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历史契机、价值原则与建构路径

2020-07-17殷路路

理论导刊 2020年7期

摘 要: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西方话语面临困境以及中国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构建原则,在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话语阵地和话语队伍层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

关键词: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7-0017-08

作者简介:殷路路(1990-),女,山东梁山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与对外宣传工作。在国内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开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越发彰显“四个自信”姿态与道路吸引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不断提供一系列价值理念和公共产品,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力图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然而无庸讳言的是,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中西话语博弈还会长期存在。对于正由“大国”走向“强国”的中国而言,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硬实力”,还要特别重视政治凝聚力、社会整合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尤其是要抓住历史契机,努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在鲜明问题导向、坚持正确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产出,在融通中外话语交流、优化话语传播格局,拓宽国际话语平台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

一、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历史契机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以及近年来西方政治环境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以国际话语地位为代表的国家间软实力竞争已逐步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焦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虽然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但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深刻影响国际话语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正在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正深刻影响着国际话语格局。从历史层面来看,冷战至今西方对中国长期的意识形态偏见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国际话语主导权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而中国基本处于国际话语的“洼地”,国际话语影响力较弱,不平衡、不平等、不公平的“西强东弱”的国际话语格局仍未改变。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西方政党政治接连出现混乱景象,特别是以特朗普胜选、英国脱欧、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欧美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黑天鹅事件”和 “逆全球化”现象,使得西方政党政治和其标榜的发展理念、模式正在暴露出难以解决的种种弊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面临多重挑战。同时,面对世界经济贸易格局矛盾、移民问题、金融危机、局部战争、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化等长期存在的全球性问题,西方国家能向全世界提供的有关全球治理理念和经济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公共产品越来越少,以美国为代表的相关国家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意愿越来越低。这使得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于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设置、修改、制定的国际制度、国际规则、国际议程、国际标准等产生了抵抗情绪。这些变化,都为正处于大有可为历史发展机遇期的中国提供了主动赢得国际话语阵地的国际秩序环境。

(二)以自由民主为代表的西方话语遭遇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境

在冷战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方国家最终完成了对其话语体系的建构。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陷入长时间的经济低迷。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当前西方主要国家不仅经济未能完全恢复,而且经济问题开始逐渐扩散到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极右翼政党崛起、民粹主义泛滥,对西方民主选举等政治传统带来了严重威胁,进而使得西方理论界陷入焦虑和迷思。同时,西式“自由民主”模式在很多非西方国家遭到重创,比如乌克兰事变、“阿拉伯之春”演变为“阿拉伯之冬”以及自由民主带来的普遍性无效治理。这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对于西方长期宣扬的政治理念、制度模式和所谓“普世价值”等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不信任,西方主流理论界愈来愈难以发挥其国际话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方国家的国际话语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仍面临西方主导国际话语规则的约束和压制,面临着沦为西方话语试验场,以及众多话语陷阱的风险。由于西方掌握国际话语霸权,国际话语的议题设置、规则设置、叙事结构等也长期处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控制之下,因此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问题往往被国际社会关注而上升为国际性问题,中国议题必然会被西方借助媒体垄断、信息垄断等优势进行排挤打压。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一直存在“傲慢与偏见”,尤其是在冷战后“历史终结论”论调下对中国发展道路存在严重认知偏差,这些无端指责和错误认知都亟待我们加以回应和澄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突破西方自由民主式话语垄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基于中国实践的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正是当前国内理论界的最佳时机。

(三)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为提升国际话语影响力奠定物质基础

习近平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1] 中國提出并主导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线和价值理念,坚持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坚定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为促进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从殖民掠夺开始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探索和物质积淀后,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必然占据着国际话语高地。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多年,截至2019年底,中国GDP总量已超100万亿,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全面小康正稳步实现。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新时代的今天,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中国奇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因此,中国在现阶段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基础,已经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接下来必须做好解决“挨骂”问题的工作,深入研究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不断提高中国话语影响力。

