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桂林市女大学生对痛经的了解及常用药物的研究

2020-07-16王豪姚一凡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6期
关键词:痛经女大学生

王豪 姚一凡

【摘要】本文以桂林市女大学生对痛经的认识程度及常用药物为例,采用线上问卷答题与线下制作调查问卷表及痛经知识表相结合的方法,对桂林市各大高校女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被调查的200位桂林市女大学生中认为痛经为正常生理状态者占75%。选择药物治疗的女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59%,具体药物分布为:布洛芬32%、阿司匹林2.5%、服用益母草等草药10.5%、其他药物14%。结果表明桂林市女大学生虽大部分知晓痛经这一现象,但对其了解过于表面;绝大部分人认为痛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选择西药治疗痛经的人数较多且多为止痛药,存在有乱服药的现象。

【关键词】女大学生;痛经;常用药物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6..03

痛经是指月经周期中及其前后出现的一系列腰酸、下腹坠痛、坠胀生理表现,严重痛经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学习造成不良影响[1]。目前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是指非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其主要是因为高浓度的前列腺素PGF2α作用于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壁上的PGF2α受体,引起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进而导致原发性痛经的产生[2]。一般多产生于初潮后1~2年,好发于15~25岁[3]。女大学生多处于18~25岁这一年龄段,故原发性痛经发病率较高。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桂林市女大学生对痛经的认识不够充分,而且存在乱服用药物的情况,痛经没有得到缓解还对身体造成了极大伤害。为了调查研究女大学生对于痛经的了解程度,帮助她们学会如何采用正确缓解痛经的方法,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本项目共随机抽取桂林市200名女大學生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了她们对于痛经的了解程度以及常用药物的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了200名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史的桂林市高校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制作调查问卷—《关于桂林市女大学生对痛经的了解及常用药物的调查研究》。问卷表主要由单选和多选题为主,分为一般资料、月经资料、痛经资料、生活习惯和常用药物五个部分。

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制作《痛经知识表》。《痛经知识表》的主要内容有:①痛经发生的原理;②痛经的主要影响因素;③痛经缓解的正确措施;④痛经程度的积分表。

1.3 调查方法

问卷采取匿名调查。为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本次调查选择了匿名调查的方式。在问卷发放前问卷发放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了解了本次问卷的主要内容、痛经程度的分级、相关注意事项等。随后组织成员前往桂林市各大高校内进行分发调查问卷和痛经知识表。本次调查线上问卷共回收100份;线下问卷发放1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数100份,回收率为100%;《痛经知识表》发放100张,未回收,以便于被调查者了解痛经。

统计学方法。汇总线上线下200份问卷,分析制作桂林市女大学生痛经了解程度及常用药物情况汇总表,汇总表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以百分率(%)表示组内分布情况。

1.4 原发性痛经程度的划分

根据《中华妇产科学》中对原发性痛经程度的划分标准,原发性痛经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级。疼痛程度的不同,对桂林市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程度也不同,服用药物的主动性也不同,总体呈正向关系。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月经情况

月经初潮。被调查的200名中的192名桂林市在校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发生在11~16岁,平均初潮年龄12.938岁。200名被调查对象中月经持续天数为3~7天的桂林市女大学生占98%。

月经周期。<22天:2%;22~28天:60%;29~35天:30%;>35天:2%;不确定:6%。

2.2 对痛经的了解情况

2.2.1 痛经的存在是否正常

痛经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名被调查对象中,87%的女大学生有痛经现象(40%为常发痛经,47%为偶发痛经),痛经的发生率高。痛经的高发生率导致了绝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痛经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也容易导致女大学生发生痛经时不够重视,进而延误痛经的治疗。这一种错误认知同样存在于美国,学者Chen Chen X[4]做过一个调查研究,他们通过对762名患有痛经症状的成年女性进行了横断面的网络调查,检查女性对她们的痛经自我管理行为的描述,绝大部分参与者认为痛经这一症状是生活的正常部分。由此可见,这并非只是某个区域所存在的错误认知,而是一个全球性普遍存在的问题。

2.2.2 痛经程度对认知程度的影响

女大学生自身的痛经程度对于其了解痛经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女大学生痛经程度的调查(见表1),71%桂林市女大学生属于轻度痛经,中度痛经者22%,只有小部分的女大学生表现为重度痛经。在线下100名被调查对象中(见表2),认为痛经是正常生理现象的占75%,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轻度疼痛者,小部分为中度疼痛者,重度疼痛者无。

女大学生痛经程度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即痛经程度越轻,认知程度就越低。轻度痛经者因疼痛程度还不足以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加上认为痛经为正常生理现象的这一错误认识,不会前去就医。中度痛经的患者则根据每一个人对于疼痛的阈值不太一样,属于中度痛经中的一部分女大学生若感觉该程度的疼痛已经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活,则会主动寻求医生进行痛经的知识询问,以达到了对于痛经的了解。而重度痛经者,基本皆因无法忍受其疼痛,则会选择去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了解痛经。

