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探索构建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新模式
2020-07-17胡家鑫
胡家鑫
沈阳城市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贯通融合,探索構建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新模式,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结合我校教学“精讲、多读、重实践”的原则,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等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落实劳动教育,创造多种有效教育形式,使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
1.1 以公益劳动指导课引导学生“懂劳动”
沈阳城市学院于2009年办学初,就将《公益劳动》课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1学分,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在校学生要依照教学计划规定按时参加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实践。
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在公益劳动实践开始前,学校劳动与社会实践部安排了公益劳动指导课。教师通过公益劳动专题讲座向学生讲授“劳动创造论”、“工匠精神”、“新时代劳动典范事迹”等内容,围绕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模事迹等热点,通过“蓝墨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与学生在课上探讨、课下交流、实践,为学生搭建深入理解和践行新时代劳动观的学习、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平台,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由劳动理论认知向课下劳动实践的有效转化。以此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懂得劳动的意义。
1.2 以公益劳动实践锻炼学生“会劳动”
每周劳动与社会实践部安排2个以上行政班级参加公益劳动实践,学校在校内教学楼、体育馆、学生社区中心等公共区域设立数个公益劳动体验站,开展校园美化、校舍净化、场馆亮化等劳动实践活动。并对所有公益劳动体验站均选派了责任心强的公益劳动带岗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帮助学生在亲身劳动体验中感受“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价值观。在公益劳动实践中熟悉公益劳动岗位工作流程和要求。熟练掌握常用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具备创造和维护良好卫生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和爱护环境的公德意识。学会科学、有技巧地完成劳动任务。
1.3 以校园环境文化活动浸润激励学生“爱劳动”
学校定期开展“环境文化月”“最美教室”“最温馨宿舍”“优良学风班”等评比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弘扬劳动奉献精神。加强正向引导,打造“爱劳动”的校园文化。组织“学雷锋文化节”“创建文明城”“七彩假期爱心支教”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续多年开展“寒暑假支教”社会实践项目,不断加大扶贫支教类劳动实践的力度与频次,已组织1千余名师生深入全国多个国家级贫困村,点对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多名。
2 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开展社会实践指导课,使学生“受教育”,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
学校定期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日常社会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并特别选拔优秀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课,就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问题对全体在校生进行集中授课,从实践选题、实践过程、实践报告和实践考核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主题、实践目的、实践要求以及社会实践的根本意义。社会实践指导课结束后,学生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分组,确定社会实践对象、时间与方法,共同确定社会实践的实施计划,明确社会实践形式与内容,填写社会实践计划表。通过社会实践指导课,使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有较全面的认识,端正态度,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2.2 明确社会实践的原则,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长才干”
在社会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持“贴近社会、贴近专业、贴近实际”的原则,确保每一位学生,端正态度、高度重视、充分准备,保证实践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学生要真实、有效地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为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学校专门设立了“社会实践周”,保证学生均能在上理论课同时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服务社会等。
对于社会实践类型选择“参观考察”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及专业背景,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圣地,自然风光景区等,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家乡变化,建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了解国情、社情、党情、民情,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社会实践类型选择“社会调研”的学生,需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当下社会某一热点问题如城市发展、下乡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医药改革、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环境保护、精准扶贫、行业发展或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体验与调研。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严谨地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能力。
社会实践类型选择“志愿服务”的学生,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国家发展提供力所能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虽然通过去掉《日本文学》中的古典文学内容,将课程名称改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在讲课过程中减少了文学史所占的比重,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等手段,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但是“学无所用”使得注重实用性的部分学生并不愿意花费时间来记忆文学课中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作业中复习的“作家、作品的书写及读法,作家所属的流派及代表作等”)。除了考研的学生外,文学课往往被视为是获取学分的手段。
2)文学的趣味性和网络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文学课程的教材往往会选取名家名篇进行介绍、分析。这些作品之所以成为名著,自有其魅力所在:夏目漱石的《こころ》中的“先生”为什么要自杀?它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怎样的一种心态?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中的“家将”最后去了哪里?这部小说体现了怎样的人性?志贺直哉在《在城崎》里描写了三种动物的死亡,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这些问题自然会吸引学生去了解这些作品和作家,网络课程中名作改编的影视剧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文学课程的低实用性和高趣味性造成了学生对需要硬性记忆的内容掌握情况不佳,对需要总结分析、理解的内容掌握良好的这种看似矛盾的局面的出现。
3.2 网络课程的基础知识版块利用率低。
分析网络课程中各个板块内容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每个板块的利用率并不相同。课堂PPT访问次数为51次、每次作业的平均完成次数(硬性要求前)为45次、试卷为36次、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家为54次、影视欣赏为58次、实用网站为57次。可见学生对课堂讲解的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兴趣不高,而对具有实用性的网站及趣味性更高的影视欣赏的兴趣要高得多。
通过调查,70%以上的学生希望减少或者去掉作业及试卷中对于需要硬性记忆内容的考查,增加需要理解或者分析的内容;大约80%的学生希望课上减少对需要记忆的知识的讲解,增加对作品的分析;70%左右的学生希望增加课堂讨论时间。
4 结语
网络课程的建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他们对课程内容、对课堂时间的分配甚至是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尽可能满足学生要求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是今后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论文基于常州工学院《日本近现代》网络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A3-4406-18-026。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