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园区指标体系的研究
——以成都中法生态园为例

2020-07-18李曼凌吴婷婷杨燕如

四川建筑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园绿色生态指标体系

李曼凌,吴婷婷,杨燕如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1 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概念来源于循环经济理论与工业生态学,美国EmstLowe教授将其定义为是一个制造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使企业群落的群体效益远大于优化个体效益的总和[1]。我国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2]。工业园区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施单元和重要动力。随着生态工业园的迅速发展,对绿色生态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引导和约束工作尤为重要,对绿色生态园区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迫切。

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建设形式,应从不同规划层面引导和约束园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营。在规划建设之初,融入低碳生态的观念,建立绿色生态园区指标体系,对不同规划层面规划、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能源利用等不同领域提出具体的管控要求,势必能够更有效引导园区可持续发展、便于高效管理与实现生态低碳理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国外的低碳生态园建设的出发点在于节能减排,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改造升级、绿色交通等方式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而国内的生态城建设借鉴和参考了国际前沿的低碳理念和低碳技术,但未完全照搬国外生态城建设经验,而是均结合各自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特点而建设有区域自身特点的生态城,诸如有突出绿色交通、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中新生态城;有突出德国可持续建筑体系的青岛中德生态园和突出绿色建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等。

国外关于绿色生态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目前比较成熟的评价标准体系多为建筑、社区层面主要包括LEED-ND、Well、BREEAM等。区域层面以可持续发展体系为基础,以欧盟可持发展地区合作项目RSC低碳指标体系为代表。该指标体系意在共同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总结了不同国际机构、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共50个低碳技术指标与制度指标。

国内的绿色生态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在区域层面的以各级国别合作生态城、生态园区较为领先。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作为起步较早的国内生态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分为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区域协调融合四类,现已进阶2.0版[3]。中德青岛生态园指标体系基于中德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包括34项控制性指标和6项引导性指标[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指标是基于中国国情制定的生态城市指标,指标门类分为生态环境、绿色交通、建筑能源、市政工程与资源节约利用五类,对相应的指标提出具体的量化控制要求。同时,也出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指标包括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分为经济发展、产业共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信息公开五类。

以上研究均对低碳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整体思路都是选择与绿色生态园区碳排放相关的几个主要部分,如对能源利用、绿化环境保护、产业体系构建、园区管理等进行的指标细化,在明确规划重点和具体指标选取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不难发现,这些指标体系缺少与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中各规划层次的对应,造成指标体系内容与各规划层次编制内容贴合度不高,在规划层次上缺少区分度,不能直接应用于各规划层次中进行规划控制,而现有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决策定量分析不足,以依据经验积累为主导的控制指标仍占很大比例,削弱了低碳工业园区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科学性。

3 龙泉驿中法生态园指标体系研究项目

2014年中法两国元首见证签署《关于生态园区经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中法成都生态园”。成都中法生态园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西部地区首个国际合作生态园。在生态园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借鉴法国可持续城市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及产业发展需求,构建系统性、前瞻性、可实践和可推广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此引导绿色生态园区统筹发展至关重要。

成都中法生态园项目在研究国内外绿色生态园区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本区域发展战略,制订成都中法生态园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同时,为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规划、管理园区提供决策依据。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借鉴法国可持续城市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及产业发展需求,构建系统性、前瞻性、可实践和可推广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方面,加强生态保护,降低建设影响。经济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强调高效集约。社会方面,平衡宜居宜业,优化设施系统。管理方面,建立监管制度,推进持续发展。

3.1.2 《中法生态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报告》研究

2017年法方出资并编制《中法生态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报告》,该报告遵循的是欧洲惯例与标准,形成总体目标—分目标—技术建议及具体指标的三级体系,所含内容涉及城市规划、交通、水资源管理等七大领域,形成35个分目标(图1)。

图1 中法生态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报告

该指标体系存在以下情况:部分指标描述与我国习惯不符、指标空间层级不明确,与我国规划层级对接比较含糊。目标与指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指标指向性不明晰,这种表达方式很大程度降低了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领域板块之间的内在指标存在重叠掺杂。指标没有落实对应到相应管理部门,不利于指标的落地实施。与现行新发布的政策或更新后的相关规范、规定存在不一致。

3.1.3 指标体系重构思路

在《中法生态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成都中法生态园区发展情况,定制了以下指标体系重构思路(图2)。

3.2 指标框架

指标体系框架分为城市空间规划、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生态保护与利用、绿色市政、能源利用、智慧城市8个门类,形成28个分目标,共计118个具体指标。指标体系分为区域、建筑层级2个管理层级,区域层级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类对接,建筑层级与建筑工程类对接。指标管控力度分为约束性指标与引导性指标2类。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发展要求,将指标分为近期、远期的量化指标。最后对每个领域的绿色技术措施提供详解,加强指标体系的落地性(图3)。

3.3 重点指标解读

(1)城市空间规划大类约束性指标—— TOD站点周边建设用地容积率。

随着TOD发展模式在成都的落地生根,龙泉驿未来城市街区的拓展与开发也将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延伸。根据《成都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7》分别对TOD站点周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高层区、多层的用地的核心区、一般地区、特别地区的容积率提出了不同的控制要求。

(2)绿色交通大类约束性指标——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

为了突出节能环保,绿色出行,同时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便于操作,新增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并确定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不小于30 %的要求。

(3)绿色建筑大类约束性指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作为生态园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偏向规划化、高质量发展,更注重后期运营。“新建建筑取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不少于50 %”这一指标,能有效的控制绿色建筑从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高标准要求。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区域绿色建筑质量,对区域整体绿色建筑星级提出控制比例要求:“高星级(二、三星)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少于50 %”。

图2 成都中法生态园指标体系重构思路

图3 成都中法生态园指标体系框架

(4)建筑节能大类引导性指标——既有居住建筑中满足当期建筑节能标准的比例。

建筑节能是建筑生态低碳发展的重点,推动既有建筑改造是控制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参考《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及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通过前期的调研数据,将既有居住建筑中满足当期建筑节能标准的满足比例定为“近期2025年达到10 %、远期2035年达到30 %”。

(5)生态保护与利用大类约束性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海绵城市建设提倡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集蓄、利用、蒸发、蒸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根据《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龙泉驿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根据专项规划要求确定本项目规划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5 %。

(6)绿色市政大类引导性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节水产业;增强节水意识,建设节约用水及节水型社会。根据《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龙泉驿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规划要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近期2025年达到92 %;远期2035年达到95 %。

(7)能源利用大类约束性指标——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是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建设期年均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的比值,可用于表征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根据《国家生态示范园区标准》要求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大于零时,综合能耗弹性系数不大于0.6;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小于零时,综合能耗弹性系数不小于0.6。

(8)智慧城市大类引导性指标——生态工业信息平台的完善度。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中规定,生态工业信息平台的完善度是指园区在园区管委会网站创建生态工业园区信息专栏或建立园区专门生态工业信息网站,以及该信息平台建设的完善程度。标准指出,生态工业信息平台的完善度应为100 %。

4 结论与展望

成都中法生态园指标体系加入绿色产业内容,体现区域了发展特色,以目标为导向构建指标,并将指标进行分门类、分管控空间层级、分近远期、分约束强度的定性和定量控制。从而达到能够有效引导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管理层面,分类归口,利于各部门对园区进行高效管理。使指标体系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生态园的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为当地设计研究院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从实施层面,指标适度超前,确保指标的落地实施。

猜你喜欢

生态园绿色生态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当周生态园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中德投资合作与隐性冠军论坛在中德生态园举行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