立与高校合作的项目。

4.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去”,有一些企业与高校开展定制化合作,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有的学校正在尝试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新模式。这些都是“一带一路”项目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5.学校独立承办的项目。很多高校设立了校级项目,如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书院、北京体育大学“一带一路”奖学金、重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奖学金、济南大学“一带一路”奖学金等。有的高校针对部分群体设立了项目,如上海财经大学针对区域经济学硕士、天津大学针对预科生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等。

四、高校“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一)目前的优势

1.地方政府重视,提供资源保障。各校“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对象丰富,如教育部、商务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地方政府、国外政府等,还有学校独立承办的项目(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合作项目最多,说明地方政府对于开展该项目十分重视。由于是政府牵头,容易调动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会给项目提供更好的物质资源保障和支持。

2.高校紧抓机遇,企业积极参与。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学校独立承办的项目占比也很高,说明各高校都紧抓机遇,不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在调查的34个项目中,学历项目占比59%;长期项目占比68%。这说明各高校发展策略是吸引更多长期稳定的“一带一路”国家生源来高校学习。

不容忽视的是企业也参与到了项目中。学校与企业携手,既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又发展了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

1.学生数量众多,项目数量较少。高校已经招收了大量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但有8所高校坦言,自己学校并没有设立项目,占调查样本的27.59%;有12所高校只有1个项目,占调查样本的比例最高,达41.38%;有6所高校拥有2个项目,占调查样本的20.69%;拥有3个项目的高校有2所,拥有4个项目的高校有1所。这说明很多高校并没有大量开展“一带一路”项目。

2.项目特色不足,仅靠奖学金吸引。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學校项目以奖学金作为亮点,吸引“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前来就读。这种做法短期会很有效,但考虑到长远发展,还是应该梳理学校的优势学科,结合市场的需求,以项目培养的内容为亮点吸引学生前来就读,打造品牌项目。

五、做好“一帶一路”来华留学教育项目的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教育管理部门,在发展“一带一路”来华留学项目时,要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务,明确发展项目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做好长远的规划,从而确保各高校项目的顺利开展。

2.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牌项目。高校应该认真梳理自己的优势学科和资源,利用自己的长处,结合国际学生的实际需求,打造“一带一路”的特色品牌项目。要将项目的培育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相结合,进而推动学校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3.积极与企业合作,创新培养模式。企业的参与对高校来说是很好的补充,定制化的培训更利于国际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政府、高校和企业不断碰撞,有利于培养模式的创新,形成新特色。

参考文献

[1]栾凤池,孙伟.“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7-17.

[2]郑淳,杨帆.中非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国际化教育实践探析——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11):29-34.

[3]郑刚,马乐.“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6,(4):77-82.

[4]陈丽,伊莉曼·艾孜买提,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近10年发展变化与策略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0):27-36.

[5]贾兆义.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向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7,(11):10-15.

[6]李硕豪.“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形态转变论列[J].高校教育管理,2019,(04):1-7.

[7]陈强,文雯.“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使命、挑战和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8,(03):28-33.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ducation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a cross-cas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34 education program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31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the current projects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and thre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ducation program;international students;cross-case investigation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一带一路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