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断想

2020-07-18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吃济南生活

鹿 毅/ 图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由来、历史、风格和特色。无论你喜欢抑或讨厌,它始终从容地存在,静静地容纳着世间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

每个城市的建筑大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很多是根据这个城市本身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而来。北京的皇城宏伟,上海的现代诗韵,大连的浪漫洒脱……无不在城市的建筑风格上刻画着。天津在古代因漕运而兴起,在经过了600多年后的今天,成就了现在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被人们称为“万国花园”。哈尔滨最特立独行的地方是近代的欧洲风格,不仅有罗马式、希腊式、哥特式等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而且因靠近俄罗斯,所以俄罗斯文化在这个城市有着非常明显的印记。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雄浑、厚重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到庄严、沉稳、敦厚。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说起济南城的建筑,大多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偶尔有零星的古建筑点缀其中,一看就是典型的北方城市,解放阁、泉乐坊、洪楼教堂等算得上济南的标志性建筑。让济南人最莫名伤心的应该是那一座被拆去的济南老火车站了,曾经令济南人自豪的当时被冠以“亚洲最大火车站”的拆除,不知道让多少人心痛不已,念念不忘。

从人文情怀的角度讲,济南这座城市,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包容性强,没有排外思想。主政济南或为济南做出贡献的很多也是外地人,工作生活久了,自然与老居民一样成了济南人。一些城外陆续进来的人和先期来济南的人本来就是一家人,有的来自于同一个县城、同一个乡镇甚至同一个村落,有的还有共同的故友共同的回忆。城市如此,一个人不也如此吗?只有具有一颗包容宽容之心,才能真正达到内心和谐、与人和谐,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心与心之间没有芥蒂。有人说,文化与城市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人的“居所”,前者是精神上的,后者是物质上的。同时,两者都要求和谐存在,共荣互荣。诚哉斯言!

济南城给人的印象就是内敛、大气,虽显山露水,但不张扬不妖娆。外地人了解济南、游览济南,一些是读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经不住诱惑才来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有人说,济南的美实至名归,就像一幅笔墨苍润的山水画,山峦起伏,泉水淙淙,轮廓分明,浓淡相宜;有人说,济南也不像老舍描绘得那么美,一些景点还比较粗线条。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你是否喜欢,趵突泉的活力、大明湖的秀美、千佛山的气势、南部山区的俊秀,就在那里。

城市的交通四通八达,但有时堵起来也是与你没商量。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很多城市的拥堵也成了一道景观。手握方向盘,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发生大的交通事故,新手与老手对决,偶有剐蹭也属正常,另外附加好处是,还可以锻炼你的耐心。有几次堵在立交桥上,往下眺望,感觉整条马路就是一条长长的停车场,偶尔看到有几辆霸气的赛车也深陷其中,心里也就多了一份释然。济南的交警和辅警是很敬业的,印象最深的是经十路与燕子山西路交叉口的一位瘦瘦的老辅警,边急促地吹哨边用力挥动手中的小旗,表情非常投入,偶遇试图闯灯过线者,便怒目圆睁,迅速挥动旗子让其归位,感觉自己在做着一件天大的事。每当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便油然而生出一丝敬意,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存在,才增添了一抹抹暖人的颜色,提升了一座城市的亮度和温度。人不要小看平凡,其实它非常珍贵。碳,很平凡很平常,但它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钻石。

一座城市的小吃,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名片,它不仅是抓住你味蕾的诱人味道,更是人们对岁月的怀念。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民俗,或朴素或豪华,或百年老店或新开新址,却无不渗透着辛苦、精细与文化。比如,济南的甜沫。刚来济南工作时,我第一次喝甜沫,起初听名字以为它是甜的,细品之,感觉不就是我们鲁西南的咸汤嘛,只是内容丰富了一些而已,但听了济南同事的介绍,才知道并不是这么简单。原来,甜沫的来历有很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甜沫是一个名叫田东城的厨子“发明”的,所以,起始的时候名为“田沫”。而“甜沫”的来历另一种说法最能“自圆其说”:最早并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儿”——粥做好了,再添上点粉条、蔬菜、花生、调料之类的“末儿”,味道咸、鲜、香,后来人们才依其谐音雅化成了“甜沫”。听完它的来历,再细品之,竟然感觉到与之前不同的味道,淡淡的咸味中透着淡淡的甜,浑身也陡增了些许温暖,也许这就是一个济南老城的味道。到济南,想品尝小吃,自然免不了要去网红打卡地芙蓉街、宽厚里,走在古香古色的老街上,自在地闲逛着一个又一个店铺,一家家各具特色的美食保你吃个够。到西安,自然是不能不去回民街的,各种肉夹馍、炒凉粉、岐山面,很多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应有尽有。而到了南京,作为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说起秦淮小吃来,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南京小吃以秦淮河边上的夫子庙一带最为出名,小吃当中,又以鸭血粉丝汤最具特色。据说,南京是我国最喜欢鸭肴的城市,古代的南京就有“无鸭不成席”的说法。

独特的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城市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也吸引着四面八方向往城市气息的人们。人与城市相比是渺小的,它面对的世俗百态、荣辱繁华可以让人一生受用。记得在基层工作时,一位比较要好的同事有时调侃我,说我喜欢大城市生活,对此我不否认。你在一个大城市,不仅在此工作和生活,而且你还可以拥有这个城市的资源,享受这个城市的文明,可以逛更大的书店,看你想看的书,可以听你喜欢的音乐会,可以为你的下一代构筑一个飞向更高的平台,即使飞不高,也可以由这个城市为他兜底,给他提供生活的给养。选择一个城市,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其实,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大城市的繁华,小城市的安逸,只不过所有的选择都带有取舍,都加入了你想要的元素。

人们每天行色匆匆地穿梭在钢筋水泥的森林,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楼越建越多,马路越修越宽,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住在一个楼栋,就那么十几户人家,有的一年也打不上一个招呼,更别说深交了。小时候在农村,你骑邻居家的自行车或去借什么东西,也就一句话的事,一借一还,倒也加深了交往和感情。现在只要扫一下码就可以,真简单了,可也少了一些人情味。看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第一与泥土分不开,第二不流动性,第三熟人社会。过去几千年我们都是农耕文化,乡里乡亲彼此住得很近,相互串个门,互相帮个忙,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但近几十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好像上了弦的陀螺,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复始地旋转,交往的圈子也就那么几个,而邻居圈好像并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一种街坊生活和联通,人与人之间好像就少了那么一份熟络和亲近。

不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感恩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是她在为你提供着生活的平台,包容着你的喜怒哀乐,无论你喜欢如何,是否满意,你都与她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你不可分割的家园,你的生命,已深深地融入了这座城市, 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呼吸和心跳,记录着它的历史的风云和现实的波澜。当我们生活的城市在静谧的晨曦中醒来,每个人都开启了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如机器般不停地运转,很多人只顾匆匆赶路,早就忘了去发现身边的美。每一个城市都有她的酸甜苦辣,关键是看我们置身其中,能否怡然自得,以一颗包容的心,正视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暂时的不完美,在浮华过后,主动地融入城市,去散发你的每一份光热,去感知城市给予你的每一份美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丰富城市的内涵,让人们在这个城市诗意地生活。

猜你喜欢

小吃济南生活
我是一个小吃货
怕冷的小吃货 等
厦门品小吃
大家都爱吃小吃
Paving Memory Lane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