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习惯不可丢
2020-07-17李秋生
李秋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很重要,关乎世界进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此时此刻,我想到的问题是:读书习惯不可丢。
据最新统计,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65本。以色列人均最多,64本;次之日本,40本;还有是法国,20本;再者是韩国,11本。我国人均阅读量明显相形见绌,与文明古国不相称,更谈不上“自豪感”了。
人均阅读量是个平均值。不少同胞属于“刘项原来不读书”。或许有人要为自己“辩护”,我每天上网,每天阅读呀。问题就在这里,不少人多年不进书店,不到图书馆,不碰书本,满足于手机、电脑、电视阅读(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殊不知,无论科技怎么发达,纸质图书不能丢,这是“原则”问题。在手机、电脑、电视上阅读充其量是吃“快餐”,而且有不全面、不系统、不稳定、不安静等诸多缺陷。一个人真心想研究一门学问,还是需要与电子产品“隔离”,静下心来阅读纸质图书。
如何解决纸质图书阅读问题,与世界“接轨”?
我觉得,要有“每人阅读量”。光讲人均阅读量还不行,太“模糊数学”,明确“每人阅读量”很重要。“读书王国”——以色列从孩子抓起,每个犹太人家庭,小孩略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用意很清楚:书本是甜的。如果我们也从孩子抓起,从小养成习惯,人人读书,人均阅读量会直线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依法治国,还可以“依法读书”,建立全民读书法,把读书作为公民法定任务,无疑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助推中华崛起。
提倡读原著。目下有些人读简本,看读后感,听学者讲座,热衷于读“二手书”,自认为是捷径。其实,读“二手书”与开“二手车”、住“二手房”的感觉是差不多的,还是读原汁原味的原著“可口”。毛主席专读原著,真正是“读书破万卷”,阅读批注过上万册图书,每本书的空间都被他龙飞凤舞的批注“占领”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不分昼夜坚持阅读。中国作协会员、石家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世芬是一个“原著迷”,为了研究欧美文学,她通读了欧美文学代表作,毛姆的名著不是读了一遍,而是读了几遍,她的“耐心”少有人达到。对原著的潜心研究,使她成为耀眼的文艺评论“明星”,文学评论“高地”——《文学自由谈》专栏作家。
讲求读书方法。我们先辈的读书心得称得上博大精深。孔子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朱熹说:“余常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曾国藩说:“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些经验之谈,字字珠玑,何止一字千金!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育家徐特立给孙女立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规矩,要她养成读书必作读书笔记习惯,或摘抄,或记提要,或写心得。
重视学以致用。有效的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争“面子”,完成“任务”,完全是为了学以致用。1953年出版的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透过地球看本质”,把各种地表构造看成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论证了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东北勘探石油的地质队员在这本书指导下,找到大庆、胜利、大港三大油田。即使不去开采油田,通過读书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开掘精神世界的“油田”,那也是有价值的。
有人提出,读书没时间,太忙。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还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如果把炒股、打牌、喝酒、追剧、旅游、种花、养狗的时间压缩一下,读书应该还是有时间的。
有人提出,世界名著中人的名字那么长,情节那么复杂,读不懂,太难。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容易懂的名著先读起来,先易后难,渐渐入门。
还有人提出,年龄大了,现在读书,太晚。晚与不晚,是相对的。英国老人罗斯·哈克一生重视读书,当过政治家、作家、医生,近100岁开始做记者,写专栏文章,题材包括流浪汉、宗教矛盾、财富差距、贪婪与占有等。百岁老人尚未觉晚,我等“小老人”岂可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