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改善的效果评价

2020-07-17李玉环舒挥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患侧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李玉环 舒挥文 王 琳

认知是高级脑功能,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记忆、知觉、思维等。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后遗症,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1,2]。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指用专门的护理技术对患者残余机能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心理、生理上的自理能力,帮助其回归社会[3,4]。目前康复护理已经成为老年病、慢性病的常规护理内容,我们将认知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记忆力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5]:脑卒中后遗症期;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6],MoCA<26分;语言功能正常,视力、听力正常,可配合康复治疗;既往无认知功能障碍史,无精神系统疾病,无神经系统疾病史;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痴呆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头颅损伤病史者,失语患者,听力异常患者,不能配合患者;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200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护理方法 患者进入恢复期,患侧肌张力增高,帮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循序渐进进行,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理以及呼吸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立坐平衡训练、中心转移训练、床-椅转移训练、行走训练;应用支具、辅助步行器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进入恢复的中后期,主要帮助患者进行精细、协调、快速运动训练,进行耐力训练、肌力训练、步态姿势纠正、更高水平的平衡训练,指导行走、阶梯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运动。整个训练应重视循序渐进。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康复训练:①训练患者思维速度及反应速度,通过组织患者阅读、书写、对答、聆听、计算等进行训练。②训练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步骤,训练患者思考灵活性。③注意力训练,让患者参与日常生活活动,通过不同活动配合,增加难度,如:计算机训练、纸笔训练。④训练患者的定向力,使用记事簿,设立每天的时间表。⑤偏身忽略训练:躯体旋转,以感觉(捶、摩擦、温度刺激等)刺激患侧,日常梳洗、洗澡等日常活动,尽量用患手或者主动清洁患侧;视觉追踪(纸牌游戏,用患侧视力扫视放在患侧的物件),听觉刺激,激活右脑。⑥偏身忽略补偿性训练:摆放重要或有危险性对象于患侧以增强患者对患侧的注意。

1.3 评价方法 干预3个月后评价效果。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MoCA[7]、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8]、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9]评价效果。

1.3.1 MoCA:包括了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等8个认知领域的11个检查项目。总分30分,≥26分为正常。

1.3.2 RBMT-Ⅱ:包括记姓和名,记所藏物品,记预定,图片再认,故事即时回忆,故事延迟回忆,脸部再认,路线即时回忆,信件即时回忆,定向和日期,路线延迟回忆,信件延迟回忆。满分采用标注分,满分24分。0~9分为记忆重度障碍,10~16分为中度,17~21分为轻度,22~24分为正常。

1.3.3 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读出12个词语,患者听完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方式进行回忆,总分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MoCA评分比较 干预后康复组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干预前后RBMT-Ⅱ评分 干预后康复组的RBMT-Ⅱ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干预前后MoCA评分比较

表3 干预前后RBMT-Ⅱ评分

2.3 干预前后AVLT评分 干预后康复组的AVLT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AVLT评分

3.讨论

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障碍指与上述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失用、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认知的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任何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认知障碍。脑卒中后,大脑皮层受到损害,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大小、部位、数量有密切关系[10,11]。前额叶皮质、内囊膝部、前侧、背侧自脑、尾状核投头部形成额叶-皮质下环路,而该环路与信息处理、记忆力、执行功能密切相关,这一环路任何部位损伤均会导致认知功能损害[12]。既往研究显示,除了病变位置外,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HbA1c水平、收缩压、Hcy也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13]。

脑卒中后的康复训练是为了改善患者肢体障碍、认知障碍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达到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从而恢复或者部分恢复相关功能,这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认知康复训练是针对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需要患者配合,因此选择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能够进行沟通,以保障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的训练、记忆的训练、计算能力的训练、知觉障碍的训练等。余伟雄等[14]等研究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经过康复训练后,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量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康复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加用认知康复训练,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后,患者认知功能、记忆力得到显著改善,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5]。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应以评定为基础,保障训练计划具有针对性,训练方法必须具有专业性,训练内容的设计应具有连续性,训练程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训练要一对一、面对面进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与能力的提高训练相结合,强化训练与代偿训练相结合。注意力的训练营注意稳定型、选择性、转移性以及分配性。我们的认知康复训练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还较短,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还存在瑕疵,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但无论如何,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具有明确的临床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认知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力及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患侧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更 正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