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晓敏三重奏《悟》的音高系统研究

2020-07-18赖海忠广州工商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0期
关键词:音高技法阳性

赖海忠 (广州工商学院)

一、音高系统

本文中的音高系统是指作品《悟》中所运用的音阶调式的产生思维与音列关系,以及在这个关系中运用技术使其进行演变发展的过程。《五行作曲法中》的五行音高,是指运用“五行”的原理来揭示音高的“乐声资源、音列关系”采用“音场位移、音列叠置、音序环列”的五行技法,对作品的音高系统进行布局,最终达到布局音乐、把握风格的目的。

二、《悟》的音高系统形态与传统分析

房晓敏对音高素材的选择往往倾向于浓郁的民族音调、贴近于东方的审美趣味。他的音乐音高结构统一、音高以五声性为基础变化多样。《悟》的音高组织上也体现了这些特点。作曲家通过对音高组织的整体布局、控制——丰富多变的音色、对比变化的音区控制、“有音”与“无音”的对比等表现方式来表达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表达作曲家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对人世万物的种种感受,表现音乐《悟》的境界。

(一)音高形态

谱1:音高形态图。

(二)音高形态分析

1、音高组织方式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曲的音高系统的组织方式多样,一共使用了四种方式来组织该曲的音高音列。分别是:A部分使用了“五度”音程思维来组织音高音列(见上图方框处);B部分使用了“二度、三度”音程思维两种方式来组织音高音列;A1部分使用“四度、五度”音程思维两种方式来组织音高音列。在各种不同度数的音高组织系统中,又有多种不同的组织方式。从上图基本可以看出,在音乐的开始与结束部分的A与A’部分,这部分不要是表现音乐的“虚”,这部分使用的音高组织为纯五度音程思维,中间部分表现内容为“实”,则用二三度音程思维来组织音高。这种预设说明音乐的音高系统与音乐的表现内容或者说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多“宫”音高系统

《悟》的音高系统是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基础上使用多“宫”音高系统形式而形成的,这种技法是中国近代作曲家进行音高系统探索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意在通过这种手法使音高系统在传统范围内开拓出新的音响结构。从上图可以看出,该作品使用了:降B宫、C宫、D宫、A宫、D宫、E宫、B宫等。其音高系统的关系,A部分的音高宫音关系主要是大二度关系,B部分的宫音关系主要有两对关系,一对是六度关系,另外一对时二度上建立的六度关系;A1部分的宫音关系依然是二度关系。从横向来看,还存在一对关系:A部分的bB——B部分的C——D——A1部分的E,其中存在三全音的关系。在这样的音高系统的组合下,音乐既保持了五声性特点,又打破了传统的五声性的界限,多声部的叠加使得音乐获得更多的半音,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3、多声音列

整个作品的音列主要有五种形态:九声音列、八声音列、七声音列、六声音列、五声音列等。值得一提的是,该曲的音高组织上都是以五声音列为基础的,其他的都是由五声音列综合发展而来,不存在大小调式的七声音列的形态。属于五声音列基础上的综合形式。作品的题材本身决定了音高系统的选择,比如说我们对不同风格的作品会选择不同音高组织下的调式来表达。《悟》属于中国风格或者中国意境下的对生活、对万物的启迪与思考而最终达到顿悟,这是中国意境下的思考,首先音高系统中建构在五声的框架中。其次,该作品又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意境或者心境叙述的表达,作曲家人文单纯的五声架构是很难完成的,再加上作曲家对《五行作曲法》中的技术与音乐的结合,使得作曲家在音高体系上做了如此的设计。

三、《悟》音高系统的“五行音高”作曲技法分析

(一)五行音高

五行音高是以“五行”之理,在音高的“乐声资源、音列结构”上,采用“音场移位、音列交叠、音序换列”生克技法;并结合“实际运用”,从中寻求其音乐大千世界中多变的统一关系。

在《五行作曲技法》的运用上,该曲主要使用了“九声音列-Ga-Di型·中性相克(降B-C-D宫)”交叠;“八声音列La型·阳性重相生(A-C宫)交叠”;“七声音列Ga型·阳性相克(D-E宫)交叠”;“六声音列为省略‘#G音’的Ga型·阳性相克(A-B宫)交叠”;“五声音列的‘阳极阴生’”。

(二)五声乐声资源的运用

从上列的音高形态图可以看出,A部分的音高形态为“九声多宫交叠”形态,在“五行作曲技法”里,乐声资源都来源于五声音列,五声音列的思维来自《周易》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思维。(具体原理见《五行作曲法》)。《悟》中使用的“多声音高系统”都是来自于五声音列为基础的“多宫”音列的结合。如,A部分的九声音列,来自于“降B宫、C宫、D宫”的五声音列的结合;B部分的八声音列,分别来自于“C宫与A宫、D宫与B宫”的五声音列的结合;A1部分的六声音列,来自于“B宫、C宫”的五声音列的结合。这样的以五声音列为主的乐声思维不但很好地保持了音乐的民族性的音响色彩,有因新的乐声资源使得音乐获得新的音响,获得独特的音乐风格。

(三)阴阳音场位移技法的运用

《五行作曲法》中,“阴阳音场”是指同宫系统的“调性音场”,音场的位移,是指“机械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它是通过音列位置的“高度”,所产生的“势能”形态。从方位结构上,可分为“阴、阳”两级音场。

“阴、阳”音场分类的思维如下图:以C为中心点,在原五声音列的上方五度,做连续的位移所构成。

例3:“阴阳”原理图。

上图是《五行作曲技法》中关于“阴、阳”音场的思维图,通过上图便可以分析房晓敏在《悟》作品中所使用的不同的音列布局。A部分的“降B——C——D”,是以降B为中心的“阳性重相生”于“阳性倍重相生”的阳性音场位移;B部分“C——A与D——B”分别是以C、D为中心的两对平行的“阳性重相生”音场位移;A1部分的“A——B”是以A为中心的“阳极相克”音场位移;A1的第二个音列“E”其为单独的音列,不存在位移。通过这个音场的思维,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作曲家多音高音列音场的布局。

例4:音高形态图。

阳性重相生 阳性倍重相生

阳性重相生阳性重相生

阳极相克

从上图的音高形态图可以看出该作品在《五行作曲技法》中的五行音高布局思维,从横向上看,这实际上相当于传统作品中的调性布局,从纵向上看,则为音高组成思维。通过现象来分析本质,我们可以理解为,控制或者影响该曲的音高系统的不是功能调性的思维而是《周易》五行的生克理论,亦是说该作品的横向的调性关系布局与纵向的音高组织思维都是由《周易》五行生克理论来控制的。更有意思的是,五行生克理论布局下的音高系统与传统作曲技法下的调性布局虽然不同,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之处,这便是事物的相通之处了,最终形成了不同作曲技法下的不同思维角度的技法的填充。

结 语

高系统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这也是现代音乐不断进行创新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房晓敏《周易》阴阳思维下的五行音高是对现金音高体系的一种新思维、新角度的补充,并运用有效地运用到创作实践中来。作为一种新的音高布局思维,自然需要被更多的理解和认知,并被更好的应用。

猜你喜欢

音高技法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论20世纪琵琶“轮指”技法的演变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二期翻修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手绘技法表现
莫顿·费尔德曼20世纪70年代后的纵向和音音高研究——以室内乐《我生命里的中提琴Ⅰ》为例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