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对吸入剂使用方法掌握率中的应用

2020-07-17赵建铭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品管圈正确率制剂

赵建铭

吸入治疗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用药途径之一,有调查[1]显示明确指出此类药物治疗效果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受到患者是否能够正确吸入药物的影响。吸入剂使用管理是呼吸专科质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科学管理及循证理论的普及,吸入剂规范正确使用也越来越受重视。患者对吸入剂使用方法掌握的来源多数来自临床护士,指导护士对吸入剂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影响着被指导患者的使用正确率,本研究应用品管圈来提高护士对吸入制剂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指导服务,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某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龄大于1年的31名护士为观察对象,平均护龄10.78年,观察时间段为2018年3月至6月。并对照观察2018年3月与2018年6月同期在该病区住院的初次使用吸入制剂患者经护士首次指导后,使用吸入制剂用法正确率及对护士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1.2 方法

1.2.1 观察组:2018年3月对全科入组的3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本科室当前所使用的四种常见吸入制剂(信必可都宝、舒利迭、万托林、思力华)使用方法进行操作考核,了解护士在品管圈干预前的真实情况,并做好统计及记录。同时对同期在本科室住院首次使用吸入制剂的患者(入院前没有接触过相关吸入制剂)进行调查,共28名,了解患者经护士首次指导后对所使用的吸入制剂的掌握程度及对护士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做好统计及记录。

1.2.2 对照组:2018年6月在进行品管圈干预后,再次对31名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等同于2018年3月。并调查本月同期在本科室住院首次使用吸入制剂的患者,一共20名,了解其经护士首次指导后对所使用吸入制剂的掌握程度及对护士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并做好统计及记录。

1.3 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简介 首先,成立品管圈活动工作小组,小组内包括9名圈员及1名圈长。根据头脑风暴法提出问题,以上级政策、圈能力、可行性及迫切性等为选题原则,按照5、3、1级评分标准,将品管圈活动主题确定为“提高护士对吸入制剂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掌握率”。根据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活动周期初步设置为16周。第1~7周选定主题,并拟定工作计划,把握护士对吸入制剂掌握程度的现状,设定品管圈活动目标,解析原因并拟定对策;第8~12周运用戴明循环(PDCA),展开相关对策的实施工作,并查检对策的有效性。第13~16周确认品管圈活动实施效果(即做好对照组相关数据收集及统计),加以标准化,查找品管圈活动实施期间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通过头脑风暴法,小组分析总结出临床护士对常用吸入制剂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掌握正确率低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①护士不重视,学习主动性差;②管理、培训不到位;③学习资料不完整;④吸入制剂品种多,更新快。⑤护士工作量大;⑥领导不够重视,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护理人员、管理和材料四个方面,并有鱼骨图更生动具体地表明原因(见图1)。

全体圈员就每一评价项目,依据可行性、经济性、全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全组10人,总分150分,依据柏拉图80/20原则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改进重点包括:①护士不重视,学习主动性差;②管理、培训不到位;③学习资料不完整;④吸入制剂品种多,更新快。根据上述要因,制定护理干预的对策如下:①开展吸入制剂重要性的相关讲座,提高护士认识;科务会上鼓励科室成员之间相互监督,促进学习;并将正确使用吸入制剂列入科室业务考核项目;②在科务会中邀请药师前来讲座,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相关操作及理论考核,把吸入制剂的使用纳入新护士入科培训的内容;③搜集吸入制剂使用视频4份,加入健康宣教视频,于每日10:00~12:00,15:00~17:00滚动播放;拍摄制作《常见吸入制剂使用步骤图解》,电子版分发至每个护士手中,纸质版加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护士读本)》,制作《吸入制剂使用指导》PPT1份,目前科室完成了在使用的吸入制剂完整的指导材料,集视频、照片、文档、PPT多种形式,内容涵盖药物说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④与药房联系,药品更新及时提醒,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与培训。

图1 鱼骨图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对吸入制剂使用方法掌握率,干预前后首次接受护士指导的住院患者对吸入制剂使用正确率以及患者对护士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活动前后护士考核情况 品管圈活动前(2018年3月)而只有5名(16.13%)护士接受过相关培训,26名(83.87%)护士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在本科室针对信必可都保、舒利迭、思力华、万托林等四种常用吸入制剂的操作流程、药物作用、注意事项等项目的考核中,只有13名(41.94%)护士考核合格(考核≥90分),而18名(58.06%)护士考核不合格(考核<90分)。品管圈活动后(2018年6月),31名(100%)入组护士均接受了科室统一培训,并在考核汇总均≥90分,即对所考核内容全部掌握,较强有明显升高,并具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活动前后护士考核情况[例(%)]

2.2 活动前后患者调查情况 在对患者的调查中发现,2018年3月28名初次使用吸入制剂的住院患者接受调查,19名患者不能完全掌握吸入制剂的使用方法,占比67.86%,此结论与相关文献[2]报道在所有吸入剂使用患者中28%~68%不会正确应用定量吸入气雾剂相符,其中9名患者对护士的指导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占比32.14%。2018年6月对同期20名初次使用吸入制剂的住院患者调查中发现,16名(80%)患者全部掌握,并且17名(85%)患者对护士的指导表示满意,均较前有了显著提高(见表3)。

表3 活动前后患者调查情况[例(%)]

3.讨论

吸入治疗因其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常见的吸入制剂品类较多,使用方法各异,能否正确使用吸入剂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有调查显示,如得到专业人员反复多次的指导,则可明显提高患者使用方法的正确率。护士作为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患者接受吸入剂使用指导的重要来源。通过本研究发现,呼吸内科护士对吸入制剂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与患者能够正确使用吸入制剂成正相关性。现代护理工作赋予护士的职责不再是单纯地治疗患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健康教育是医院推行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4]。而护士对吸入制剂的掌握程度在影响患者使用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对护士指导服务的满意度。杜红萍的研究[5]提出护士应提高自身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能力,提升健康教育水平,获取患者的信任。因而,作为呼吸科护士正确掌握吸入制剂的使用方法,亦是提升自身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品管圈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工作场所人员自发构成的活动团队,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6,7]。有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7,8]。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解决了护士对吸入制剂使用方法掌握率低的问题,构建较为完善的护士培训方案,制定了针对本科室护士吸入制剂使用培训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流程中明确规定了对新入科护士及定科护士的培训要求:新入科护士须在进入本科室前3个月内完成关于吸入制剂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培训课程,并于入科的第3个月参加本科室组织的吸入制剂使用方法考核,考核合格成绩为90分。考核合格者可在临床工作中独立为患者提供吸入制剂的指导服务,考核不合格者须在1周内完成再次培训并考核,直至考核合格。对于定科护士要求每年参加一次本科室的吸入制剂使用方法培训,并参加考核,考核合格线为95分。除此之外,该流程也对护士如何指导患者、日常质量控制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做了明确指导,为临床中该项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行性持续性保障。

本次品管圈活动完成制作的信必可都保、舒利迭、思力华、万托林等四种常用吸入制剂正确使用流程说明图,搜集整理的相关吸入制剂使用视频及培训课件都为本科室对吸入制剂使用这一技术操作提供了持久的指导保障。同时,本活动中产生的《护士考核登记表》《患者体验评价表》等为该项品管圈成果的巩固提供了质量保障。

综上所述,品管圈能够显著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对吸入制剂使用方法的掌握度,从而提高初次使用吸入制剂患者首次接受使用指导后的正确率,促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并能够提高住院患者接受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临床可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品管圈正确率制剂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