(四)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国际话语影响力仍需增强

当前,中国的发展和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中国的发展模式、政治理念、发展道路、政治制度、传统文化等也逐渐成为国际“显学”。然而与中国当前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中国的话语内容还未能做到真正彻底地阐释“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建设都亟待突破,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根本阐释还亟待国内各界话语力量进行集中阐释,在西方诸如“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锐实力论”等理论和言论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中国国际话语还不能主动出击,而是长期处于被动回应状态,不能很好地发挥话语理论的说服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近期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与贸易摩擦,反映出以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仍然是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性硬件支撑。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社会阶层分化日趋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社会思潮也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开放的社会受到西方价值观和各种思潮的涤荡,这些社会思潮中有些逆时代而行,挤占主流话语空间,挑战主流话语权威,给主流话语造成非理性干扰,多样化社会思潮挤占主流話语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和部分外宣工作者的思想混乱,使其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与迷茫,尤其是对外宣工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冲击。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中国面临一系列社会矛盾等都会通过网络媒体被进一步放大,造成事实模糊不清,官方媒体公信力下降,国内话语舆论场莫衷一是,部分外宣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与主流话语之间出现裂痕,进而给中国话语的正确发展和广泛传播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价值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意识形态和对外宣传工作做出了统一部署和系统谋划,明确了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工作要点和总体思路。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58-59在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系统梳理和理解党和国家基本政策要求,始终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价值原则。

(一)坚守政治方向,以坚持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为根本点

任何国家的对外话语体系,都是基于本国政治历史、政治制度和政治立场的外在表达。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领导力量。从这个层面来看,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根本原则,就是必须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国际话语体系的政治定位,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党的新闻工作者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对外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等有关国际体系建设的工作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都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国际话语交流和竞争中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和执政理念,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执政党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担当有为的良好执政形象。

(二)站稳国家立场,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安全为出发点

1970年,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首次提出了“话语的本质即权力”[3]的命题。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国际话语体系,各国国际话语权竞争的背后其实是其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定位的竞争,独具特色且强有力的国际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具有强大国际地位的标志。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强大的国际话语优势不仅成为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基本手段,甚至成为其在国际竞争中尤其是意识形态竞争中干预和攻击他国内政外交的重要武器,严重威胁到一些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主权安全。以南海问题为例,近年来美国凭借其全球影响力,通过其新闻媒体的报道影响国际公众对南海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激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敌对情绪,使中国在维护南海主权的国际舆论形势中常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影响我国维护南海地区权益的正常行动。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站稳国家立场,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以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以及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原则和出发点。必须突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性,突显我国国家身份和地位,既要在国际话语中亮明同中国进行交往所不可逾越和侵犯的“红线”,又要通过国际话语在国际上塑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使国际社会更为客观地、深刻地了解中国,从而为中国维护自身权益和安全、更好地参与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

(三)聚焦理论创新,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支撑点

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以一国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基,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形象地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需要再说透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中国国际话语地位处于弱势的很大原因是哲学社会科学滞后于治国理政实践。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集成体现。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被视为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打造“学术中国”和“理论中国”,要求中国学术界拥有立足中国的研究视角、实践导向的问题意识,充分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同时,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构建和创新中,要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资源在当今开放的现代中国应当如何使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误区:一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二是实用主义的态度,三是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过时,四是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意识形态说教。那么,坚持马克思主义究竟应该坚持什么?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时刻聚焦中国国际话语的创新性和进步性,不断提升中国话语的当代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同时,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及其科学体系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塑造世界话语的进程中去。

(四)明确道义定位,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发展为制高点

话语体系承载着特定思想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地位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全球秩序发生复杂变动的情况下,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谁的话语和叙事更能打动人,谁就拥有国际话语权,就能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进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因此,在新时代以明确道义定位为原则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文明大国、东方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和负责任的大国的定位和形象来进行对外传播工作,把控国家关系走向,让世界明白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必须把中国对外交往中追求和平、和谐的历史传承作为中国国际话语构建的重要来源;必须将习近平所提出的“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作为中国国际话语构建的核心道义原则,在国家间对话中坚持贯彻正确的义利观,在国际事务的探讨中主持公道、弘扬正义,在国家关系中做到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以尊重赢取尊重;必须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话语逻辑,反对所谓“国强必霸”的话语逻辑,同时坚决与违反人类共同权益的言论和行为针锋相对,努力构建以实现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国际话语体系,承担起共建共守世界和平稳定的责任。

