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6件事
2020-07-18
你会苛求孩子做到完美吗?
你会经常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吗?
你会在养孩子时感到手足无措吗?
你会经常被不同的观点影响育儿决策吗?
| 策划人小语 |
父母都想给孩子最美好、最安全的未来,甚至觉得只要尽己所能地给孩子一切,并把孩子隔绝在痛苦和挫折之外,他们就会拥有成功的人生。
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强大的内心与技能、知识同样重要。内心强大的父母,才更有可能养育出内心强大的孩子。本期策划,让我们看一看育儿路上父母容易陷入的6个误区,促进大家思考并寻求到正确的养育方式,让你的孩子更自信、更坚韧、更幸福。
“天呀,这么晚了!”李佳在单位关掉电脑,匆匆往家赶,这时已是晚上10点了。“儿子呢?”丈夫答:“早睡了。睡之前一直在找你,说你答应给他讲故事的。”李佳心里涌起一阵内疚,她走进儿子的卧室,蹲在床边轻轻亲了一下熟睡的儿子,轻声说:“对不起,妈妈又失信了……”
躺在床上,李佳失眠了。她个性好强,年年业绩第一。儿子出生后,她曾努力想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原则:绝不把工作带回家,只要在家,就全心全意陪伴儿子。但工作多时间紧,她经常在单位加班,陪伴儿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她也越来越愧疚。原本她和老公规定,每次外出购物儿子只能选一件玩具,但为了补偿,现在每次她都让儿子随意选,只要他高兴;儿子耍赖不去补习班,她也多次妥协……即使这样,她依旧感觉儿子对她越来越不满。
在做了伤害别人的事后感到内疚是正常的,但在育儿方面,很多父母的内疚感都过于沉重。以下几种情况,你是否感到熟悉?
由于内疚,很难对孩子说“不”;
经常因为没有达到自己心中“模范父母”的标准而内疚;
看到其他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得太少;
时常花时间反思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感到自责……
其实,过度内疚往往来源于错误信念,比如很多职场妈妈认为“只要努力,工作与家庭可以完美平衡”,很多爸爸觉得“工作搞得定,娃就搞得定”。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既能胜任工作,还能优待孩子,比如上文的李佳。但二者经常无法兼得,这便会让很多人感到内疚。
内疚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情绪,与孩子相处时,如果被内疚感操纵,父母往往会做很多错事来减轻内疚,比如过度满足孩子的欲望,默许孩子破坏家庭规则;父母因内疚而让步,还会让孩子质疑你的决策能力,挑战你的权威,甚至利用你的愧疚感迫使你妥协,从而形成“大人越补偿,孩子越任性”的局面。
因此,要摆脱这种无谓的内疚感,我们就需要做出取舍:在当前的状态下,我可以在工作上做到多少,又可以在孩子那里做到多少?在跟孩子相处时,哪些事一定要保证,哪些事可以不用那么较真……我们需要去选取最核心、最关键、最具价值感的事情来做,这样才能使内心的力量和价值感趋于最大化,减少内疚感。
15岁的小凯在数学竞赛中作弊被抓,班主任把他的父母请到学校里谈话,会客室的气氛很压抑。“我们一直很重视对小凯的教育,要他待人做事一定要诚实。但现在我们已经蒙了,没法信任他和他之前的一切成绩。”小凯的父母十分痛心。
在老师的追问下,小凯逐渐敞开心扉。“我以前也作过两次弊,我知道作弊不对,但我没办法。这场比赛太重要了,可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备考,如果考不好,留学项目就会告吹,我爸妈会非常失望……”平时,小凯的父母花高价请家教,给他报昂贵的补习班,花很多时间搜集常春藤名校的各种信息,他们总是称赞小凯很聪明。“在我爸妈心里,成绩真的很重要,我不能枉费他们的心血啊!”小凯委屈地说。
“那这一切都得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啊,你不知道吗?”听到父母这句话,小凯抿了抿嘴,低下头什么也说不出来。
身为成年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体现了你的选择和看法,这其中便渗透了个人的价值观。在教育孩子时,有时父母过度追求某些东西,会在不经意间向孩子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而这其实并非你本意。下面的情况你遭遇过吗?
如果问孩子这个家庭的价值观/家风家训是什么,他会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你忙于工作,甚至无法确定自己的价值观;
你从未与孩子谈过人生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重大的事情发生后,你和孩子从不总结反思,只是让它过去就好……
大多数父母常常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传递价值观,但这仅仅是传递价值观的一种方式。然而,相比“言传”,“身教”的力量更为强大,它并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父母们应对生活的总体方式。
如果小凯的父母坚持强调诚实这一美德,那就要接受儿子偶尔无法取得好成绩。如果父母一味寄予厚望难容出错,就相当于倒逼孩子弄虚作假。虽然这样的结果父母始料未及,但却不意外:人会本能采取在当下对自己最有利、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孩子也一样,平时他会在生活中本能地感受到父母最在意什么、最恐惧什么,并融化在心里,成为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
因此,作为父母,想要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时,首先要有足够的自我觉察和反思:我内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这一价值观?我是否愿意为了这一价值观而牺牲一定利益?我是否在教育上过于追求卓越而舍本逐末,忘记与孩子强调最基础的道德守则?
