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缺血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2020-07-17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梗死障碍实验组

王 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条件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我国越来越高,威胁了广大人民的健康[1]。缺血性脑梗死已经成为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危害了身心健康,常合并睡眠障碍,并给社会带来了负担,患者常有认知困难、肢体活动障碍、失语等症状,出现一系列紧张、焦虑和惧怕的负性心理,用药的依从性也较低,临床上以往的护理方法较为常规,忽略了患者的情绪管理及后遗症的康复,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改善其护理方法[2],提高治疗质量,有研究显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路径干预,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3],本文研究综合护理针对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患者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选择从2017年11月-2019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6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和研究,完全遵循随机化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6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6±3.57)岁。病程2~8年,平均(2.32±0.26)年。实验组患者男17例,女17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9.91±5.11)岁;病程3~7年,平均(2.41±0.39)年。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合并慢性肺病患者22例,合并冠心病患者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构成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①纳入标准:在我院就诊并长期复查随访;需要进行综合护理。②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以致严重的意识障碍,不能遵从医嘱用药。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定期查房,对肢体功能进行训练,防止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严密关注血压、凝血指标等,护理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此处不再赘述。

1.2.2 实验组 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对患者介绍脑梗死的特点,增强患者对于脑梗死的认识,进而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以便较好的配合家属及医务人员进行持续的治疗。起到转移注意力[4],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干预作用,保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保持积极平和的情绪;要给予贴心照顾,热心建议早诊早治,尽可能给这类患者带来舒适感。

1.2.2.2 肢体及语言功能护理 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在于其后遗症的康复,改善其正常生理功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尤其是语言及肢体功能的康复,让患者常翻身,时刻调整患者的体位,让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床上训练方法,并定期对相应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的力度控制好。此外,在患者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指导患者积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进一步保持情绪的愉悦与稳定。此外,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尝试发音,从一些简单的字词开始,逐渐成句,训练要耐心,尊重患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这也是临床治疗的首要目的。

1.2.2.3 舒适护理 给患者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向患者详细介绍工作流程、就诊流程、工作人员,促进患者对医院的熟悉感。使其充分相信医务人员,并积极配合治疗,向其讲解其他成功的例子,增加其治疗的信心,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都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另外还要完善对患者病情的监测,血压、心率、体温要做到1天检测2次,此外,早午两次查房,完善查房记录,常与主治医生进行交流。关注天气预报,并叮嘱患者保暖通风。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用药后有什么不良反应及用药时机、频率等,嘱咐患者遵从医嘱,并时刻与患者家属沟通,完成监督配合,维持患者居住环境的安逸,防止患者的情绪波动。

1.3 观察指标 使用SAS以及SDS情绪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患者测评得分越高,代表以焦虑抑郁为代表的不良情绪水平越严重;此外统计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项目主要有入睡的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经差异化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反应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化护理干预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目前,脑梗死已经成为老年常见病之一,其病程一般较长,不易根治,易发展为顽固性脑梗死,这类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因此需要长期的干预治疗,这离不开医护与患者的共同努力。患者负性心理较重,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治疗的时程较长,给患者的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利于治疗的进行,以往对于患者一般采用普通西医护理干预方案,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十分令人满意[5],护理干预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明显,不能有效促进正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6],通过采取合理高效的手段改变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正常生活的信心,提高其精神状况。

脑梗死患者由于认知功能的下降,导致正常生活体验的下降,患者对于能否正常生活十分担忧,容易产生抑郁的症状[6],因此,在护理上要尤其注意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态。本次研究选择综合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干预,分为心理、肢体语言、舒适护理三部分,包括了解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际病情,并做到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完备的治疗方案,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从而满足患者需要,减轻心理压力等[7],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利;应用优质护理,利于患者治疗后恢复,同时,对患者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及护理[8],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本次研究表明,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情绪状况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综合护理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路径干预方案,能够改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情绪,利于治疗的开展;提升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水平,利于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死障碍实验组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