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访茶: 用心修炼的传承
2020-07-18楼耀福
楼耀福
我第一次去武夷山“天心应家”是在2018年秋天,茶友说是这家的主人应魁寿、应建强父子做的茶,在武夷山历次斗茶赛中获“状元”金奖,是得奖专业户。茶友是因为应家的媳妇龙云是溪源人,同在溪源采茶做茶,一来二往,与应家就熟识了。
去应家,有好茶喝,当然求之不得。
“天心应家”在赤石村,过一家叫“武夷味道”的餐馆,抬头就可以看到他们家的招牌,竖写的行书,褐底白字,颇为醒目。那建筑是幢盖建不久的多层楼房,水泥墙。但天心应家的门面装修很有特点,砖雕和木制的披檐古色古香,像旧时乡里耕读人家的门楼。我曾多年行走老街、古村落,寻访明清建筑,这种古朴的风格让我喜欢。
二楼是应家待客处,沿楼梯而上,所见装潢更让我觉亲切。仿古门窗、木雕匾额、竹刻抱对、清代老家具、墙上的瓷板画乃至随处摆放的盆栽植物都显现满满的传统文化气息。更让我眼睛发亮的是一堵墙上布满历届斗茶赛中应家获得荣誉的奖状、奖杯。
主人应魁寿已在茶室备茶静候,一身深蓝色土布衣衫,见我这个写茶的远方来客,他欢迎一番之后,尽以好茶款待,金奖水仙、牛栏坑肉桂,甚至他们家最牛的“壑壑有茗”,都让我一品鉴。
“壑壑有茗”这款肉桂,在岩茶界“赫赫有名”。西斜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映射在老应手中的小茶盒上,我发现铁皮盒的鸡油黄色泽,是一种皇袍的颜色。“王者风范,从这色彩中已见一斑。
果然,老应一边拆包装,一边开玩笑说:‘我这泡茶的价格可以请一桌饭。”我反应也够快:“那今晚我请你吃饭。”老应说:“你到我这里,哪有你请饭的道理?”
谈笑之间,我想起南京艺术家汤国向我说过,武夷山做茶的,现在真牛啊,出门只要带一泡好茶,就可以让朋友请客吃饭!汤国说的茶,大凡就是指类似“壑壑有茗”这样的好茶。
闻香品茗、杯盏交错之际,老应向我介绍“天心应家”。
他说:“黄贤庚你很熟是吧?他书,上写到过我们应家祖辈。”
黄贤庚是我朋友,武夷山作家,著名老茶人“老喜公”黄瑞喜的儿子,著有《武夷茶说》《岩茶手艺》《茶事笔记》等。在《武夷茶说》中《善于把火的焙师傅》一章152页,黄贤庚写道:“武夷山知名的焙师傅有李乐林、祝赤姑、黄华友、陈远海、释悟高、应立炎、陈谨云、郑承对、林垂清等。”这应立炎,就是天心应家的先人。
后来我在黄贤庚和武夷山别的老人那里了解到,应家祖籍江西上饶,民国年间,应立炎来武夷山天心村做茶,在芦岫茶厂打工,后来负责茶厂的茶山管理、茶叶生产。1949年后,应立炎置办倒水坑茶厂,自成一家。应立炎有三子,应魁寿排行老三,自幼随父亲学制茶,继承了一身好手艺,早些年在天心寺做茶,2002年为天心寺摘得首届斗茶赛“茶王”桂冠,2007年之后应家每年参加天心村斗茶赛,每年获“状元”、金奖等荣誉。应家的茶远近闻名。
黄贤庚还专门对我说:“应家倒水坑的茶不错。
这款让应魁寿自豪的“壑壑有茗”,产地就是倒水坑。
除倒水坑外,应魁寿对他们家别的岩茶山场也很骄傲。三坑两涧中,牛栏坑、悟源涧,核心产区的九龙窠、三仰峰、金交椅、杨梅窠、象鼻岩、下风楼、宝国岩等都有他们家的茶园。牛栏坑茶园总共一二十来亩,有茶园的茶农也就二十来户,应家占一席之地,有其中一亩三分。
我去过牛栏坑。牛栏坑有岩壁石刻三处,“不可思议”,虎”、“寿”,另一处就是“仰止”,刻有“民国十四年孟夏,浦城中学生旅行至此,校长苏吾楷识”等。“仰止”离地面高度约三E四米,应家茶园就在“仰止”岩刻之下。他们在那里种肉桂、梅占等。
应家的茶青还有一部分来自溪源,那里是龙云娘家,黄柏溪源头,山清水秀、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2017年春天,我在溪源村与“闻茗手工茶坊”的茶师们一起做茶,被那里没有被污染的生态环境深深吸引。应家有一款叫“竹里飘香”的茶,原料就是溪源山里的野茶。这款天然拼配的“大红袍”野味浓郁,隐含山林花果草木香,为不少茶客所青睐。
独特的山场是应家好茶的先天因素,但在应魁寿的制茶心得中,“用心做好每一泡茶”却是第一位的。应魁寿认为一款好茶的诞生,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天气无法控制,山场客观存在,而茶人修炼到极致的制茶技艺,至关重要。这样的用心,从应立炎那一代就开始了。
第二天我离开武夷山之前,一个叫“老枞梅子”的茶友约我去武夷宫、宋街,说起天心应家,她说,巧了,她和应魁寿同在一个读书会,与他也熟。我说:‘“那好,我们去应家拐一下,我还剩一本《寻茶记》,送给老应吧,顺便跟他道个别。”这便有了我与应魁寿的第二次见面。
“这是我写的书。我掏出《寻茶记》给他。他让我签名,然后迅速翻阅。书中有些人物他很熟悉,他有,点感动:“这书里你写武夷山有好多篇啊,黄贤庚、陈玉维……你都写了,什么时候也写写我们天心应家?”
我说:“好啊,你们家在历次斗茶赛中得‘状元,本来就有内容让我写。可惜我马上要回上海,这次来不及聊了,下次来,我再找你喝茶。”他连连说好。握手告别时,我开玩笑:“你的名字取得好,魁壽,魁首,难怪斗茶赛经常得状元。”应魁寿哈哈大笑,塞给我两泡“壑壑有茗”,相约来年再见。
2019年9月,我果然又去武夷山。再去天心应家作一次更深入采访的念头,始终挂在我心里。
在武夷山逗留时,福州的陶瓷艺术家茅丹、茶友汪征、欧扬等赶来与我会合,相约这天下午3点去龟岩拜访武夷名丛研究培育专家罗盛财。
中午时分,找地方吃饭,茅丹在手机上搜索,想找一家客人口碑较好的饭店,“武夷味道”跳了出来。茅丹说:“就去这家。
车在饭店门口停下,一抬头看见旁边天心应家的招牌,茅丹笑起来:“那么巧?吃了饭我们就去应家喝茶。”原来她之前曾为应家做过品牌策划,跟应家也熟。我说我和应魁寿也有个约定呢。茅丹笑道:“这就对了,有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