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如何打造开放新高地
2020-07-17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更加全面和广泛的开放,是一大新课题。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任务重点是什么?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会给稳外资带来怎样的影响?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何新特征?
中国的开放现在步入从沿海开放到东西南北中内陆各个地方同步开放的阶段。
跟过去改革开放40年不同,过去40年中,中国如果搞特区,先是从沿海的14个城市,慢慢扩张到沿海的2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扩展到中部、西部,这是一个逐渐的、波浪式的延伸扩展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走出一个误区,以为开放只能在沿海开放,内陆总是要慢三拍。这个思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封闭的状态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放的时候先谨慎一点,让沿海先开放是对的。但到了现在这一步,全方位开放是理所当然的一个举措。开放,是一种体制、一种制度、一种观念,它和地域无关。所以,不管是内陆、还是沿海,都可以在同样的制度下同样地开放。现在,中国的开放已经进入到这样的格局。
中国的开放已经从过去货物贸易为主的开放,转变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同步开放。
现在,在服务贸易领域一般双边的或者区域的这一类的协定,全世界已经签了30多个,发展得还是比较快的。中国现在也是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双管齐下,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合作和FTA(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合作一起推进。中国“一带一路”中的很多贸易协定,就是属于“一带一路”上的FTA(自由贸易区)的协定。
中国从过去以适应和融入世界贸易规则体系为主,转化为既适应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同时也参与和引导国际贸易体系的游戏规则的制定。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立足于既要促增量、又要稳住现有存量。诸如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保障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外商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外资利用在质量提升上实现新的突破。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月到4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7%。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46.9%、73.8%和99.6%。1月到4月,主要经济体和区域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9%;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3%。1月到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3.9%,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什么不追求顺差而是以追求进出口的平衡为目标呢?为什么一定要扩大外资投资的开放领域?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任务重点是什么?
首先,要激发中国进口的潜力。增加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战略目标。为什么要有这个目标呢?进出口当中不以追求顺差为目标,而是追求平衡为目标。意思是什么呢?一个国家出口两万亿美元,那进口差不多也是两万亿美元,就能达到进出口的平衡。而出口24000亿美元,进口18000亿美元,每年顺差就是6000亿美元,顺差多了就好像对其它国家占了便宜,那么国际贸易摩擦就会加剧,逆差的国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进出平衡还会带来一个好处,就是使中国的人民币不会过分地升值,因为在长期顺差的情况下,国家的本币一定会升值。中国是以追求货币稳定为目标,货币长期稳定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信用,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国际上的硬通货。
另一方面,要激发进口的潜力。就是让老百姓更多地买进口货,如果进口货总是很贵,老百姓就可能买得少。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老百姓跑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买很多东西,辛辛苦苦地出去旅游,背着一大包一大包东西回来。每年中国老百姓出去旅游买东西回国,总价值量超过1500亿美元。这1500亿美元,作为贸易进口放在市场里,在国际贸易中就算有1500亿美元的进口,本来中国顺差4000亿美元,因为多了这1500亿美元,顺差就可能只有2500亿美元,国际摩擦也减少了。反过来老百姓去搬1500亿美元的货回来,在国际贸易上不算账。一旦中国国内把关税降下来,老百姓一看两边价格差不多,出去旅游的人就不会背东西回來。所以,减税对国民经济发展是一举多得的。今后几年还会降,这个降税的过程是激发进口潜力的过程。
第二,要更好地扩大外资投资的开放领域。在博鳌论坛上,中国明确地宣布了,以前中国的汽车在外资合资方面不许超过50%,现在可以51%以上,甚至是60% 、70%的控股都可以。最近宝马宣布,它作为一个合资企业控制70%的股权,成为最大的股东了。
还有金融领域,金融领域的开放显得更复杂。第一,银行证券保险原来允许外资搞银行、外资搞保险、外资搞证券,但有个设定,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5%,现在都可以达到50%,然后有三年的过渡期,可以逐渐提高到70%、80%,这就把银行证券保险的市场放开了。第二,同样的一个合资银行、合资保险工商注册登记中的业务范围,原来可能是30项,现在可以是50项,也就是业务范围放开了。第三,进一步放开银行证券保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各地开子公司、分公司。一个银行如果只开一个总行,比如开在北京,那它在31个省份各个城市里没有分行,它没有“手脚”的话,无法拉存款、放贷款,所以允许它去搞这些业务。
中西部地区该如何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利用外资,就要鼓励更多的外商到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同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该怎样因地制宜建设开放新高地?要打造成为开放新高地,一定要做好哪五件事呢?
第一,开放高地一般是和城市有关的,特别是和大城市有关。比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是大都市,那么内陆的开放高地一定是和内陆的省会城市有关。如果一个省的省会城市都成不了开放高地,那它下面的一个地市、一个县成为这个省的开放高地就有点悬。总而言之,首先要齐心协力把省会城市、内陆的大城市发展成开放高地,然后再辐射延伸到某个地市。
第二,开放高地一定是通向世界的交通枢纽,至少是国内的一个交通枢纽。如果一个机场有100条国际航线,那一定是国际级的航空枢纽。超过100条航线的航空枢纽,全世界也就20多个。如果一个省会的机场有50条、60条、70条国际航线,再过个5年、10年有可能还真变成100条国际航线的航空枢纽。
第三,开放高地应该是个口岸。口岸就是海关在当地关检,进口的东西关检放行,出口的东西经过关检缴税后就可以出口。我们过去认为关检一定是在沿海、沿边、沿疆,在中国的内陆地方关检没有什么意义。20年前,内陆所有的海关基本不搞关检。最近五年,中国内陆的一类口岸增加了十几个,凡是一类口岸一旦定了,这个地方的海关人员就要大量增加。每1亿美元货品可能就有一个关员,如果这个地方有1000亿美元的进出口,至少需要1000个海关工作人员。在这个背景下,如果货物关检了以后再运到新疆阿拉山口或者运到深圳要出口的时候,当地的海关就是帮助执法。12个字,关检互认、执法互助、信息共享。这样的话,天下海关是一家,只要有一个海关检过了,所有政府部门都认账。所以只要是一类口岸,经过你的关检,上海、深圳就不重复关检,只是审核一下而已。因此,内陆地区如果一个地方有500亿美元进出口,自己关检后到上海深圳就是转口出去,这个进出口量就算在内陆,不算在沿海了。
第四,内陆开放高地既然做了口岸,就要有大平台。所谓大平台是指保税区或者新区,这里有一些國家特别开放的区域性政策。保税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境之内,但它是关境之外,相当于是一个没有关税的地区。这个没关税的地区,以前总认为是在沿海才可以,内陆搞什么保税区呢?所以2010年以前,中国内陆没有保税区。自从西部大开发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提速,西部也开始有了保税区。从重庆和郑州开始,逐渐覆盖了整个西部。
第五,要有一些跟国际市场密切相关的产业,某个产品、某个产业、某个行业,这样货品才可以大进大出。
所以,内陆某个地区做好这五件事,假以时日它就可能成为开放高地。中国的对外开放工作搞好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各种困难都会因为更大的开放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