(五)立足发展实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落脚点

立足发展实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落脚点,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讲清中国事实,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习近平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还没能转化成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话语优势。从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层面来看,中国仍是一个行动上的巨人,但却是处于“弱声”状态的巨人。因此,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要对自我形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客观、真实、生动地介绍和说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要做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讲大话、不讲空话,不卑不亢;既要展现大国风采和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又要说明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既要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和优势,又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劣势;要保持真诚平稳的心态,正视差距,要承认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存在,要说清楚“中国问题”的客观实在性,还要说清楚“中国问题”的不可避免性和暂时性,并且要说清楚中国有能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既要用中国话语讲清楚几十年来“中国奇迹”的产生和发展,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又要讲清楚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正在进行的如脱贫攻坚、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事业,向世界展示历史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未来的中国。

(六)努力融通中外,以把握国际话语传播规律为关联点

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国际传播归根到底是文化和价值观输出输入的融合与平衡。构建话语体系的过程就是在把握国际话语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话语传播和话语交流的过程。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需要坚持融通中外的构建原则,以把握国际话语传播规律为关联点,深入思考“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的问题。一是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认识到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差异,要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模式等与全球化进程融合,展示给世界,避免陷入自拉自唱、自我欣赏的境地。二是要坚持话语体系的兼容并包,努力让中国话语的概念、范畴和表述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还要求同存异,坚持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形成对接,做到跨越语言障碍、超越文化纷争、穿越心灵隔阂,在中国与世界彼此对话的包容与认同中寻找利益交汇点、文化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才能形成畅通有效的话语交流和转换,进而让国际社会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三是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坚守中国自己的价值立场和价值标准,在话语交流传播过程中警惕西方“温水煮青蛙”似的思想文化渗透,避免简单地迎合和讨好的话语误区,同时避免对国外话语的直接翻译、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够让中国话语具备更长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需要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深入推进,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逐步构建起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国际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中国话语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向世界展示真實、立体、全面的中国。

(一)深入发掘中国话语的价值内核,推进中国话语的“供给侧改革”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必须是中国理论、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首先要始终坚持中国话语的主体性,推进中国话语的“供给侧改革”,充分释放中国话语的生产力和创新力。其一,要“以理服人”。“理”就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充分利用好中国经验、中国事实、中国材料、中国案例,要从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加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中国政治学、社会学等优势重点学科的中国化进程,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力构建立足实际、瞄准前沿、门类齐全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从操作层面讲,要遵循科研管理规律,创新科研管理体制,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打造人才阵地,改变西方化的学术评价标准,培育优良学风。同时,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需要有在国际学术界叫得响的中国概念。要进一步加强提炼阐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进一步总结和凝聚具有中国特色的简单明确的学术概念或学术框架,打造中国特色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坚决避免让西方理论成为支配中国学术领域的主导话语,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完整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既体现科学性,也体现其独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其二,要“以文化人”。“文”就是中国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容表达上展现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和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底蕴。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仍有大量文化成果尚未成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生产源头。因此,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和命脉。必须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和文化基因,将和平、和谐、合作、融合等意蕴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文化基础,形成更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思想体系,将中国文化打造成中国国际话语的资源宝库。其三,要“以事感人”。“事”就是中国故事,就是要通过讲述中国故事,生动形象客观地传递出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从中体现出中国感动、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除了科学的学术理论和深厚的文化资源等“高大上”内容之外,生动、形象、真实且“接地气”的中国故事,也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讲述中国故事,就是要充分挖掘和选择发生在中国各行各业,特别是基层群众中的典型案例,用最简洁朴实普通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将陈情和说理结合,寓说理于陈情之中,并从中展示出中国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和情怀,揭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道理,用中国故事讲述中国实践和中国变化。

