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思维和命题思维的多维切换
2020-07-18陈兰燕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备考策略通常是老师梳理出诸如整体感知、语句鉴赏、句段作用、体验情感等题型,据此整合出所谓答题技巧或套路格式,学生作答时便可依葫芦画瓢,把本该培养和考查学生独特感悟、个性解读和创新思维的阅读分析,变成固化思维、入格入套的工作坊流水线。
究其原因:一是对文学作品阅读的理解偏狭,似乎文章仅是为解题做材料辅助而存在,文章本身的阅读价值阙无,是否读懂也无所谓,掌握解题套路才是根本。二是知识教学概念化,知识学习与阅读理解分离,传授给学生修辞、人物描写、写作手法等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句段内涵和作用,至于这样表述,其语言效用、情感妙处、思维独特在何处,师生并不关心。三是各种考试答案的强势话语权,考分的诱惑让学生认为参考答案就是唯一,背记套路格式就能拿分。
至于这些套路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在真实阅读和解答,阅读分数能否提高,估计谁也不清楚。鉴于此,笔者以2019年中考深圳卷文学作品阅读《不忍舍弃》为例,来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思维角度,对阅读作品和解题过程进行重新梳理和建构。
一、作者思维
1.读出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
阅读和写作就如玻璃的两面,二者不可割裂来看,真正的读者一定在阅读文章内容时看到写作肌理,真实的创作者在写作时也会照顾读者阅读感受。简言之,写作的本质,是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者感悟,经过精心雕琢的方式,传达给作品阅读者,反之,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在作品阅读后,能够接收、感受并且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因而,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理解作者想说什么,即写作意图,以及作者怎么写的,用什么方式,即写作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写了什么。请看《不忍舍弃》的阅读层次分析:
写作内容(写了什么):保姆没有保管好“我”的旧自行车,与母亲相关的往事和旧物,嘱咐保姆保养旧自行车。
写作意图(表达了什么):不忍丢弃的旧物里潜藏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对保姆的宽容。
写作逻辑(怎么写的):用一辆旧自行车,以回忆的方式串连起母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母亲的怀念,以及他人对旧物的不解、“我”对保姆的宽容。
可以看出,层次的逐渐变化,是对阅读肌理逐渐深入的过程,所以,文学作品阅读最大的难题,就是文章内核读不透,一旦教师从来没有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过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对文学作品始终冷漠而有隔阂,阅读训练始终在外围打转,答题也将无从下手。
2.解读文本背后的深意
文本解读不仅是阅读的必经阶段,也是解题基石,由于教学懈怠,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放弃文本解读的引导,只看解题,忽视阅读,在训练时以快餐方式囫囵吞枣匆匆而视,告诉学生许多答题技巧,从套路出发走“捷径”。在日常教学中已可见一斑,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社戏》,对于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从僵化的套路出发,结论先行,居然是“为了点明中心,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升华主旨”等,无法领会鲁迅先生在“好豆”“好戏”中深藏对“故乡”人情的眷恋。而入格入套的固化方式迁移到考场阅读,更是大行其道,导致极为恶劣的后果,学生根本就不知什么叫文本解读,遑论解读方法和“自我理解”空间,无法生发独特感悟和理解,妄谈培养个性解读和创新思维能力。
所以,文学作品阅读一定注重文本解读能力训练,让学生读出文本背后的厚度与精彩。比如《不忍舍弃》的解读片段:
【片段呈現】
这的确是一辆洗尽铅华的旧车,且车座开裂、多处生锈……
但因为一直注意保养,所以它离“破”还远,甚至还中看,特别还中骑,至今骑起来依然杂音全无,非常轻捷,腿上一点儿不感吃力。
【文本解读】
在“我”眼中,这辆车“陈旧”,历经岁月磨洗,它洗尽铅华、开裂、生锈,但是车仍然“耐用”,它中看、中骑、杂音全无、轻捷,之所以出现这样反差,是因为“我”对它的爱惜和保养,而为何“我”如此重视,是因为这是母亲买的车,留下的旧物,睹物思人,包含着“我”对母爱的眷恋和深深的怀念。
课堂上带着学生去发现这些“不寻常”,解读出背后的深意,把文章读厚、读懂、读透,才能为后面的解题打下夯实的基础。而这些不寻常的“有意味的形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读,力避解读概念化,去发现、分析和理解。
3.训练问题意识和结构意识
提升解读文章的能力,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要有问题意识。阅读时大脑中始终存有两大问题,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作者是怎么表达的?当然还要具体细化到文章中的每一句,甚至每一段每一个词,有时也可以追问: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个字?《不忍舍弃》中有这样表达,“我虽买不起汽车,一辆名贵的自行车还买得起,可天下有哪辆自行车,能与这辆自行车相比呢?”仔细揣摩,为何用语气较为强烈的反问句表述?为何说“天下”的自行车,都无法与“这辆车”相比?思考后就能感知作者言下之意,这辆自行车看似普通陈旧,但在“我”心中无可替代,根本在于这是寄寓母女深情的爱物,反问和夸张是在强化“我”对母亲的眷恋。
