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17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凌 清

脑梗塞是脑部血液供应异常,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现象。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免疫异常、病毒感染、血小板凝血异常、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脑梗塞,常见于45~70岁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病患者[1]。脑梗塞预后效果较差,临床治疗以溶栓、抗凝、降纤、保护脑组织为主。有相关报道[2]指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34例。常规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2.34± 4.16)岁;病程2~5岁,平均(2.34±3.75)年;基础病:冠心病10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10例。康复组: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3.45±4.27)岁;病程2~6年,平均(2.56±3.05)年;基础病:冠心病7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经头部CT检查,符合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头晕头痛、恶心,伴有下肢麻木、突然性失语或言语障碍;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液黏度上升,血脂水平高;临床资料完整,可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智力障碍或精神异常者;合并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合并癌症、肝炎或肝硬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1.3.2 康复组 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全面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对存有怀疑、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者实施心理干预,通过面对面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产生原因、治疗手段、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缓解负面情绪。同时可邀请脑梗塞已出院患者到院与新入院患者交流,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提升其治疗依从性。②体位护理:指导患者行侧卧位,明确告知行该体位的目的及作用,避免其仰卧于病床上,减轻脑梗塞临床症状,解除肌肉痉挛。指导患者将患肢前伸,进行前臂旋前旋后,肩部内旋与外旋等训练。间隔1~2 h更换体位,避免压疮。③康复训练[3~4]:训练前先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宣教,告知实施康复训练的意义和作用,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指导患者家属每日按摩患肢及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对无法下床者,指导其家属协助患者在病床上开展被动训练,屈伸四肢,活动足趾、肩踝关节,控制活动力度,避免扭伤。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协助患者坐起。后期待患者肌肉逐渐恢复,可指导患者开展主动训练,如屈伸手指、独立进食、自主更衣、洗脸、自主扶栏坐卧、起立等。待患者达到步态训练标准时,指导患者开展步态训练。④言语功能训练:对出现言语功能障碍者实施针对性训练[5]。指导患者噘嘴、龇牙、鼓腮、弹舌等口腔联系,协同其家属鼓励患者尝试单音节发音,待其能正确发音后,增加吐字数量,至能连续重复发音,恢复正常言语功能为止。对于取得进步的患者,适当给予奖励,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1.4 评价指标 ①神经功能:使用MESSS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标准:轻型为8~14分;中型为1~29分;重型为30~45分。②护理有效率:比照WHO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MESSS),评估护理效果。康复:MESSS分数改善90%以上,可自主生活;显著改善:MESSS分数改善45%~89%,病残分级为Ⅰ~Ⅲ级;改善:MESSS分数改善18%~45%;无效:MESSS改善分数18%以下,无法自理。总有效率=(康复数+显著改善数+改善数)/总病例数×100%。③生活自理能力: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ADL)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共10个条目,总分100分,其中100分为正常;>61分为ADL轻度功能损害;41~60分为ADL中度功能损害;<40分为ADL重度损害,0分为完全依赖。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康复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护理后康复组ADL轻度功能损害的患者占比高于常规组(P<0.05),ADL重度损害的患者占比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ESS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ME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患者MES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ESSS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患者患病后,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6]。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恢复神经功能是脑梗塞主要治疗原则[7]。有效的护理手段可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患者自我照护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资料显示,脑梗塞发病后前3个月是最佳的康复训练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机体器官功能尚未完全弱化,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提升机体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优化治疗效果[8]。常规的护理模式仅着眼于维持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控制疾病进展,忽略了患者自身功能的恢复与改善,治疗周期长,预后效果较差[9]。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脑梗塞的认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改善不良情绪,建立治疗信心,提升治疗配合度,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循序渐进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修复受损脑组织,增强患者言语及认知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10]。在本次研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康复组在除常规护理外,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及ADL轻度功能损害的患者占比较常规组高,ADL重度损害的患者占比较常规组低。提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体位护理、康复锻炼、言语及认知功能训练等指导行为,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纠正患者言语及认知异常情况,提升患者自我照护能力,护理效果突出,可行性高。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塞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发现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办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