如果价值观无法身体力行,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作为父母若想帮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價值观,就一定要从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决定做起:向孩子询问自己曾经输出给他怎样的“重要想法”;反思自己给孩子曾经带来的人生启示;跟孩子一起创建一篇“家庭宣言”,帮助家庭成员确认家庭价值观及生活态度。
晚上8:30,辅导班终于下课了,若雨接儿子回家,接着开始给他辅导功课。语文15个生字,有一半不会写。若雨叹气:“我得给你报个语文班,马上就四年级了,还得加个作文班!”丈夫开口了:“当年是谁说养孩子要顺其自然,什么班也不报的……”若雨无力争辩。
曾几何时,若雨是爱与自由教育理念的忠实拥护者,她觉得要给孩子充分自由玩耍的时间,什么课外班也不参加。但上了小学,在那些早已会了算术、拼音,认识几百个字的同学们面前,儿子彻底晕菜。“让孩子‘裸奔上小学,你和他有多大仇啊。”闺蜜埋怨她,老师也打电话催她:“全班就他还不会拼音,您可得抓紧了。”若雨坐不住了,赶紧报了两个班。效果还算明显,儿子的成绩明显提升。
从此之后,若雨就走上了研究各种辅导班的道路,她内心的教育理念也变了又变。如今,三年级的儿子已经报了6个班了,看着孩子疲惫的样子,若雨也不忍心,可面对现实,她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了。
父母内心摇摆不定,说明原有的价值体系在现实面前受到了冲击。原本非常相信爱与自由的人,在面对孩子的学业竞争焦虑时,内心隐性的价值观—“我的孩子不能在竞争中落败,否则未来堪忧”就成了显性的。这套价值体系与原本的“爱与自由”的价值体系无法兼容,于是人便被夹在中间,陷入矛盾与迷茫之中。
此时,父母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两个问题:一、自己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孩子成绩不够突出所带来的失落与恐慌?二、自己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爱与自由能带给孩子更好的东西?当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无法仅凭理性思考而得,更需要在具体生活中体会。
我们可以在内心坚定一种想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微调具体的方式,并以自己的感觉作为指示器,来找那个“度”,觉得落后了,就适当赶一赶;觉得操之过急,就松松绑。未来究竟是“胜者为王”还是“做真实的自己最强大”,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教育孩子也如此,没有所谓的绝对正确,相信自己心中的“指针”,才能给孩子最合适的选择。
“莉莉又哭了。”同学们对这个消息已经麻木了,都不想再去安慰她。莉莉是个尖子生,但没有人愿意和她一起做小組作业,因为只要达不到她的要求,她就会对同伴恶言恶语。这次,莉莉没拿到优秀,她大哭着找老师理论去了。
莉莉经常主动找班主任,要么想听提高成绩的建议,要么抱怨有同学不理她是在针对她……班主任很想让她回家休息半天,但莉莉拒绝了,因为她无法面对妈妈那双“永不满意”的眼睛。
“你有能力得优秀,为什么没做到?”“这道题错了,应该多练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做到你不出错为止。”“你看二班的亚君,成绩也好,人缘也好,她妈妈就没有总是被老师请到学校!”想想妈妈挂在嘴边的这些话,莉莉擦擦眼泪,算了,回家更难过,还是在学校待着吧。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但有时这种追求会过度,这些想法你有过吗?
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没实现的梦想;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定目标,我会感到很难受;
如果孩子的成绩好,我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格外有价值;
只希望孩子参加他擅长的活动,而非感兴趣的……
当父母总是苛求孩子要做到完美,可能是以此来获取价值感。这些父母有的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感到失望颓丧,于是希望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众,从而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优秀父母。而有的父母本身已经很优秀,但他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生怕孩子不够出色会破坏自身优秀的整体性,也会对孩子过分苛求。
在苛求完美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形成“如果我没能做到最好,那我将一无是处,我一定要满足他人的期待”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危害巨大,会让孩子一直感到自我价值虚无。因此,作为父母需要经常内省,看我们是否将价值感植于孩子身上。如果是,我们就需要从自身出发进行调节,比如学习一项技能、发展兴趣爱好等,同时弱化对孩子的要求。如果父母本身足够优秀,就更应该明白,孩子是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个体,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才是发展得更优秀的基础。
小马约了一次心理咨询,她觉得自己快抑郁了。“我女儿都5岁了,我应该不是产后抑郁吧?但为什么还是觉得生活失控了,每天都担心得要命?”