2.2.3 为何容易发生痛经

女大学生对于诱发痛经产生的影响因素了解程度不够。调查显示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熬夜、喜食生冷食物的不良习惯,而且其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也普遍偏高(见表3)。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当代女大学生正处于教育改革这一背景中,无论是过去的中考、高考,以及未来的考研、求职等压力给她们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学业压力大,社会竞争环境激烈,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进而使痛阂降低而导致痛经的病发[5],所以本项目中的《痛经知识表》的发放能够让存在痛经现象的女大学生们能够提高自身对痛经的了解程度,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正确面对痛经。

2.2.4 痛经缓解措施

药物治疗是女大学生缓解痛经的重要措施。在女大学生采取的痛经缓解措施中,大部分人主要是选择热敷或喝红糖水,有59%的人选择了药物治疗(见表4)。药物治疗已然成为了当代女大学生缓解痛经的重要措施,故为使药物治疗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防止女大学生因错误用药而导致自己身体的再次受创,本文将对桂林女大学生治疗痛经的常用药物进行调查,具体见下文。

2.3 药物使用情况

选择药物治疗的女大学生中多采用西藥治疗且多为疼痛时服用。痛经患者在药物治疗途径选择中,选择西药治疗的比例远大于选择中药治疗,其中选择具有镇痛作用的布洛芬进行治疗的占比最高(见表5)。选择药物治疗的女大学生中有81.4%是于痛经发作时才进行药物的服用(见表6)。其实,如果是周期性发作的痛经,是可以考虑于经期前进行服用布洛芬类药物的,因为布洛芬属于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能够抑制人体中前列腺素的分泌,进而改善痛经的症状;前列腺素在经期最初2天释放量最多,所以月经前2天服用止痛类药物能够预防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同时因提前服用药物,此阶段服药使得药物起到了一定的安慰剂作用,降低了紧张因素对前列腺素的促分泌的效果。根据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程度最大时一般是月经第一天,且会持续2~3天,故可以选择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药,直到痛经消失后便可停药,无需长期服用。不过,这种治疗方法只是通过对疼痛的抑制来达到暂时抑制痛经的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痛经。而且若长期服用此类药物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如胃肠道反应,过敏等不良反应。

中药治疗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途径且有根治的可能性。对于原发性痛经,中医疗法虽多种多样,但大多仍是以中药治疗。以侯建玲[6]为代表的的研究人员经临床研究发现:痛经在中医方面的发病类型主要是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这两型偏多,并根据这两型,对行气化瘀汤治疗痛经56例与元胡止痛片治疗38例作治疗效果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痊愈42例(75.00%),总有效率高达96%。夏阳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已有20余年,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寒邪为PD的主要病因,瘀滞是病理基础,故采用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方法,使寒邪得散,瘀血得行,筋脉得通,以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使得痛经得以缓解[7]。欧阳平临床研究发现,给予红花当归汤加减治疗组对比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总有效率62.0%,差异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故其认为原发性痛经应该以养血化瘀的方子进行治疗[8]。中药治疗相较于西药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它能够对痛经进行根源性的治疗,而非只是暂时性治疗。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桂林市女大学生的痛经发病率比较高,多属于原发性痛经,且主要以轻度和中度痛经者偏多,因其所带来的疼痛程度未能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故容易错误地认为痛经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使得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于痛经的认识有了本质性的错误,且对能够影响痛经病发的相关因素了解不多,未能在月经或痛经期间有意识地安排自己的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

对于药物使用方面,大部分女大学生选择在痛经期间服用西药中的布洛芬进行止痛,考虑到一部分痛经者因为对痛经的即将到来存在有紧张心理,而紧张的精神状态容易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使得前列腺素分泌增多,进而导致痛经的发生,故对于这一部分的痛经患者用药时间可以考虑在经期前进行服药,但对于经常性痛经者,建议选择中药治疗的方式,因为止痛药物只是能够起到暂时性的治疗作用,而采用中药进行调理能够对痛经起到根本性治疗,是属于考虑长远性的治疗方式。

针对大部分的女大学生普遍存在认知错误的问题,各大高校有必要去加强女大学生们的生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对痛经这一病症的全面认识,和克服对痛经的恐惧和焦虑;同时对女大学生的健康行为也需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做到健康饮食、少熬夜、注意经期卫生和防寒、学习如何进行压力排解等;就目前而言,健康教育还是一项投入少、危害小、收益大的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原发性痛经患者中进行推广[9],有利于促进当代女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翠梅.《痛经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3):171-173.

[2] 赵敏珍,柳文香,应延风.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PGF2α相关性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06):44-46.

[3] 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0.

[4] Chen Chen X,Kwekkeboom Kristine L,Ward Sandra E,《Beliefs About Dysmenorrhe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elf-Management.》[J].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2016,Vol.39(4),P263-76.

[5] 于学文,金 辉,韩 蓁,等.少女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273-275.

[6] 侯建玲.行气化瘀汤治疗痛经5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9):1055-1056.

[7] 折利娜.夏阳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总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851-3852.

[8] 欧阳平,黄 华.红花当归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J].西部中医药,2011,24(12):78-79.

[9] 夏淑娟.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山东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痛经女大学生
超声电导透入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观察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46例疗效观察