(二)寻求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共性,融通国内国外舆论场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话语体系中将中国视为制度“异类”,竭力歪曲中国发展模式,故意忽视和消解中国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既要突出个性,也要寻求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之间的共性,融通国内国外两个舆论场。其一,寻求利益共同点。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利益共同点,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各个方面,以和平、发展等主题为基本表征,并且体现在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人权,保护个人权益,少数族裔、种族问题及女性权益等具体问题上。以中美关系为例,当前,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采取战略敌视态度,中国基于国家利益,在具体政策上必须予以相应反击。但是在国际话语表达上,中国必须始终站在寻求合作沟通和利益平衡的道义制高点,向世界传达出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军事强国、贸易大国,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必须合作解决双边问题和全球问题,并积极寻找彼此之间的利益平衡,共同维护世界秩序,要进行对话而不是对抗。其二,寻求情感共鸣点。中西文化在历史形成、文化传统、表现方式上虽有很大差异,但其实在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和国际情怀、责任担当、人类命运等宏观思维方面极为相似且能够彼此交流融合,同时也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找到很多话语上的情感共鸣点。因此,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既要大力推动和提倡中国经典文学、中国传统音乐、汉语文化等文化内容走向世界,又要充分借鉴吸收国外文化精品和价值精髓,要在当前逆全球化浪潮下表现出属于中国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始终致力于为人类做贡献的奉献精神,继续开好中国发展的“顺风车”,表明中国有信心和决心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其三,寻求语言连接点。语言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进行表达和传播的桥梁,如何将中国话语完整、准确地传递给每一个国外受众,翻译工作至关重要。中国话语在翻译成别国语言时,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包含大量的历史事件、价值判断、多义词句等,使得翻译的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因此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编译机制,对于中国国际话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官方文件、政策用语、社会科学用语、特定文化词汇等,必须做到翻译的全面准确,意思表达完整清晰;还要善于运用各国不同的修辞和表达技巧,注重翻译的整体性和逻辑性,避免断章取义,造成话语表达误差和误解。

(三)完善国际话语载体,加强全球宣介平台和话语阵地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话语体系,有着长期形成的话语规则、标准和框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已经逐步融入其国际框架,但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必须重视和完善中国国际话语载体,加强国际话语阵地建设。其一,完善国际话语载体。国际话语载体可以包括国家载体、政党载体和民间载体,分别代表着国家与国家、政党与政党、民众与民众的话语交流。官方载体必须成为中国国际话语的主导型力量,必须主动出击,努力引导和把握对于中国问题的国际舆论方向,在公共外交的顶层设计中发挥话语阵地作用。政党载体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讲好新时代中國共产党的故事,把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国理政、如何进行自身建设向国外政党进行宣介和传播,强化政党外交。民间载体要发挥作用,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力量的民间话语的引导,寻找并培育民间意见领袖,鼓励民间话语参与中国国际事务探讨,并加强对民间话语的监管,让民间话语成为中国对外话语传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要努力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组成强有力的中国国际话语阵地。其二,善用既有话语框架。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继续提高在既定的国际框架内进行话语表达的能力,中国国际话语宣介和表达要符合国际交往规则,要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以联合国、WTO等国际组织为主要话语框架和平台,善于倾听其他国家的话语表达,做好“国际群众工作”,为中国国际话语内容的传播做好“群众基础”。其三,拓展全球话语平台。要积极拓展框架外全球话语平台,强化国际宣介平台建设,做国际话语规则和机制的改革者和创制者。比如,加强中国主导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影响力,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等。要继续加快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实施,加强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发挥主导作用,并以此为契机同步强化国际话语机制设置能力,对于尚未形成有效系统的国际机制,要首先在国际话语的表达上抢占先机。同时,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议题设置能力,善于规避或解决搁置争议的国际议题,加快制定利于中国话语表达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努力改变原有不平等、不公正的国际话语机制和国际话语秩序。

