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南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以三门峡为例
2020-07-18齐潇晓
◎齐潇晓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乡村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1]。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使得我国生态自然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经济在不断增强的同时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2014年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发展经济不一定就要破坏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文明是一种完全可行的思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定位是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发展休戚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保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遵循。
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难点,不仅要加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还要提升新时代乡村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做了重要指示:“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3]这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遵循。
美丽乡村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内在需求,“其实质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文明发展新境界、新形态。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4]。我们要坚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背景下,从经济、文化、生态三个层面进行乡村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在大力改造整治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好农村产业,传承好优秀文化,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简而言之就是要建设环境美、生产美、人文美、生活美于一体的新农村。
二、三门峡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美丽乡村的建设涉及人员流动、产业结构变化等,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河南省属于人口大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村的发展成为困扰河南省的难题,因此单纯依赖农业并非农村将来发展的唯一道路。笔者以三门峡市附近乡村作为研究主体,针对美丽乡村这一主题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找出农村在发展中的问题,坚持遵循生态文明理念找出多条途径解决问题。三门峡市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区,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总人口230.85万人,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2014年以来,三门峡市按照“生态宜居环境美、特色鲜明内涵美、富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总要求,借鉴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环境、生产、生活、乡风为重点,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精品村建设。三门峡市坚持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方式带动乡村的整体发展,于2017年底共建成22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6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在村容村貌改善上取得一定成效(见下表)。在建设过程中,依托自身的文化遗产、生态资源和区域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从文化、经济、生态等视角分析三门峡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挖掘文化遗产 保持特色风貌
三门峡市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遵循“尽量保持历史文化原貌,因地制宜,农民就地就业,就地生财”这一指导思想,致力于走“文化+旅游+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北营村深入挖掘当地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居民风格等资源,保持特色风貌,形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三门峡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主要成就统计表
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当地政府保护并精心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地坑院。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拥有保存完好的地坑院资源,该村距三门峡市区约11千米,交通便利。政府挖掘当地丰厚的文化遗产,保留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以地坑院的营造技艺为载体,以民俗文化为灵魂,比如饮食、婚嫁民俗等,同黄土窑洞、剪纸文化一起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源泉,沿袭着地坑院独有的建筑风格和悠远的历史文化。该村利用“文化+”壮大了乡村经济,使得182户564名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还带动周边十多个村从事农家乐、手工剪纸、售卖土特产等,人均每年增收1.5万元。
(二)创新农业转型 繁荣农村经济
三门峡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创新发展农业综合体,整合乡村资源,壮大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不断转型,提高农业增值收益。后地村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创新转型,借助当地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景点,拓展农业转型。该村位于灵宝市大王镇北部,属于黄河环绕的半岛村庄,201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村,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最美乡村”。全村种植枣树近万余亩,年产鲜枣1000余万斤,该村在出售新鲜大枣的同时还积极开发项目,成立加工厂,生产开发200多项大枣加工产品,产品的销售采取线上+线下的组合模式。该村依托资源优势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既拓宽增收渠道壮大乡村产业,又给农民带来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该村生态资源丰富,村里自然形成的黄河湿地每年都吸引着白天鹅飞来过冬,因此,该村打造白天鹅景区,推出千亩荷塘等特色自然景观。村里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趋于完善,村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完善了绿化、排水、环境卫生、环保车辆等配套旅游设施,建成30余家农家乐,营造了充满生态田园情趣的旅游环境。后地村经济快速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村委将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豫剧表演引入乡村,并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依托生态资源 助力绿色产业
三门峡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强化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助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富民。
杨家村位于灵宝市焦村镇政府南3千米处,该村有256户。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该村发挥当地适合果品生产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以果—沼—牧为循环的生态产业,采取果园种草放牧和生物治虫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对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当地建立了专门的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村民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统一的方式种植、管理和销售食用菌成品,利用食用菌产业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收入。寺河山苹果小镇发展以苹果产业为主导,打造产业+文旅的绿色产业链,开发苹果相关产业,打造生态观光采摘区,旅游康养度假区,研学体验区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链。当地依托生态资源助力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以青山绿水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发展之路,将以往贫穷落后的乡村打造成天蓝、山绿、水清的富裕文明乡村。
