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百三十六回 夜市经济惠民生公共服务当走心

2020-07-18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夜市公共服务养老

最近,“夜市经济”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不少社会新闻都与其有关——一位成都姑娘白天在服装公司上班,晚上出门摆地摊,几个月下来收入颇丰,给自己购入一辆二手奥迪车作为奖励;浙江、四川、江西等地有序开放“地摊经济”“马路经济”,江西南昌一位大排档业主表示,每晚收入将近三万元;江西九江瑞昌不少小商贩接到了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新华每日电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时下,夏日已至,凉风习习,走入夜晚的大排档,正是感受人声鼎沸,街头巷尾洋溢着浓浓烟火气的时候。不少人一边品尝着各色小吃,挑选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一边也在跃跃欲试,打算一试身手。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中央释放的政策红利。当前,疫情防控已转向常态化,推进复工复产复业,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经济损失补回来,其中,允许流动商贩经营,或者在马路“规划”临时市场,彻底松绑“夜市经济”,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更是“疫情过后,民生为要”的最好诠释。

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到了“就业”,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不言而喻。“夜市经济”具有“小快灵”等特点,是灵活就业的首选。

当前,“稳就业、保民生”成了牵动数以亿计人心的大事,各行各业正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企业、个人都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地摊”入门门槛低,启动资金小,经营成本低,船小好调头,在吸纳就业方面有优势。一个经营良好的地摊,不但至少解决了一个人的就业,也往往撑起了一个家庭的生计。

但是,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到,“夜市经济”火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随意摆摊,占道经营,影响交通,餐厨垃圾随意丢弃,高音喇叭噪音扰民等问题。

放宽、放松“夜市经济”,显现的是对众多摊贩的关爱和包容,体现的是城市的温情与善意,彰显的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决心和信心。但放宽、放松并不等于不管、放任。“夜市经济”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烟火气,也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个刻度与窗口。这就要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通盘考虑、统筹谋划,设计好政策规范、稳定预期,让“夜市经济”融于城市肌理;厘清商贩摆摊和公共利益的权责边界,为商贩提供相应行为清单,鼓励其在允许的范围内规范经营;相关部门共同协调,通过常态化巡查、抽检等方式,确保食品卫生管理链条环环相扣……一系列举措,需要善治的分寸、法治的规范、“绣花”的功夫,才能避免宽严失据,体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正是:

“夜市经济”接地气,

城市烟火惠民生。

日前,四川达州一档电视节目曝光了当地一家养老中心在上门服务时疑似走过场。视频显示,剪发时,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在老人头上比划两下,再用梳子梳一下,拍完照片就换下一位老人;帮老人洗脚时,老人好不容易把鞋袜脱了,刚把脚放进盆里,5秒钟都不到,工作人员就让老人把脚伸出来,拍张照然后就结束了。当地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招标文件显示,涉事养老中心承接的是8116名老人的养老服务,每名老人享受价值150元的服务,由政府财政付费交付给企业。目前民政局已经关注到该弄虚作假的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中。

为老人洗脚不到5秒钟,照了相摆个样子就算理发完毕……如果不是有现场视频为证,恐怕很难有人相信,这些由政府购买的养老服务会敷衍、草率到如此地步。而且,在媒体曝光后,这家养老机构试图用摆拍视频混淆视听、应付交差的伎俩已被戳穿,希望后续能受到民政部门的严肃彻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本该是服务老人的暖心之举,竟被弄虚作假的机构搞成了“秒杀”式的作秀摆拍。如此操作,把本该享受惠民服务的老人变成“摆拍道具”,让其深感心寒,让围观群众愤慨,更让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打了水漂。正如事发地社区居民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用国家的钱,欺骗老百姓,也欺骗政府。”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国际上颇为流行,在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的政府运作思路和完善的经验模式。实践证明,利用服务外包有助于解决政府资源限制和提高公共服务效能这一矛盾,能为社会提供多元服务,满足公众需求;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升服务品质;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促使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近几年,各地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尝试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社会组织。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确实能满足公众更多元和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进而让“每一分钱都能花到刀刃上”。

然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毕竟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对外包的范围、方式等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如果缺乏严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监管措施,就会滋生出如上述“5秒钟帮老人洗个脚”等乱象,既浪费纳税人钱,也有损政府部门形象。

对此,需要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如要重视服务对象的感受与意见,加大服务对象评价公共服务的“权重”等等。同时,也要加大对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惩治力度,如果公共服务“掺水”涉及腐败,更应依法严惩。只有真正让老百姓当“主角”,以百姓利益为重,政府的公共服务才能真正惠及普通百姓。

此正是: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猜你喜欢

夜市公共服务养老
养老生活
玩遍云南还有这些“宝藏”夜市等你来打卡!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文化夜市“点亮”福州夜生活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换个角度看是另一种精彩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