其二,要有结构意识。能够在发掘文本内在意蕴同时,从全局角度梳理出整篇文章的架构,整体上理解。比如《不忍舍弃》的叙事脉络中,“旧自行车”一再出现,从保姆忽视保养自行车,到“我”回忆再现母亲给“我”买自行车,再到如今因自行车对保姆嘱托,据此可梳理出文章架构:作者用一辆旧自行车,以回忆的方式串连起母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他人旧物的不解、“我”对保姆的宽容。当然,这两个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贯穿始终,透过作者在文章当中有意无意透露出来的线索,来推断和还原写作意图和逻辑。
二、命题思维
1.解读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
阅读材料的题目和答案由命题人制定而成,这句话看似人人皆知,实则许多人未解其意。考场上,考生常犯两类错误:一是答非所问,问此答彼;二是题目要求没读懂,匆忙下笔。一篇文章在进入中考试卷前,一般会经由命题者删减合并,为和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点相适切,意味着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除了进入文本,读出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还要站在命题人的角度,读懂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命题者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考生只有在这一具体的问题语境和文本解读交互中,才能实现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展示其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而解题的本质,是在充分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基础上,根据提出的问题,要求用规范的答题方式和语言来精准地回答这些问题。
比如,《不忍舍弃》原文2600多字,内容极为丰富,但作为中考测试文本,其丰富性显得不合时宜,命题者删减了“母亲纳鞋底”,“旧收音机”和“旧杂记本”的内容,保留完整的“自行车”情节,为的是聚集考生关注,以防干扰造成较大的理解偏差。同时,第14题考查内容,“阅读全文,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这道题看似随意性较大,实则要求考生用最简要的话概括文章,应当是能够提挈全文的线索性事物或者情感,并且作为标题,还需简练、激趣。据此,考生不难想到贯穿全文的旧自行车和不忍舍弃的情感,对此斟酌用词后表达。因而,切换为命题者思维,可以发掘阅读材料和考察点之间适切点,不失为一种有效解答方式。
2.优化答题策略和表述用语
从考查结果看,解题是否完备意味着和参考答案是否高匹配,对于参考答案,许多人不解,一千个解答者也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从理解层面来说,确实不可能有一个定论叫作答案,谁也无法确保自己的理解就是百分之百对的。但是仔细思考,参考答案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从公平性和效率性的角度来看,有竞争就应会有准则,命题者必须根据考生呈现的阅读能力进行分层评价。文本解读并非无边界,开放性也是在对文章内核理解基础上,考生用规范、完善、准确的措辞,清晰的逻辑条分缕析地回答问题,“言之成理”这四个字绝不能视为“我的理解我做主”。
比如《不忍放弃》第16题:“文中10-15段插入了‘旧杂记本上记录的一些内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典型回答,将其和中考参考答案进行甄别分析,学生据此发现反思点:
答题后,与命题者制订的参考答案相比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找到自己解题过程存在的不足,优化答题策略和语言表述,实现解题能力的提升。
3.训练拆题和分析能力
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具备命题思维,运用逻辑分析能力,来精准推测、分析命题人思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拆题能力,需要刻意训练如何拆解题意,找准答题方向,许多学生解题前没有厘清题意,事后评卷时突然发觉审题失误,比如《不忍舍弃》第18题:“面对作者张洁提出保留家中旧物的要求,假如你是文中的保姆,会作出怎样的回复?请你结合文意完成下面的留言条。(不少于20 个字)”,笔者参与中考阅卷,竟然有近30%的学生犯这些低级错误:采用非第一人称,或没有站在保姆的角度,或超出20字。此非“粗心”二字可遮盖,题目中有诸多明显关键提示点“你是文中保姆”,“面对作者张洁”等,这类错误完全可避免,究其原因,是日常并未重視精准拆题的能力训练,有些甚至就是一种简单的操作习惯,例如在原文原题做圈画,看似容易,实则学生不自知,教师也不重视。
二是分析能力,在考前训练时,应尽量选用各地中考真题的阅读材料做范本分析,它们毕竟是命题者们集结多方考量,制定具有明确指向的题目和具有共识性的答案和评分标准,而非市面上那些繁杂的训练册可比拟。分析题目和答案,倒推知识点,运用规范的答题策略和术语,以合乎逻辑的清晰表达,在中考阅卷环境中,让阅卷者一目了然。
世上本没有捷径,走的人多了,却忘了应该要走的路。阅读能力和分数难以提高,应静心走好该走的路,不能被所谓的套路迷了眼,而忘记了开拓者一步步艰辛踏出来,而后来人模糊了那些坚实的脚印,将其剥离成地图,把套路奉为圭臬,忽视其面对的每一个文学作品,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匠心。阅读时,学生要以作者思维,先进入文本设置的情境,读懂文章内核,然后站在命题者角度,厘清考查任务,才是最佳的思维过程,而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有益的备考策略。
陈兰燕,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