(四)创新话语传播技术,推进国际话语传播专业化、精准化

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的构成是丰富的、多元的,传播中国话语必然要根据不同受众利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讲述不同的故事。因此,必须创新话语传播技术,推进国际话语传播专业化、精准化。其一,要精准识别话语客体。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传播对象和受众不仅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包括发展中国家,几乎涵盖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国际话语传播的专业化和精准化,提高话语传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准确分析和判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区国家的差异性,分析西方政客、舆论媒体、普通民众等不同群体,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受众心理和话语偏好。针对发展中国家要多讲中国发展经验,讲出中国不同地区、行业的具体发展手段和方式;对外国政要可以深入阐释中国政策,以及中国制定政策的全球立场和人类关怀;对普通民众则要讲出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讲出有血有肉、事关群众衣食住行的具体案例;要对年长者讲清楚中国的历史,要加强新生代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对国外年轻人的话语交流,对年轻人讲好中国未来等。既努力做到全面覆盖,又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面向不同传播对象讲述不同故事,避免不合理的传播方式。其二,要健全话语传播机制。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多部门、跨机构、宽领域的协同联动与统筹配合,需要形成从话语建构、内容翻译再到话语传播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机制。党的理论部门和外宣部门的连接需要更加紧密,进一步健全重大文献集中写作、集中翻译的工作模式;要健全国家层面的话语研究和发布机制,确保撰写机构、研究机构、翻译机构、发布机构和媒体机构的协同一致;要健全话语传播的信息收集和效果反馈机制,推动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传播常态化制度建设。其三,要搭建国际传播网络。要建立健全遍布全球的中国国际传播网络,通过国际传媒机构的设置和建设来扭转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弱势地位,推动我国传统媒体积极主动“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加快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打造移动互联网上的国际新闻门户,扩大移动终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的有效对接,扩大用户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传播效果,及时、准确地采集和发布中国新闻信息,以及传播、扩散中国设置的重要话语议题,在新闻信息和言论之争中掌握信息发布权、话语权,把握国际舆论竞争的先机。同时,还可通过打造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各界知名人士的人格化国际符号,发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使其能够更好地承载国家元素、观念和文化,实现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

(五)打造中国话语人才队伍,培养中国话语“生产者”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依靠源源不断的中国话语人才,打造中国话语队伍,建立中国话语智库,着力培養中国话语的“生产者”。其一,要打造中国话语“三支”队伍。即要打造一支既有扎实的中华文化功底又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知晓西方文化、西方语言、西方话语的理论队伍,一支政治可靠、专业扎实、融通中外的翻译队伍,以及一支业务精湛、视野开阔、国际水准的媒体队伍。要培养既熟知中国国情,又具有全球视野的属于中国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培养若干在国际上有影响、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领军人才;要以国内高校外语和相关专业为基础,拓宽传统翻译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强对翻译工作人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强化其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掌握,努力拓宽其知识面,着力培养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急需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要培养能够连接国际与国内的高水平媒体队伍,选派外语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媒体人才赴中国驻外媒体机构工作,在将中国声音迅速传向世界的同时,在国际媒体交锋中能够积极维护我国利益和国际地位。其二,要深化话语人才体制改革。要加强和完善党对中国话语人才工作和外宣工作的领导,完善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规范人才奖励体制机制,善于发现对中国的国际宣传和话语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专家、媒体从业者、文艺界人士等,善于发现长期在国际交往、媒体交流、对外宣传等方面的民间一线工作者,并将其纳入国家人才遴选和奖励机制中。同时,要科学引导人才培养方向,努力打破各学科各领域之间的话语藩篱,打破机关、事业、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壁垒,健全话语人才“旋转门”制度,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吸引国外进行中国研究的“中国通”学者和文化人士,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其三,要加快中国话语智库建设。要充分发挥国内高校、党校、社科院等科研院所的话语智库作用,加大国家层面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支持,加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建设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相关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学科、特殊学科和学术团队,充分调动各类社会专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等社会力量进行国际交流和话语传播,营造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和学术环境,为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丰富的智库资源。

参考文献: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6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6-01-01(0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2∶216.

【责任编辑:雨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