三、三门峡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三门峡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乡村是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既涉及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政策流等多个要素的有机融合,又涉及农民的生态意识和文化水平提升,因此,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乡村依然凸显很多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综合调研发现,三门峡因其地貌以山区和丘陵为主,很多村庄分布在山区丘陵中,地形散远,难以进行规模化建设,这就导致学校、卫生所、主干道、活动广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
根据笔者对三门峡市部分处于山区的农村的调查,很多乡村建了学校和乡村医疗卫生所,但是由于地方给出的薪酬较低,很难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当地有大部分儿童选择前往离家较远的乡镇上学,同时,农村居民看病也是困扰当地的一大问题,由于缺乏医疗设备和技术,居民在患有较为严重的疾病时只能去附近镇上或者县市医院。
在道路建设方面,由于当地山路较多,有的偏远山区仍缺乏行政村之间相互连接的主干道。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部分规模较大的公共社区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但是很多乡村的马路、路灯、活动广场建好以后,因为缺乏管理而影响公共设施的寿命,厕所等公共设施的卫生情况还有待提升。虽然大部分农村拥有基本的设施,但部分偏远地区依旧没有覆盖,当地人的生活仍然存在不便。
(二)农民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就是“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等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学观念和知识”[5]。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不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他们更注重能否带来经济利益,很多农民在种植上追求产量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等,他们意识不到这样会给土壤和水源带来污染。由于缺乏敬畏自然和环保意识,农民过度开发自然而导致生态问题日趋突出。
(三)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讲:“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6]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建设是基础,乡村文化建设是灵魂,传统的农耕文化是关键。
目前来看三门峡市各乡村的文化发展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与城市相比,农民的教育和文化活动明显不足,加之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教育软硬件设备较为落后,难以留住优秀的师资力量,这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难以有质的提升,而这一现状又进一步遏制了当地农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最近几年,很多乡村在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缺少人才和有效的管理,存在产品与需求契合度不高、产品生产与市场推广脱节的问题,因此,很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农业技术人才缺乏
农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三门峡市政府重视发展当地的农业技术,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农业技术相关人才和创业人才的措施,试图强化当地的人才实力。但由于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限制,很多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和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倾向前往大城市找工作,难以吸引人才回流,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使得农业技术水平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四、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的建设路径
路径的选择是美丽乡村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根据绿色发展理念,结合目前乡村建设凸显的问题,从以下多途径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综合协调资源配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党政要做好引导,社会各方要给予支持,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农业农村部门要履行牵头职责,做好统筹推进、督导检查等工作;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部门、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资源配置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发展的水平,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对现有资源的配置,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配置资源时,应当形成以乡镇政府领导、村委执行的模式,在确定发展目标后,将现有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建设,按照发展纲要中的顺序一步步地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防止资源过于分散导致效率低且发展缓慢。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是农村发展的根本,部分传统农业种植项目因其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应当适当降低种植。政府应当积极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项目,加大扶持附加值较高的农业项目,最终确定最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运作模式,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农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工作,提升农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农业创新能力。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把农业、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作为融合的重点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三门峡市的山区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当地可以将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观光农业,种植具有观赏性并且能够和当地风景特征契合的农作物,这种模式属于“小而精”的运作方式,不会因大规模运作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符合生态文明下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也可以显著提升乡村的视觉美感。例如陕州区二仙坡、寺河山苹果小镇、卢氏香菇小镇的建设,不仅有观光、采摘的休闲价值,还能引导和推动更多的生产要素向这些地方流动,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特色乡村企业,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三)完善规则体系和监督模式
美丽乡村的建设以村为单位,因此在制定规则制度时,应当由各行政村的村级领导商定,立足当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根据产业发展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使产业的发展有规定可依,防止产业的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实现长效治理。
各行政村在设立规则制度后,还需要健全规则制度的监督模式,设立专门的监察制度,抽选特定的工作人员监督乡村生态环境,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予以通报并进行处罚;其次要增设村中环保机构,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机构的合理运转,对于村内的垃圾堆放、污水处理、乱扔乱倒现象进行管理与监督。可以农户为单位,让负责生产的农户划归到一个监督小组,互相监督提升监督效果。对于监督记录应当在村中定期公布,并表扬表现较好的家庭,为年底评选美好家庭加分,进一步推动美丽乡风建设。
(四)重视精神文化提升,培养生态意识
重视农村学校建设。学校是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也应当重视对学校的建设,为学校建设划拨专项资金,重点建设学校中的各项设施和对师资队伍的引进,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培养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文化宣传点,带动村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产业的建设。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较晚的农村来说,政府应该规范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农民的文化需求进行调查,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文化产品和产业的创建方式。由政府建立文化示范产业,待其逐渐成熟后开放到第三方进行发展,全面提升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良好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要注重培养农民传承传统文化的理念,提升村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有乡愁可寄托、有情怀可安放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