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成就奠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维基础
2020-07-17王令金
王令金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时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党和国家在制度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事业建设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历史成就;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制度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框架基础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和探索,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P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本制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例如,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制度和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等等。基本制度,就是通过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大影响的制度。例如,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等;在经济领域,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重要制度,就是由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派生而来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主体性制度。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法制体制等等。根本制度是不容改变的,基本制度是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扩容的,重要制度是可以不断创新和完善的。
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各个方面,它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军治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各个角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二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同時,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治理体系是不断完善的,治理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制度在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人的素质在治理能力中发挥主导作用。
我们所要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去推进、去工作。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这一工作的实际操作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2](P6-44)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成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造成的创伤,国家经济一片破败。发展经济的基础设施诸如铁路、公路许多不能通车,厂房、设备、港口、泊位有些不能使用,钢铁、煤炭、石油、电力产量很低,粮食、棉花、棉布不能满足需要,机械工业几乎是零,飞机、汽车、拖拉机、大型机械不能制造,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极度贫穷。
经过努力,195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3](P47)由此,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从1953年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核心内容。为此,我们着重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工业工程。诸如,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沈阳机床、飞机制造基地,长春汽车制造基地,洛阳拖拉机制造基地,北京电子管制造基地等等。同时,加强铁路、公路、航海海运建设,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先后建成通车。这一切都为后续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后二十几年的经济建设中,尽管经受过严重挫折,但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4](P273)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由810亿元提高到5690亿元。[5](P603)从宏观上来看,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为日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上述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借助改革开放东风,对内挖潜,对外借鉴,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1.9万亿元(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40.151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在此期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其中出口额和外汇储备均居世界第一。同时,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456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7917元。[4](P315-317)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最近几年,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据2020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万亿元,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万元。另据报道,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亿吨,人均粮食产量约为950斤。2020年可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在大力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加强国防建设。1958年我国建成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开始了核能研究,并很快取得了重大进展。由此开启了国防工业建设的大幕。同时促使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各方面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大国崛起的基石。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天事业、海洋工程、互联网技术均获得了飞速发展,并拉动各种产业升级。这些丰硕成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众所周知,国家机器的运转、人民生活的改善、国际事务的处理,都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难以实施的。从社会层面看,经济建设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层面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有雄厚的经济能力作支撑;从技术层面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具备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例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筹城乡民生保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等等,均须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条件,也就是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我们经过这些年的经济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就为当下和今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
应该看到,目前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收入并不高,但我们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去弥补短板。我们国家制度和由此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春以来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效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家看到,湖北武汉出现疫情,特别是武汉封城以后,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一方面,武汉同胞作出了利益牺牲,在积极应对的同时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全国同胞无不心急如焚,大显身手。无数的医护人员顾不上吃年夜饭,飞向武汉,奔赴医院,与死神作斗争,甚至不幸献出了生命;还有亿万同胞纷纷捐资捐款,支援抗疫前线,其中包括耄耋老人和妇女儿童。这场气壮山河的抗疫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在疫情预警方面,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在组织协调人财物方面,在采取科学有力防控措施方面,在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方面,在复工复产、恢复社会生活秩序方面等等,都是一场大考,都促使我们不断提高完善,进而促使国家运行机制更加健康有力。
三、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业的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列宁说过:“每个青年必须懂得,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受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6](P287、294)可见文化教育在國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决定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其落后状况可想而知。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7](P453)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方针政策,其中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一致,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针是普及与提高的正确结合。1949年,全国有5亿多人口,高等学校205所,学生11.7万人;中等学校5216所,学生126.8万人;小学校34.68万所,学生2439.1万人。至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左右。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8](P7-8、10)在此条件下,新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人民教育。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获得了大发展。据2016年统计,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7.4%,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从国际可比数据看,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P337-338)全国共有幼儿园23.98万所,入园儿童1922.09万人;小学17.76万所,在校生9913.01万人;初中5.21万所,在校生4329.37万人;特殊教育2080所,在校生49.17万人;普通高中1.34万所,在校生2366.65万人;成人高中435所,在校生4.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1.09万所,在校生1599.01万人;高等教育2880所,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其中在学研究生198.11万人(博士研究生34.2万人,硕士研究生163.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695.8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584.3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504.10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67.77万人。
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旧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不久,于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由郭沫若担任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随后,各行各业均成立了科研院所,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分析了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形势,正视我国科学文化落后的状况,认识到我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会上,毛泽东、周恩来等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乘此东风,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相继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大成果。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下,大量的科技成果涌现出来。从杂交水稻到克隆技术,从蛟龙探测到嫦娥奔月,从微生物技术到纳米材料等等,均列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究开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这种良好的状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教育科技的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懂业务、善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人才条件。当下,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大都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或专业培训,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在推动国民经济上层次、上水平以至不断升级中起到带头作用,在许多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中,硕士、博士技术人才比比皆是,他们已经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科技产品研发主力军,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机关、党政团体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这些年来招收的公务员,大都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且是同类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思想品德优秀,业务本领高强,工作作风优良,能够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人才队伍发展形势持续向好。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容,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同时,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端的合格人才。另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国献身祖国建设者也越来越多,他们将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科技管理本领用于现实工作,必将产生良好的效应。上述人才条件,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