小马的女儿娇娇安静懂事又好带,是大家眼中的“天使宝宝”。但小马却没觉得丝毫轻松,她总是担心孩子会冷、会热、会病、会犯错、会受伤,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拴在娇娇身上,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我严格按照5岁孩子的食谱做饭,娇娇每天穿什么也一定要根据气温搭配好,我不让娇娇进厨房怕她烫伤或割伤,她在小区里交的小朋友我都要搞清楚人家父母是干吗的……方方面面我都放心不下,我怕她受伤、犯错,我想让她过顺遂的一生。我现在就开始想她以后该去哪个小学中学大学,发展什么兴趣特长了……”但小马发现,女儿最近不愿意自己拿勺子吃饭,只想让妈妈喂,她上网查询,说叫“行为退化”,她很是崩溃。
很多父母都喜欢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驾驶员的角色,他们觉得如果能控制好孩子的每个动作,孩子就会永远不犯错,获得快乐幸福。下面的事你做过吗?
孩子的所有作业都要看一遍,免得他出错不及格;
孩子参加一些户外集体活动,你在家里惴惴不安、夜不能寐;
一旦发现孩子有犯错的苗头,立刻跳出来告诉他正确做法……
有的父母就如上文的小马一样,在面对生活时发现世事无常,而自己能力有限,很难自如地应对。于是他们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并放大,司空见惯的磕碰生病也被视为洪水猛兽一般。如果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以后会很容易形成对世界悲观恐惧,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性格。
而且,总是被父母规避犯错的孩子,他们的执行力、判断力和抗挫力将大打折扣,一旦脱离父母,在社会上将更难以顺利、独立地生活下去。
我们确实无法精确掌控生活的走向,但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就算当下能力不足,也有办法发展提升。靠过度保护孩子来营造“我能全面掌控生活”的假象,到头来只会害人害己。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克制插手的冲动,放任无伤大雅的错误发生,并善于回忆与总结,与孩子一起将错误转化为进步的机会。我们也可以敞开心扉,跟孩子谈谈自己曾经犯过的错,你会发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无数个小错误铺就而成,我们必须勇敢直面人生,与恐惧作斗争,这样才能给孩子塑造一个安全且充满力量感的内心世界。
“我看别人家都是房子干干净净、衣服整整齐齐、孩子乖乖听话、家庭活动热火朝天,为啥我家总是一副大人小孩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样子?自从生了二宝,我觉得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
赵静和老公都上班,孩子是公公婆婆帮忙带。往往晚上到家时,赵静已经身心俱疲,没有精力去和孩子“争”个高下。儿童房里衣服乱堆?赵静自己去整理,绝不花时间去吼儿子;两个小娃要多看一小时iPad,那就看吧,省得他们鬼哭狼嚎;小女儿该跟他们分床睡了,但每天都泪眼汪汪,赵静和丈夫妥协了一天又一天;俩娃抢玩具打架,赵静直接去商场里又买了个一模一样的……“我只想解决问题,跟他们掰扯真是太崩溃了。但现在好像并没有什么改观,家里依旧是乌烟瘴气,俩娃也没停过争执,这该怎么办?”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采用最省事的办法有时是有益的,但不是任何事都能图省事,尤其是教育。你是否做過下面的事?
孩子一哭闹,你便会妥协让步;
局面不好收拾,你会选择逃避或丢给他人;
因为不想哄孩子,就放任他多玩几小时电子游戏;
避免和孩子讨论不舒服的话题,觉得有些事孩子长大就会理解明白……
成年人就像一台超级电脑,每天需要处理很多信息,解决很多问题,自然就要消耗大量的电量与内存。当内存不足、电量告罄时,电脑就会自动开始精简程序,甚至直接提示内存不足或电量不足无法完成。就像赵静和老公一样,不少夫妻每天把大量的内存和电量花在工作上,等回家面对孩子时早已有心无力,只想快快解决眼下的问题。
养孩子是一件费心耗时的事,孩子的好习惯需要长时间持续培养。孩子想在睡前玩儿手机,今天你有精力就耐心讲道理,明天后天你没能量了就放任他玩,这样偷懒的教育会让孩子无视规则、我行我素。并且孩子也会学着走捷径,想要吃的、零花钱只需哭闹就好,无需付出劳动;想逃避惩罚只需吵架或撒谎就好,不需反思自己、提供补偿……
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真正的负责是做对孩子有益的事,努力学习养育孩子的技能,并持之以恒地实践,而不是堵上哭声、回避矛盾,把他们养大了就算完事。因此,我们首先要努力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要在工作上把能量耗尽;同时设定规则,避免自己偷懒,延迟满足孩子;与孩子设定有难度的目标,比如学骑车、假期读完10本书、攒钱买双新旱冰鞋等,并提供指导和支持,与他们一起品尝成功的滋味,以后他们会更愿意去克服困难,而不是痴迷于走捷径。
本刊观点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父母的影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快乐、学有所成,但这一切的基础应该建立在一颗强大的内心上。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你做的决定、如何对待他人、如何花钱、如何安排时间、如何面对错误、如何处理情绪,这些都将给他带来丰富的启示。要想做孩子的好榜样,父母不必大包大揽,也不必假装自己是超级英雄,做到勤勉、诚实、公平、坚定、温柔,孩子终将学会在困难中创造和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