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谱写“四篇文章”金华雕琢浙江大花园最美“绿心”
2020-07-17陈昌华
陈昌华
金华地处浙江省中部,素有“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的地貌特征。金华市自然资源(林业)部门15年如一日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书写扩面提质抓“增绿”、严守红线抓“守绿”、聚焦产业抓“活绿”、助力扶贫抓“富绿”四篇文章,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代林业发展路子。2015年以来,金华市已连续5年在省对市林业考核中获优。
生态建设“高颜值”
相比2005年,金华市森林资源实现了“三增”: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9个百分点,达到61.34%(国标),居全省前列;森林蓄积增加2000多万立方米,达到3912万立方米,年均增幅约6%;阔叶林和混交林面积、乔木林每公顷蓄积均稳步提升,为金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大尺度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2019年,金华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首个地市级森林城市群建设,并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国家级试点,创成国家森林城市4个,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并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复函以及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通过评审三个县级全覆盖。2020年,金华计划3年投资21.58亿元打造“十大名山公园”,“山色如黛、翠幕如盖,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现代都市区风采初显。
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美化。15年来,金华市累计造林更新80万亩,森林抚育222万亩;新增平原林木面积24.8万亩,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21%以上;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85个、推进村1074个。去冬今春,金华举全市之力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一季度造林进度全省第一,实现国土绿化的“开门红”。
大跨度打造浙中生态廊道彩色林带。2017年以来,多层次、高标准打造金华江两岸彩色林带200多公里,彩色森林4万亩,新增自然保护地17处,全力打造“金彩三江、风华水岸”浙中最美生态走廊;近4年新植珍贵树1090万株,建设珍贵彩色森林77.6万亩,实现“蓄宝于地、藏富于民”。
生态保护“高要求”
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筑牢国土绿色屏障,打好森林“灾害防控、铁腕执法”组合拳,全面提升“守青山、护绿水”的管护水平。
严守自然保护地“红线”。15年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2处,国家级森林公園2处、省级1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1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5处,省级地质公园1处,现有国家、省重要湿地7处,其中湿地公园数量居全省首位。
筑牢“国土生态屏障”。15年来,金华市公益林和天然林建设布局日趋优化,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林分质量稳步提高,公益林效益充分显现。经3次扩面,扩增省级公益林面积186.2万亩,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达487.8万亩,占林地的46.5%,补偿标准从8元/亩提高到33元/亩,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补偿资金超10亿元,惠及近百万农民。
织密森林资源“安全网”。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建立浙江省最健全的市、县(市、区)两级专职管理队伍,依托金华动物园专业力量设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每年救护数量超30种200多只(条);建立省级疫病监测站3个。近年来金华市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率均处历史低位,森林公安机关“利剑出鞘”,依法从严打击各类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有力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生态产业“高质量”
2019年,金华市林业总产值达810.6亿元,居浙江省第三位,是“十二五”期末的1.58倍,连续5年同比增长10%以上。
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聚焦提升花卉苗木、木本粮油、干鲜果等主导产业,培育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5个、精品园28个。花木产业规模达33.12万亩,产值超54亿元。已连续举办12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和17届中国(金华)花卉苗木交易会,其中义乌森博会已成为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林业盛会。
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蓬勃发展。2019年,金华市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4521.7万人次,产值88.4亿元。已连续举办浙江省森林休闲养生节6届,培育森林特色小镇9个、森林人家46个,打造古树名木主题公园79个,修复森林古道66条;建成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38个、全国生态文化村(基地)7个,数量居浙江省首位。
林改激发林业发展活力。推广林地流转全国试点“浦江模式”,培育农民林业合作社309家、入社农户1.53万多人,面积22万多亩;培育家庭林场220个(其中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31家),经营林地3万多亩;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31本,涉及林地1330余亩;推广多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努力破解林权抵押贷款难题,持续唤醒“沉睡的山林”向“活的资产”转变。
生态扶贫“高精准”
金华深入实施劳务分配精准到人到户、生态补偿精准到人到户和科技服务精准到人到户“三项精准”行动,靶向帮扶林农林企,助力乡村振兴。
创造就业“消灭一批”。依托487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40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创造了2000余个管理和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当地贫困人员参与护林防火,增加劳务性收入。如磐安县优先选聘36名贫困人员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年工资达上万元,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愿望。
生态补偿“惠及一批”。金华“水好”全国有名。为破解金华市区饮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发展”难题,金华市政府于2010年出台了功能区“产业扶贫、政策惠民、搬迁脱贫”生态补偿政策,累计筹集补偿资金5.04亿元,扶持人工造林、光伏扶贫等生态产业项目491个,生态移民3000余人,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以及居家养老补助等普惠资金1.05亿元,稳步走出了一条水源保护与精准扶贫的共赢之路。
智力帮扶“巩固一批”。织好林技推广、技术服务和科技示范“三张网”,聘任林业专家128名、乡镇林技员603名,培育省级“乡土专家”14名;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林业创新模式41.5万亩,为200多户山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把林下土地资源变成“菜篮子”“肉盘子”“药园子”,以林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由“人工输血”向“自身造血”的转变。
新时代、新方位、新目标,金华将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干”字当头,坚定不移打好“生态牌”、走好“生态路”、吃好“生态饭”,以“水滴石穿”的韧劲,精雕细琢好这颗全省大花园的最美“绿心”,用拼搏实干续写好“两山”这篇大文章,为浙江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