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程一体化改革探索

2020-07-17洪丽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改革

洪丽文

摘 要 随着近年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形式也在不断改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本文在“旅行社外联与计调”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探索一体化模式在教学中的开展与运用,在课程教学形式、方法、手段上作出积极改变,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旅行社外联与计调》课程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是学生从事外联岗位和计调岗位工作应掌握的必修课程,也是旅行社外联和计调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的集知识性、技能型的课程。其课程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旅行社外联与计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具备从事外联工作和计调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是新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把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联系起来,将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以引领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设置教学情境,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情境可以包含多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学生对任务的解读、执行和完成,来评价其学习情况。学生在活动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当课程任务活动结束时,由师生共同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和与人协作的学习精神。

2《旅行社外联与计调》教学中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2.1校企联动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并进行任务设置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请教旅行社资深从业人员,整门课程以旅行社外联岗位和计调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来构建工作项目的教学体系。以“两大模块”、“七大项目”为主线,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起融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实操技能、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

两大模块: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旅行社外聯岗位与计调岗位的业务内容和工作特点,将课程内容分为“旅行社外联岗位和“旅行社计调岗位”两大模块。旅行社外联岗位,包括3个项目内容:预测和分析旅游市场、设计旅游线路、销售旅行社产品。借此模块,学生要学会并完成调研和预测旅游市场,细分市场与选择目标市场,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选择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促销旅游产品等学习任务。旅行社计调岗位,包括4个项目内容,即旅行社产品计价、报价,落实房、餐、车、景区、导游等事宜,编制接待计划,旅游团队动态管理,借此模块,学生要学会并完成制定旅游行程计划,采购旅游线路的相关服务产品,计调接发团的操作业务,旅游活动过程中各种旅游投诉、突发事件、特殊情况的处理等学习任务。

七大项目:以课程模块的功能维度区分,结合工作岗位所需要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要求设计出“旅游市场分析——旅游线路设计——旅行社产品销售——旅行社产品计价、报价——落实房、餐、车、景区、导游等事宜——编制接待计划——旅游团队动态管理等七个教学项目。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基础上掌握业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度和相关性,提高学生上岗实践能力。

2.2教学环节设计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保持学生校内知识技能学习与旅行社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此外,将知识点融入到每个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把握基本知识。以任务为引导完成“任务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学生自评任务成果、教师总评任务过程及成果”的教学流程。以能力训练项目之一的“旅游线路设计”为例:

能力训练项目:旅游线路设计

一、能力目标:

(1)能够针对旅游线路设计案例进行线路合理性评价

(2)能够针对特定旅游目的及目标顾客进行旅游线路优化与调整

(3)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需求进行特色旅游路线设计,包括行程安排;餐饮、住宿、交通、娱乐安排;收费说明;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主要理论支撑知识:

(1)旅行社产品的类型及开发原则;

(2)旅游线路的构成要素及内容;

(3)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4)相关旅游景区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资料;

(5)产品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三、教学方式:

环节一:

(1)根据旅游线路案例,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设计的注意事项;

(2)布置任务:提供新的旅游线路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旅游线路设计是否合理,提出评价结果;

(3)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4)成果:线路设计合理性评价文稿。

环节二:

(1)课前收集潮汕地区食住行游购娱等资料;

(2)布置任务:给出“潮汕海滨风情三日游”旅游线路,要求学生针对青少年、女性旅游者和商务旅游者进行线路优化和调整;

(3)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4)成果:旅游线路的调整及优化成果文稿。

环节三:

(1)课前收集潮汕地区食住行游购娱等资料;

(2)布置任务:完成主题旅游线路的设计;注意说明书中要强调主题特色产品的服务对象及特色产品的特点;

(3)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4)成果:主题线路设计的文稿(word和ppt文稿)。

2.3改革考核评价方案,课赛结合,建立综合考评机制

本课程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基础上,课赛结合,建立综合性、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为了综合、全面的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实操技能及工作业务的熟练度,该课程总成绩=技能节比赛成绩30%+过程考核40%+期末测试30%。

其中30%技能节比赛成绩,因本课程的开课时间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第四学期,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当学生完成“旅游线路设计”这项学习任务后,恰逢学校技能节的开展,与技能节中的“旅游线路设计与推介”的比赛项目相呼应,让学生在课上完成“旅游线路设计”的学习任务后,课下将课程与比赛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线路设计,设计成果以海报和多媒体制作演示与宣讲两种形式呈现,以此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之一。40%的过程考核是依据学生对教学任务的成果进行现场过程评价,包含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小组间互评等方式相结合。30%的期末测试是采取笔试的方式,提供某一条线路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完成计调实训项目中的报价、团队确认、预订等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的培养。以此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建议

3.1校企合作,开发与任务配套的教学教材

教师应按照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实际岗位工作的要求,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环境条件,联合旅行社资深从业人员开发与教学任务配套的教学教材。教材应以旅行社外联岗位与计调岗位的工作需要为依据,理论认知结合实际操作。教材的开发力求结构要合理优化,项目内容的选择要科学,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要一致性,以此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能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外联岗位与计调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认知度。

3.2分组教学,合理、科学分组,强化小组合作

课程运用分组教学,以5至6人为1个小组,每小组就是个合作学习团队。

因为小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小组的科学建立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分组中要注重异质结构,强弱配合。

同时,因任务的实施要求小组成员课前須预习理论知识和搜集相关信息,掌握任务所需的知识要点,教师要引导小组注重自主学习。

此外,教学环节中,需引导并提高小组合作与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做认真敬业的旅游人”的工作素养,全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专业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耿冬迪.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2] 王英霞.旅行社外联与计调课程整体教学设计[J].

[3] 李方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107(49).

猜你喜欢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